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1 地球运动的特点及意义【考试说明解读】1.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2.理解造成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和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原因。
3.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变化规律及原因。
4. 分析昼夜交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知识梳理】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1、地球的自转①定义: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地轴北端始终指向______附近。
②方向:从侧面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北极上空俯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时针方向旋转③周期:④速度:角速度:除了,其它各地都相等,约等于。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级,极点的线速度为。
2.地球的公转①定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②方向:同地球自转的方向。
从侧面看,地球公转的方向是从北极上空俯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时针方向旋转③轨道:概念:地球公转的轨迹形状:近似正圆的轨道对地球的影响:近日点:时间;远日点:时间。
④速度:近日点的速度较,远日点的速度较。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产生原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分界线:周期:2.地方时:概念:因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经度与时间的对应关系:经度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度,地方时相差经度相差15秒,地方时相差时区:划分目的:避免地球上无数个地方时给人们活动带来的不便划分标准:全球共分24各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度,东、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度,合为一个时区。
区时:每个时区的的地方时称为这个时区的计算方法: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
国际日界线:人为规定原则上以经线作为日界线。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半球偏,南半球偏,赤道上偏。
应用:大气运动、洋流的运动等。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叠加自转:赤道面夹角23.26‘黄赤交角公转:黄道面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的纬度范围周期:一个回归年过程:3.21 6.22 12.22 3.21(在箭头上标上运动方向)赤道赤道3.昼夜长短的变化:赤道:北半球夏至日:昼夜长短随着空间(纬度)的变化规律:北半球冬至日:昼夜长短随着空间(纬度)的变化规律:春秋分: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时间变化过程及规律:随直射点南北移动而改变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由直射点向5.四季的划分天文四季: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秋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思维训练】1.能不能画图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侧视图和俯视图)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在什么纬度地区最适合?3.你能否判断当地球处于图中A、B、C、D四点时北半球的节气?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4.假如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还有没有昼夜交替现象?如果有,昼夜交替的周期如何?5.如“理论时区图”,想想国际日期变更线与180度经线为什么不重合?除了这条日界线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日界线?6.你能说出北京时间和北京的地方时的区别吗?7.假如黄赤交角变为0,那么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将发生什么变化?如果扩大为25°呢?五带的范围会发生什么变化?8.你能不能试着用图表示北半球夏至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和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规律?9.你能不能用图表示30°N和20°N正午太阳高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规律?10.北半球夏至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和全球昼达到最大值夜达到最小值的范围有何区别?【基础训练】1.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远日点时:A.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B.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C.北半球正值夏季D.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2.若黄赤交角从23026/变为300时,则地表各温度带面积:A.温带缩小,寒带、热带面积扩大。
B.温带增大,寒带、热带面积缩小。
C.温带缩小,寒带、热带面积缩小。
D.温带、热带面积增大,寒带面积缩小。
3.当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时,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A.广州B.上海C.北京D.哈尔滨4.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正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是:A.赤道以南地区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C.赤道以北至北极圈之间地区D.赤道以北地区图1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某海洋考察船由西向东于当地时间某月2日18时25分,从甲地用5分钟时间越过a经线。
据此回答5—7题。
5.考察船过a经线后的时间是()A.2日18时30分 B.3日18时30分C.1日18时30分D.2日18时20分6.考察船在甲地时,轮船上的旗帜向()A.东北方向飘扬B.西北方向飘扬C.东南方向飘扬D.西南方向飘扬7.此日期,地球上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我国东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期B.圣地亚哥正值多雨季节C.直布罗陀海峡的密度流处于一年中的较弱期D.南极洲外围海域达到最大浮冰界我国某中学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在春分日这一天,测得该校操场上旗杆在不同时间的影A.45°N,135°EB.30°N,105°EC.35°N,105°ED.30°N,135°E9、该中学位于我国A.青藏高原B.华北平原C.四川盆地D.东南丘陵10、当北京时间分别为12时、13时和14时,该活动小组观察到旗杆影子的方向应分别为A、西北、正北和东北B、正西、正北和正东C、正东、正南和正北D、东南、正北和西北二.综合题1.C地球公转示意图(1(2(3(4)由B 点到C 点太阳直射点如何移动?(5)当地球处于A 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区域为:(6)当地球处于C 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变化规律:(7)在图中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8)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的时间 ,北极圈内出现极夜时间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间 ,太阳直射点的运动方向由向南转为向北的时间 是 。
(填代号)【能力提升】右图中虚线是昏线,①点左侧是东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间最短距离都是3330km ,回答1~3题1、图中③点的经度是A 160ºEB 130ºEC 180ºD 170ºW2、此时北京时间是A 15时20分B 2时40分C 14时20分D 3时20分3、 图中⑤点的昼长约为A 8小时B 16小时C 12小时D 6小时读图6(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4—54.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A .东经70ºB .东经90ºC .西经70ºD .西经:110º5.此日在A .3月21日前后B .6月22日前后C .9月23日前后D .12月22日前后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图1-1-6),完成6—8题。
6、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的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A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B .北回归线以南、近靠北回归线的地方C .南回归线至赤道之间D.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的南温带7.在图中C处所表示的这一天,本地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A.白昼长度 B.正午太阳高度角C.大气温度 D.降水量8.在C-E时段,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河套平原因气温低而农闲 B.塔里木河因引水过度而断流C.刚果河水位急剧暴涨 D.亚马孙河航运异常繁忙表8—1为某日我国部分城市日出日落时间表。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9~12题。
9.这一天可能是( )A.3月25日 B.6月1日 C.9月20日 D.12月5日10.表中四个城市之间白昼时间差值最大可达( )A.2小时03分 B.1小时21分 C.2小时39分 D.1小时48分11.表中四个城市所处纬度从低到高顺序排列的是( )A.丁丙乙甲 B.甲乙丙丁 C.丁丙甲乙 D.乙甲丙丁12.造成四个城市白昼时间长短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的自转②地方时的不同③地球的公转④黄赤交角的存在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回答13-15题。
13、在下图所示的4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A.①B.②C.③D.④14、6小时后该飞机到达西6区的芝加哥,芝加哥的区时是()A.8日14时B.9日2时C.9日20时D.8日8时15、该季节能够看到的景色是()A.长江流域寒梅绽放B.巴黎盆地小麦黄熟C.南极中山小终日斜阳D.赞比西河流域草木葱茏二.综合题1、读图回答:(1)当AB 为晨线时,此日是 前后,判断理由 。
(2)当DF 为昏线时,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
(3)当AC 为晨线时,此时是 节气,当DE 为昏线,此日是 节气;当AD 为晨线时,此日是 节气。
(4)若DE 为晨线,此时北京时间是 ;当北京时间为8点整,DF 是 线。
22.图16中O 为南极点,MA 为晨昏线,M 为晨昏线与纬线(70°)相切的切点,且与经线B 相交,图中斜线部分表示与全球其它地区日期不同的范围,读后回答:(1)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2)武汉某区(114.5°E ,30.5°N )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地方时是 时 分。
(3)此时控制武汉的气压中心应为 压,气候特征是 。
23、我市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一直坚持观察阳光照射情况,他们还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
图13是他们设计的一道题:已知学校所在地昼长夜短,AB 是晨昏线的一部分,图中a=70°,请回答以下问题:(l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上出现极昼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3)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三a 一年中会在一定幅度范围内变化,其可以达到的最小角度是_________23共10分,每空2分(l )65°E ,20°N 自20°N 向南北两侧递减(2)70°N 至北极点之间的地区(3)15时40分 (4)66°34′【基础训练答案】1. C2.A3.D 4.D 5.C 6.B 7.C 8.B 9.C 10.A综合题:1.(1)6.22前后、9.23前后、12.22前后、12.22前后(2)C 、此时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3)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
(4)从赤道向南运动到南回归线(5)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6)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7)略(8)6.22前后、12.22前后、12.22前后、12.22前后和3.21前后【能力提升答案】1.B2.A3.B4.B5.C 6.C7.B8.A9.D10.B11.C12.C13.B14.D15.B二.综合题答案1.(1)12.22、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2)北回归线(3)夏至、冬至、春分或者秋分(4)20时、晨线2.(1)20S、60°E(2)39.5° 15时38分(3)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温和少雨3.(l)65°E,20°N 自20°N向南北两侧递减(2)70°N至北极点之间的地区(3)15时40分(4)6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