自动活套控制常见故障的处理
1.活套头、尾控制和动作异常
控制(图 1),机架间轧件由起套辊引导,在活套台形成冗余弧形
主要原因是控制系统无法正确区分轧件头部和尾部信号。
轧件,活套扫描器测量弧形轧件高度,轧机控制系统比较活套高 起套辊的起落套控制,要求轧件位置跟踪信号(轧机负载信号、
度的设定值和实测值,采用 PI 控制自动调整各机架速度,保证 热金属检测信号和活套扫描器逻辑信号)必须准确无误,然而现
追踪负荷消耗功率 P,得到轨迹 P(t),扰动后,因电压降低,P
立即减少,初始运行点改为点 B,消耗功率是 P(0+),从点 B 开始,
负荷恢复机制试图将功率 P 带回到点 A,若扰动较小,可以实现。
临界点 C 是一个鞍结点分岔,P(t)到达载荷能力曲面后将反向运
动,此时轧机负荷系统出现不稳定,活套调节失败导致堆钢。
(2)太阳光或高温热源等外部干扰信号进入检测元件,导致
取针对性措施,将活套
起套辊动作。有一段时间每天早上 7 点多,预精轧前水平活套发
事故控制在较低水平。 现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图 1 自动活套控制示意图
生几次堆钢,检查发现均为太阳光形成的误信号,使用固定式罩 子尽可能保护检测元件,同时跟踪、确认该段太阳光从厂房的射
下,带钢头部被紧紧夹在扇
至此,此次钳口组件夹不紧带钢的故障原因应为,中间轴套
形块和钳口条之间。
固定螺栓断裂,两端定位轴套定位面尺寸被改动,无法消除15°
二、故障原因分析及处
的压力角所致。
理
2.处理措施
1.故障原因分析
图4
中间定位套固定螺栓
重新安装原两端定位轴套(仍使用原工作面),恢复钳口的 预扭转力。上机试验,故障解除。
!!!!!!!!!!!!!!!!!!!!!!!!!!!!!!!!!!!!!!!!!!!!!!!
贴,此时钳口(含钳口条)仍
两端定位轴套尺寸发生过改动。经过调查得知,检修人员更换完
只受扭力轴预扭转力。③卷
中间轴套固定螺栓后,在回装两端定位轴套时,很难将其回装,
筒胀开并且含有带钢时。钳
为了尽快恢复设备安装,点检员联系加工厂家,重新加工了扭力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09 №9 跅賰
2.活套扫描器测量系统故障 精确测量活套高度是活套调节的基础,偶尔发生过因活套 扫描器自身故障,造成数据突变,错误调节引起拉钢故障,一般 更换活套扫描器,问题即可解决。若是外部环境干扰活套扫描 器,如南方冬天,轧件周围出现的大量水蒸气引起信号异常,可 用风机吹散水汽。应加强维护活套扫描器,如每天擦拭扫描器镜 头,并且定期校对活套扫描器高度测量系统,调整活套扫描器零 位,保证测量精度。 3.轧制力矩受到干扰 轧制过程中,轧件尺寸突变、通条钢温度不均匀、电网电压 波动等可引起轧制力矩剧烈变化,活套控制失败。 对于轧件尺寸突变引发的干扰,按照标准要求操作,问题基 本可避免。如每个机架红坯尺寸控制等,标准要求偏差不能过 大。某机架经过规格更换、换辊换槽、尺寸调整后,轧件红坯尺寸 发生较大变化,这时在轧制第一根钢时,CP3(轧制线主操作台) 操作人员要适当预加张力,手动干预张力系数 R 因子,调节该 机架速度,此后轧机系统会记忆参数,进行自动控制。 通条钢温度不均匀、电网电压波动等干扰,主要是加强过程 控制,实施监控通条钢温度、电网电压。以电网电压波动为例,轧
不需要外部的反作用力支点,没有反作用力臂
夹手的危险,不需要过度拉伸螺栓,因此消除了螺栓
偏载现象,消除了未知的螺母回弹松弛和未知的表
面摩擦力,不再需要支撑扳手、反作用力臂和螺栓拉
伸装置。
已知的均匀的系统转动摩擦力,以及多点同步
紧固系统保证法兰平行闭合,使法兰上每一个螺栓
获得精确的、均匀的螺栓载荷。保证法兰零泄漏,设
图 2 轧机负荷空间分布
机负荷空间见图 2,假设系统最初运行在长期平衡点 A,消耗功
率是 P(0-),等于需求 P,此时一个低电压扰动引起轧机载荷能
力曲面收缩,使点 A 处于可运行区域外部(该区域由∑′决定),
意味着负荷需求 P 不能得到满足,长期平衡消失,轧机控制系
统立即启动负荷恢复机制,进行自适应调节。
信号,执行元件动作过程中失效导致动作不到位或不及时,应加 强日常维护。
(4)程序优化。优化和改进信号跟踪程序,引入多个信号逻 辑判断轧件头、尾部,如同时采用热检信号和轧机负载信号,根 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逻辑判断,若不合逻辑,只给出假头、尾报 警,可有效减少故障。对于执行元件失效问题,增加起套辊位置 检测开关和检测起套时间程序,进行动作超时报警,实践中发现 头部起大套故障均出现起套辊动作迟缓或不动作引发的超时 (常规做法是保证气阀气压、加强电磁阀清洗、定期检查动作有 无卡阻等),可设计起套辊动作和活套调节闭环控制程序,系统 根据起套辊位置检测开关反馈的信号,判断起套辊实际到位后, 再正常调节活套,效果显著。
应用六西格码法,长期跟踪进厂 10kV 高压母排电压,发现
每年 1 月、7 月、8 月、12 月等用电负荷大的月份是电压波动引起
事故的高发期。由大量实测数据得出结论,10kV 高压母排电压在
10000~10600V 段,轧机系统抗干扰能力最好,活套控制稳定;
10kV 高压母排电压<9800V,轧机系统运行出现不稳定状态,活
传统的螺栓拉伸器紧固螺栓由于人力拔动螺母的不精
备安装不松脱。新的螺栓采用 HYTORC 优化紧固系
确、螺栓超拉后回弹的不可控制等因素造成紧固完成后螺栓 统紧固后
∑∑∑∑∑∑∑∑∑∑∑∑∑∑∑∑∑∑
∑∑∑∑∑∑∑∑∑∑∑∑∑∑∑∑∑∑∑∑∑∑∑∑∑∑∑∑∑∑∑∑∑∑∑∑∑∑∑∑∑∑∑∑∑∑∑
维护与修理
两值差<10mm,使相邻轧机红钢秒流量基本相等,实现无张力轧 场工况恶劣,易产生误信号。
制。
(1)轧件表面“黑印”或粘有大块烂铁皮、检测点堆积氧化铁
活套控制出现故障
皮、水汽等均会阻挡信号。尤其要注意因氧化铁皮堆积造成的阻
会造成冗余弧形轧件变
挡信号问题,这是因为堆积的氧化铁皮状态不稳定,水冲击或微
化,冗余过多可造成堆
口在扇形块挤压力的反作
轴两端的定位轴套。问题就出现这个环节,在安装定位轴套时,
用下克服扭力轴的扭转力,
必须先将定位轴套旋转 15°(扭力轴产生预扭转力),再将定位
产生反向转动。在扭力轴的
块安装入位,这是安装两端定位轴套的关键所在,而这关键的一
扭转力和扇形块的挤压力
步恰恰被重新加工定位面所代替,从而导致故障再次发生。
的断裂是导致夹不紧带钢头部的直接原因,因为从钳口组件的
三、小结
结构看,如果中间轴套的(部分)固定螺栓出现断裂,则中间轴套
在处理设备故障时,首先要掌握设备的工作原理,切不可为
与钳口会发生相对转动。因此,正常情况下更换断裂的螺栓即可 了一时之利,擅自改动设备的尺寸。本案例正是因为没有掌握
解决带头夹不紧问题。
套故障多发。通过熟练掌握活套控制数学模型,理解各参数含义,
适时优化、调整活套控制参数,可收到一些效果。否则只有采取拉
大出钢节奏和轧机系统降速轧制的方法,增强系统稳定性。
技改时可考虑增强轧机传动系统调速性能,高线厂一线轧
机为非四象限传动系统,二线轧机为四象限传动系统,较之一线
轧机调速性能更好,轧机系统抗干扰能力和活套稳定性显著改
善。
W09.09-18
〔编辑 凌 瑞〕
∑∑∑∑∑∑∑∑∑∑∑∑∑∑∑∑∑∑
∑∑∑∑∑∑∑∑∑∑∑∑∑∑∑∑∑∑∑∑∑∑∑∑∑∑∑∑∑∑∑∑∑∑∑∑∑∑∑∑∑∑∑∑∑∑∑
载荷(预紧力)精度误差高达±51%。
封面广告说明
传统扭力扳手紧固因为螺栓偏载产生未知的转动摩擦
权威中立组织测试机构测试证明:
力,造成螺栓载荷(预紧力)精度误差高达±15%。 而 HYTORC 提供的螺栓紧固优化系统:
自动活套控制常见故障的处理
赵定期
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高线厂 湖南湘潭市 411101
摘要 介绍高速线材轧机自动活套控制原理,分析活套控制常见故障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故障率。 关键词 高速线材轧机 活套控制 故障 处理 中图分类号 TG334.9 文献标识码 B
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高线厂在高速线材轧机中引入活套
小振动即会散落,堆钢后很难发现堆钢前情况。中轧 2 个立活套
钢,反之钢被拉断,其中
经常出现“中途落套”、“不起套”等现象,堆钢非常多,更换几次
堆钢严பைடு நூலகம்影响产品成材
扫描器,问题依旧,后来在两活套窗口处各增加 1 个水管,每隔
率。为此,高线厂对活套
一段时间自动冲洗活套台氧化铁皮,活套运行稳定。
故 障 进 行 深 入 调 研 ,采
“钳口在非工作状态时存在预扭转力”这一关键要素,盲目改动
更换中间轴套固定螺栓后,仍发生带钢头部夹不紧问题,说 定位轴套尺寸,从而导致了故障产生。
W09.09-17
明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在钳口组件进行二次解体时,发现钳口
〔编辑 利 文〕
跂賰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09 №9
维护与修理
出位置以及每天变化趋势,采取相应措施。 (3)检测元件损坏、镜面脏,线路软接地等均可能检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