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级经济师-农业实务讲义知识资料

中级经济师-农业实务讲义知识资料

A 存在负相关B存在正相关C不存在任何D存在相互制约正确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第四章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的一般规律。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受制于生产经营的集约程度。

农产品生产与经营的集约程度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存在正相关关系。

集约化程度越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越好。

教材120页例题7(2007年73题,2008年74题):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统计表中的"投资收益"指标,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包括()。

A 银行存款获得的利息收入B 对外投资分得的利润C 对外投资分得的股利D 对外投资分得的债券利息E 投资到期收回或中途转让取得款项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正确答案:BCDE分析:本题考查第七章投资收益的解释。

投资收益指村集体组织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

包括对外投资分得的利润、股利和债券利息,以及投资到期收回或中途转让取得款项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教材202页三、备考建议1、紧扣教材与大纲,全面复习,有所侧重。

2、勤做练习,不死磕偏难怪。

(1)教材未变动的历年试题(2)辅导班的在线作业3、重复的力量→至少三遍。

准确熟练、轻松自信。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在学习之后即开始,且先快后慢表3:备考建议与课程介绍考点要求备考建议课程特点教材全面复习,有所侧重1、全面网罗知识点,直击重点与核心2、梳理与归纳,针对性强,效率高真题勤做习题,避偏难怪3、详解已有题目,在线作业中补充新题目。

4、规范答题习惯,训练答题技巧重复循序渐进,持之以恒5、基础班,冲刺班、习题班、串讲班“强制效应”符合考生复习规律6、答疑室”解惑强化、产生示范效应在同学们的配合下,网校课程能助大家一臂之力,轻松过关!第一章现代农业与发展概论I.考情分析:表1-0-0近五年题型、分值分布年份单选多选案例分析合计2006年————————2007年5题5分1题2分——6题7分2008年2题2分————2题2分2009年5题5分2题4分——7题9分2010年6题6分2题4分5题10分13题20分Ⅱ.内容框架第一节现代农业一、主要内容及考点二、内容精讲1、现代农业内涵(P1-P2)(1)一般表述现代农业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为目标;产供销一体化、贸工农相结合;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产业化为纽带;现代科技、管理方法、经营理念(2)发达国家表述①加拿大:“农业及农产食物产业”→一系列经济部门组成②美国:“食物与纤维体系”→供产销环节组成③日本:“农业、食物关联产业”→五大产业部门组成(3)我国的官方表述①产前领域→农机、化肥、水利等②产中领域→林业、牧业、种植业等②产后领域→加工、包装、营销等注:多个经济部门组成的关联体、经济活动环环相扣、农业机械贯穿于每个环节。

各国家无一例外先实现农业机械化,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4)书中定义所谓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劳动力就业、维护生态环境等为主要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现代管理技术、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及其营销为基础,通过市场机制把产供销、贸工农相结合,由现代知识型农民和现代企业家共同经营的一体化、多功能、高效率与高效益的新型农业。

例〈单〉.现代农业是通过()把产供销、贸工农结合在一起的一体化、多功能、高效率与高效益的新型农业。

A计划体制B.利益联结C.市场机制D.可发持续发展答案: C分析:参见教材P2例〈单〉.下列关于现代农业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与传统农业相对应的发达农业B.现代技术高度密集的农业C.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农业D.以政府调控为主导答案: D分析:参见教材P22、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P2-P3)表1-1-1发达国家现代化建设道路选择类型举例目标对策人少地多美国劳动生产率劳动力节约型技术6、建设现代农业的主要措施与任务(P6-P7)技巧性强,略注意积极性词汇:加强、深化、巩固、拓展、保护、发展、促进宏观性词汇:战略、基础设施高级性词汇: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相关性词汇:农业、县域、粮食安全第二节科技进步与农业科技推广一、主要内容及考点二、内容精讲1、农业科技进步的内涵与特点(P7-P8)(1)内涵①指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掌握和应用生产效率更高的科学技术,以替代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的过程。

②狭义:硬技术→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广义:硬技术+软技术→既包括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即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包括农业经济管理即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

③垂直方向:创造到物化水平方向:新领域、新技术的产生,利用规模扩大④按技术进化程度分类:技术进化和技术革命。

表1-2-1农业技术进步分类名称含义举例技术进化原有技术(体系)的改革创新新品种的育成和使用施肥方法的改进灌溉技术改进等技术革命技术(体系)发生质的变革结果往往是原有主导标志杂交水稻技术转基因技术农业生物技术①育种、化学美国杂交玉米、发展中国家“绿色革命”、(2)职能①催化职能→包括传达式推广和教育式推广传达式推广:把新技术信息简单地从研究者手中传导到潜在的使用者那里。

教育式推广:不仅包括信息传达,还包括帮助推广对象掌握怎么样使用。

②反馈职能→反馈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信息,利于更好的研究。

例〈单〉.农业技术推广具有的两个基本职能是()和反馈。

A.催化B.传达C.教育D.宣传答案: A分析:参见教材P10-P116、农业技术推广的一般程序(P11)例〈多〉.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来源有()。

A.科研成果B.农协推荐项目C.推广部门的技术改造项目D.农民生产经验E.引进技术答案: ACDE分析:参见教材P117、农业技术推广体系(P11-P12)(1)推广主体:实施技术推广的组织机构(2)推广对象:农业新技术的潜在使用者(3)推广客体:农业科技成果(4)供需关系(5)制度设计8、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情况:了解现状(P12-P13)(1)建立时间:20世纪50年代初期(2)分布:从省级到绝大部分乡镇都设有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3)特色:以政府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专群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4)分类:(按专业类型)①种植业技术推广体系②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③水产技术推广体系④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⑤林业和水利技术推广体系(5)模式:①主要模式:传递服务模式。

实践中为项目推广模式:强制性和无偿性。

②新模式:技术承包型、技术转让型、技术咨询型等(20世纪80年代后,市场机制的作用)(6)目标:在稳定国家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基础上,建设由国家、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协会等办的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例〈单〉.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的传统模式是()模式。

A.传递服务B.技术转让C.技术咨询D.项目辐射答案: A分析:参见教材P12第三节农业产业化一、主要内容及考点二、内容精讲1、农业产业化的内涵(P13)(1)是“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简称。

我国萌动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2)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真正的龙头)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农户(主体)经营为基础,以“龙头组织”(主要载体)为依托,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从而提高农业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

(3)龙头企业:特点→经济基础雄厚、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农副产品购销企业、加工企业。

功能→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提供服务。

注:主要载体(运载工具)与主体(真正参与者)的区别例〈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为基础,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

A.龙头组织B.家庭承包经营C.农户经营D.村乡联合经营答案: C分析:参见教材P132、农业产业化的特征(P13-P14)(1)农业专业化:农业企业专业化、农艺(农业作业)过程专业化、农业地区专业化。

(2)经营一体化:“市场(牵)-龙头(带)-基地(连)-农户”的贸工农一体化。

(3)服务社会化: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服务由社会化组织来提供。

(4)利益分配机制合理化:农户能分享到农产品在加工及销售环节的平均利润。

例〈多〉.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建立在专业化基础上的经营方式,农业专业化包括的内容有()。

A.农业企业专业化B.农艺过程专业化C.农业组织专业化D.农业地区专业化E.农业管理信息化答案: ABD分析:参见教材P13-P143、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P14-P15)(1)有利于农民增收: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

(2)有利于适应大市场需求:龙头企业对市场的适应性强。

(3)有利于保障农民权益:龙头企业、专业协会等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

(4)有利于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龙头企业对市场,产品质量提高。

4、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P15-P16)表1-3-1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组织模式合同制模式(龙头+农户)市场型合同(强调价格、未来)生产管理型合同(强调生产方案)资源提供型合同(提供部分投入,收购)。

普遍公司制模式(龙头)农工商综合体,拥有相对独立生产基地的公司企业。

限于土地集约化程度高合作社模式(农户)分散弱小的农户自己组织的组织,代表农民进行市场交易。

较少运行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核心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

实现方式:按股分红、红利均等;保护价格;利润返还;反租倒包。

归纳为: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与农户之间、合作经济组织内部。

本质:多元主体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进行联合经营。

运转约束机制→前提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归纳为:市场约束体制、合同(契约)约束机制、股份合作约束机制、专业承包约束机制。

记忆→合成(承)股市5、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P16-P17)注:记忆→规模、格局、模式、阶段→摩羯规矩(1)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带动能力增强。

(2)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东中西(先东部沿海的,后中部西部,阶梯级差异)分工协作,出口型、大宗农产品型和特色型共同发展的农业产业化格局。

(3)形成了多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主要包括“公司+农户”、“合作组织+农户”、“批发市场+农户”、“产销一体化公司”等模式。

中介组织参与度变大。

(4)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是产业组织发育的关键时期。

例〈单〉.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率先从()地区发展起来,呈现梯级差异。

A.中部地区B.东部沿海地区C.西部地区D.内陆省份答案: B分析:参见教材P17第四节农业可持续发展一、二、内容精讲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提出(P17-P19)纵观可持续农业发展,大致可划分为如下两个时期:(1)可持续农业观念的提出2010年1题1分2题4分5题10分8题15分Ⅱ.内容框架第一节财政支农与支农政策注: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三农”问题即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