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俗资源与旅游答案

民俗资源与旅游答案

尔雅-民俗资源与旅游-标准答案1 高雅文化的基础就是()。

•A、人类•B、社会•C、民俗•D、政治我的答案:c2 民俗不具有()特点。

•A、集体性•B、政治性•C、地域性•D、民族性我的答案:B3 民俗就是通过传媒来进行记载与传播的,但就是传媒不会影响民俗的发展。

我的答案:×4 民俗就是由“民间”与“风俗”组成。

我的答案:√1 ()匈牙利人将汽车第一次带到上海。

•A、1905年•B、1900年•C、1895年•D、1890年我的答案:A2 民俗文化就是一种与()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

•A、社会群体•B、社会政治•C、自然界•D、人类社会生活我的答案:D3 旅游就是一种跨文化的实践活动。

我的答案:√4 政治文化就是一国的基础文化。

我的答案:×1 非物态都市民俗旅游资源不包含()。

•A、传统节日•B、传统娱乐•C、传统民俗文化技艺•D、传统建筑我的答案:D2 乡村民俗物态旅游资源不包含()。

•A、古村落•B、乡间民居•C、建筑风格•D、自然风光我的答案:c3 从建筑风格来讲,山西的()建筑比较多。

•A、钟楼•B、四合院•C、大院•D、石塔我的答案:c4 都市民俗旅游资源分为物态的资源与非物态的资源。

我的答案:√5 一切自然的东西、人文的东西、历史的东西都会被传承。

我的答案:×1 人力资源的本质就是()。

•A、劳动能力•B、脑力劳动•C、体力劳动•D、智慧的表现我的答案:A2 主导性的资源驱动力就是()。

•A、人力资源•B、知识•C、社会•D、选项A与选项B我的答案:D3 资源就是指一切可被人类开发与利用的()的总称。

•A、物质•B、能量•C、信息•D、以上答案都正确我的答案:D4 李光耀先生认为当集中化的资源满足于分散化的需求时系统就会奔溃。

我的答案:Х5 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与能动性。

我的答案:√1 以下()不就是资源的范畴。

•A、民间传说•B、民间故事•C、民俗风葬•D、封建迷信我的答案:D2 传统经济中占据经济增长且具有主要贡献地位的就是()。

•A、劳动力•B、自然资源•C、资本•D、以上答案都正确我的答案:D3 通过()可以将资源转化为财富。

•A、生产力•B、生产资料•C、人类劳动•D、社会生产我的答案:C4 资源的大部分都就是现实的资源。

我的答案:√5 各种资源的利用率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我的答案:×1 创意与民俗旅游资源转化要点中的“三观”不包括哪项()•A、整合观•B、品牌观•C、体验观•D、分散观我的答案:D2、创意与民俗旅游资源转化要点不包括()•A、仿古融今•B、活化故事•C、不需要创造情感•D、重视知识产权我的答案:C3 “符号“复原又可称为()•A、古罗马精神•B、场所精神•C、复原精神•D、符号精神我的答案:B4 “符号复原” 也可称“场所精神“,就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它源自古罗马人对场所守护神的信仰,后成为建筑现象学的核心词汇之一。

我的答案:√5 场所精神指客观物理环境与人的主观意识系统相互交流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过程,以及对这种体验到的情感状态的描述。

我的答案:√6 知识产权就是可以复制的,而民族的东西就是不可以复制的,所以要重视知识产权。

()我的答案:√1()就是人类真善美方面发展水平的标志。

•A、民俗•B、富强•C、文化•D、金钱我的答案:C2 以下()不属于民俗。

•A、音乐•B、建筑•C、戏曲•D、剪纸我的答案:B3 ()就是中国民俗艺术的特征。

•A、审美性•B、艺术性•C、实用性•D、经济性我的答案:A4 没有用的东西一定不就是资源。

我的答案:√1 以下()不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A、坚忍不拔•B、自强不息•C、互利共赢•D、吃苦耐劳我的答案:C2 民俗艺术的发展与社会时代的发展二者呈现出相互独立的关系。

我的答案:×1 以下()不就是民间艺术“花”的分布地。

•A、宁夏•B、青海•C、陕西•D、甘肃我的答案:C2 以下()就是老百姓原生态的,劳动人民从内心表达出来的艺术。

•A、民歌•B、田歌•C、情歌•D、以上答案都正确我的答案:D3 民俗资源就是民族精神与现实生活的体现。

我的答案:√0001 民俗中“锁”意味着()。

•A、锁住财富•B、锁住人脉•C、锁住官位•D、锁住生命我的答案:D2 大多数艺术研究者对艺术的最终解释就是()。

•A、人性的美好•B、人类的生殖•C、人类的发展•D、人类的生命我的答案:B3 中国的民俗艺术就是老百姓真实生活的代言。

我的答案:√1 摇船舞属于()的传统舞蹈。

•A、侗族•B、京族•C、瑶族•D、苗族我的答案:B2 戏剧最早来源于()。

•A、敬神•B、驱鬼•C、祭祖•D、以上答案都正确我的答案:D3 民俗艺术来自()。

•A、贵族阶层•B、政治体系•C、民间•D、外来文化我的答案:C4 民俗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不及博物馆中精髓的陈列品所代表的文化内涵。

我的答案:×5 从美学特点来讲南方剪纸与北方剪纸不同。

我的答案:√1 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增速最快、潜力最强的旅游市场在()。

•A、日本•B、中国•C、泰国•D、印度尼西亚我的答案:B2 旅游资源与经济效益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我的答案:Х1 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旅游资源具有()。

•A、被淘汰性•B、地域性•C、时效性•D、发展变化性我的答案:D2 对于某种旅游业或者餐饮业,人们喜欢凑热闹就是因为这种资源具有某种()。

•A、地域性•B、独特性•C、新鲜性•D、时效性我的答案:C3 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

我的答案:√1 以下()不就是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

•A、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法•B、旅游资源的吸引级别分类法•C、旅游资源的创造•D、旅游资源的限度法我的答案:C2 以下()不就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特征。

•A、地域的固定性•B、重复的利用性•C、追求艺术性•D、开发成本的节俭性我的答案:D3 索菲亚教堂就是哈尔滨地标性的建筑。

我的答案:√1 以下()不就是旅游开发的原则。

•A、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B、特色原则•C、多样性原则•D、协调性原则我的答案:A2 发展旅游资源的前提条件就是()。

•A、旅游商业配套•B、旅游交通•C、旅游餐饮•D、旅游住宿我的答案:B3 对已破坏的旅游资源应当进行()。

•A、重建•B、修复•C、废弃•D、选项A与选项B我的答案:D4 民俗文化旅游的意义与价值在于体验异文化的情调。

Oooo 我的答案: √5 只要有旅游资源,无需对其进行论证便可开发。

我的答案:×1 20世纪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初()一度成为远东闻名的经济中心。

•A、南京•B、上海•C、广州•D、北京我的答案:B2 上海的地缘特征可概括为襟江带海。

我的答案:√3 “上海”的名字源于大海。

我的答案:Х1 ()不就是上海的传统建筑。

111111•A、教堂•B、寺庙•C、东方明珠•D、道关我的答案:C2 ()以后上海在短短三年内着实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A、民国成立•B、改革开放•C、二十一世纪•D、新中国成立我的答案:D3 瞧中国两千年的历史要瞧()。

•A、西安•B、上海•C、北京•D、南京我的答案:A4 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的经济呈现出畸形的发展。

我的答案:√1 在上海的发展历史上,原本在()的商业贸易移到了上海镇后上海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前提条件•A、青浦镇•B、青龙镇•C、安亭镇•D、南翔镇我的答案:B2 上海各行各业的商业性质的会馆建立于开埠之前。

我的答案:√1 上海的优势集中在()。

•A、海港•B、市中心•C、郊区•D、周边城市我的答案:A2 开埠后,上海逐渐取代了()的地位成为国内最大的进出口贸易港。

•A、青岛•B、武汉•C、广州•D、重庆我的答案:C3 上海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混合城市。

我的答案:Х4 在上海成为商埠以前木棉与土布并不就是商品。

我的答案:√1 下列选项中,()就是对上海这个区域整体人群文化心理素质的精辟概括。

•A、淳朴厚道•B、精明之至•C、洋溢热情•D、冷酷之及我的答案:B2 事物的()对上海人说永远就是第一位的。

•A、收藏价值•B、外观价值•C、答案都正确•D、实用价值我的答案:D3 在上海民俗文化的发展中上海人的()决定了其在管理公共事务时井然有序。

•A、信仰•B、个人素质•C、理性精神•D、人生价值观我的答案:C4 上海人在中国人中表现出不厚道的一面。

我的答案:√5 上海的商人个个都精于商战。

我的答案:√1 2006年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就是()。

•A、北京•B、天津•C、广州•D、上海我的答案:D2 农村的农民所表现出来的乡土民俗正在随着()而消失。

•A、农村的消失•B、农民的流动与迁徙•C、城镇化的建设•D、农业工业化我的答案:B3 有人群的地方就会产生民俗。

我的答案:√4 根据世界上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瞧,人类社会就是在向城乡结合社会发展。

我的答案:Х1 北京的文化产业实质上与上海的()相同。

•A、民俗产业•B、创业产业•C、创意产业•D、创新产业我的答案:C2 民俗的特点就是()。

•A、物质生活•B、精神生活•C、现代与传统结合的生活•D、选项A与选项B我的答案:D3 有市民阶层就会有满足市民群体的城市民俗。

我的答案:√1 城市民族文化现象的理论的概括来源于()。

•A、调查研究•B、传说•C、书本资料•D、想象我的答案:A2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的文化中心就是()•A、北京•B、南京•C、西安•D、上海我的答案:D3 知识系统就是由人类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与人际关系形成。

我的答案:√1 从民俗文化角度来讲,上海市地标性的建筑就是()。

•A、东方明珠•B、静安寺•C、城隍庙•D、龙华庙我的答案:C2 对城市文化资源的保护可通过()进行。

•A、研究性保护•B、组织性保护•C、租借性保护•D、以上答案都正确我的答案:D3 有“全国收藏的半边江山”之称的城市就是()。

•A、上海•B、天津•C、台北•D、北京我的答案:A4 上海的人文文化特色就是小心谨慎。

我的答案:√5 民间工艺文化与口承文化资源不属于上海市城市文化保护的对象。

我的答案:×1 新市镇与周围农村的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

我的答案:×2 新市镇就是指农村与城市的结合部。

我的答案:√1 中国科举制度博物馆位于()内。

•A、文庙•B、孔庙•C、静安寺•D、城隍庙我的答案:A2 上海四座历史文化名镇不包含()。

•A、嘉定镇•B、松江镇•C、南翔镇•D、陆家嘴镇我的答案:D3 上海市文化名镇朱家角镇形成于()。

•A、元代•B、明代•C、南宋时期•D、清代我的答案:C4 小镇的风情与人文精神具有可复制性。

我的答案:Х5 民俗资源具有天然的地域性并且就是可再生资源。

我的答案:√1 ()就是明清时期江南著名的经济文化重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