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世界的气候
为( B )
时刻
2
8
14
20
气温(℃) 4
7
18
15
A.10℃ B.11℃
C.12℃
D.13℃
2.一年当中,南半球陆地上气温最高的月份是:( A )
A.1月
B.7月
C.8月
D.2月
3.“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气温的 ( C )
A. 周变化 B. 年变化 C. 日变化
D. 年较差
二、气温及其分布
大的地
方、最
小的地 方? 单位: ℃
E
48 12
B
A
32
28
24
20
C
16
16
D
20
气温及其分布
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 ②海陆位置 ③地形地势 ④洋流 ⑤人类活动(如城市热岛)
思考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1)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从低纬向高纬气温逐渐降低
纬度位置
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影响因素: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 与山脉走向平行: 影响因素:受地形起伏的影响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①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②促进了高低纬度间热量的交换。
判断洋流流向和洋流的性质
24℃
A
B
22℃
20℃
地面反射率: 影响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 将下列地表物质按反射率由大—小排序: 岩石、土壤、水面、冰川、新雪、植被
巩固练习
4.有关如图所示等温线图的叙述,正确的
是( A )
A.该图反映的是七月份的气温分布 B.该图反映的是一月份的气温分布 C.该图反映的是南半球的气温分布 D.图中大致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5.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若该图为等高线图(a>b>c),
则甲为 山谷 (山脊、山谷)
(2)若该图为等温线图(a>b>c),
*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 山下百花山上雪 * 高处不胜寒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地形因素
天涯海角隆冬暖,青藏高原盛夏寒
(纬度因素)
(地形因素)
分析南北半球等温线分布特点的差异及其成因
北半球:等温线较弯曲 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 海洋面积广阔,地面性质均一
则该地在 北 半球,
如果该图反映的是某地夏季,
那么甲地为 海洋 (陆地、海洋)
6.读下图等温线图,回答问题:
A
B
某地7月等温线图
12OC
15OC 18OC
(1)图中区域位于 北 半球。(南北) (2)若A、B两地海陆位置不同,则 B 是陆地。 (3)若A、B两地都位于陆地上,则 A 的地势高,
二者相差约 500 米。
气温及其分布
AB
(3)造成A、B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海陆位置
一月气温分布图
A地气温数值范围是 0 -10 ℃ ,冬季陆地气温 低 , B的气温数值范围是 10 -20 ℃ 。海洋气温 高 。
该图分析: 1、该地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2、说出陆地等温线弯曲方向? 3、判断此时是冬季还是夏季?1月还是7月?
赤道低压带 热力原因 上升
高温多雨
副热带高压带 动力原因 下沉
炎热干燥
副极地低压带 动力原因 上升
温湿
极地高压带 热力原因 下沉
干冷
信风带 西风带
大陆西岸:干燥少雨
大陆东岸:多雨
温湿
极地东风带
干冷
季风环流对气候(侧重降水)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①植树造林—“绿洲效应” 涵养水源,增加蒸发;增加
毫米
怀厄莱阿莱(湿极) 一年有335天下雨
思考:
阿塔卡马尔(干极) 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
⒈赤道附近地区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 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在多少毫米以下。 ⒉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有什么变化?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 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 于内陆。
世界降水的这些分布特点与哪些因素有关?
天气符号及天气图
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天气符号及天气图
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天气符号及天气图
风向标
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气候要素
气候
天气
成 因
气候因子
气
降
温
水
太 阳 辐 射
下 垫 面
大人 气类 环活 流动
气温及其分布
二、气温及其分布
1、气温的日变化 气温的日较差
气温℃
最低气 温出现 在日出
15℃
20ºC
10℃
1月
北半球
A:海洋 B:陆地
陆地
海洋
南半球
南半球的冬季(7月)
等温线的判读
3、等温线的走向:
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影响因素: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思考 C、世D界两气点温,分C处布气规温律比D处气温( ),原因( )
CD
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等温线的判断
3、等温线的走向:
卑尔根
符拉迪沃斯托克 (海参崴)
卑尔根和海参崴哪个地方的纬度位置高?
卑尔根
卑尔根和海参崴沿岸分别有哪些洋流流经?
经过卑尔根的是北大西洋暖流;(降水多) 经过海参崴的是千岛寒流。(降水少)
卑尔根和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哪个地 方年降水量大?为什么?
暖流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气温℃
气温的年较差
最冷月 是1月
30
25
20
最热月
15 10
是7月
5
0
-5
-10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1011 12
北半球,大陆上, 7 月最高, 1 月最低; 海洋上, 8 月最高, 2 月最低。
问:南半球呢? 与北半球季节相反。
巩固练习
1.小明测得某地一日内的气温为下表,该地的日平均气温
背风坡降水少
升,气温降低,易凝云致雨,降水多;背风坡 一侧,降水少。
二、世界降水量的时间分布规律
乞拉朋齐(雨极) 年降水量超过11500
毫米
怀厄莱阿莱(湿极) 一年有335天下雨
了解:
阿塔卡马尔(干极) 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
世界的降水量不仅存在地区差异,而且同一地区的不同时间也存 在差异。降水时间差异大致可分为四种情况:全年多雨型、全年 少雨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
50
降水柱状图
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 全年各季节降水分配是否均匀? • 哪个季节降水多,哪个季节降
水少? • 降水最多及降水最少的是哪个
月份,各是多少? • 该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0 1 4 7 10 月
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
• 某城市多年月平均降水量
单位:毫米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 10 5 22 47 71 81 135 169 112 57 24 12
降水量/毫米 200
150
100
5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全球降水量随纬度的分布
1750毫米
1250
750
年降水量
550
250
纬0°度 20°
北 80°60° 50° 40° 30° 20°10° 0° 10°20° 30° 40° 50° 60°80° 南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探索规律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北极圈
赤道附近降水多 极地降水少
北回归 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南极圈
1、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赤道及其两侧地区 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下?200毫米以下
比较数据 发现规律:_一__、__赤___道__多__,___两__极__少_ 。
等温线的判读 1、判断南北半球
气温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 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南半球
10℃
14℃
12℃
12℃
14℃
10℃
北半球
南半球
气温及其分布
A
(1)纬度低 (2)地处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太阳 辐射强
(1)纬度低 (2)地处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太阳辐射强 (2)A处是世界年平均气温最高分布处,说 明气一定条件下,大气中的水汽凝
结成水滴和冰晶,以雨、雪、雹
等降落到地面,统称为降水。
想一想
雾与霜属不属降水?
降水量的测量
为了使降水量具有较 高的精确性和比较性, 气象观测规范中规定: 降水量指从天空中降 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 固态(经融化后)降 水,未经蒸发、渗透、 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 聚的深度。降水量以 毫米为单位。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地区
降水量多少
赤道地区
多
两极地区
少
沿海
多
中纬度地区
内陆
少
东部
多
回归线附近 西、内陆
少
暖湿气流迎风坡
多
山脉两侧 暖湿气流背风坡
少
小 结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的原因
降水规律
形成降水规律的原因
赤道降水多, 两极降水少
赤道地区,终年高温,蒸发旺盛,空气对流强,降水多。
两极地区纬度高,终年寒冷,蒸发微弱,降水少。
问:气温的水平分布用什么表示? 3、等温线图
在地图上,将同一时间内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等温线的基本特点
1、同线等值,同图等距 2、等温线密集——温差大,稀疏——温差小 3、凸高则低,凸低则高 4、点北陆北,点南陆南 5、闭合等温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