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化一小六年级语文学科知识竞赛(2011.11.)
(一)(34分)
书籍面临着危机。
据估计,美国各图书馆中有近三分之一图书的纸张已严重老化。
美国国会图书馆普通类和法律类的1200万卷藏书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书籍已经脆到不能翻阅。
1850年后出版的书籍,平均保存寿命为50至100年,有些书籍只能保存25年便化为尘土。
已经查明造成这一恶果的主要原因并非时间,而在于现代造纸过程中所添加的化学物质。
当今,造纸主要取自木质原料,要使木块分解成纤浆,再将其漂泊、浓缩,必须添加一些酸性剂。
这种酸性剂残留在纸张上,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起着"焚书"的作用。
目前虽已生产一些无酸剂,但由于产量低、价格贵,经济上并不可取。
电子存储技术的问世和化学技术的革新给人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现实途径。
美国国会图书馆已经研制出一种"抗酸化"流程,将书籍放在真空室进行干燥处理后,再将该室充以汽化乙锌,这样处理4至5天,书籍的保存寿命便可从100年延长到500至600年。
(A)电子存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保存书籍内容的新途径。
(B)一个数字激光存储器可存储相当于两万页的文字内容。
(C)这在经济上远较微缩胶卷合算,而且使用比较灵便,一旦读者需要时则可借助计算机来进行阅读。
(D)人们相信,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更加合理的保护书籍的新途径一定会找到。
1、书籍面临着什么危机?(从第1自然段中找出答案,回答不超过8个字)。
(4分)
2、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的主要内容。
(5分)
3、本文介绍了哪两项保护书籍的新技术?用简明的话回答。
(6分)
4、这两项新技术有什么不同的作用?(分别用一句话概括)(8分)
5、文中画线的语句用了和的说明方法,这两种说明方法在文中的共同作用是什么?(7分)
6、第四自然段中有5个句子,按照合理的顺序,“这在经济上远较微缩胶卷合算,而且使用也较灵便”一句应补充在处之前。
(4分)
(二)梦结束的地方(40分)
有人做过统计,(qì)今为止,大约有五百人成功地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亦大约有五百人在攀登过程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无论这个统计数字属实与否,都不折不扣地表明,攀登珠峰生死系于一线,代价极其残酷。
因攀登珠峰而遇难的勇士净庚华去世后,笔者走进他的独居,目睹的是一个痴迷的登山者的世界:墙上贴满了登山明星照、珠峰风景画,挂满了登山爪、登山靴、滑雪杆。
他用13年的漫长岁月做准备,为此放弃了婚姻,离开了心爱的女儿,甚至不惜失去生命。
无限风光,惟有触天者才领略得到吧!一位朋友成功地登上了海拔6400米的一座山峰,我问他,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峰巅之感一定惊魂动魄吧?没有一丝尘埃的繁星,广(mào)深邃如宝石样的天宇,还有洁白无瑕的冰雪,一定让人的肺腑都透明了!朋友却一本正经地摇头道:“完全不是这样,冰天雪地的山头上能有什么吸引力?天幕、繁星、晶莹的冰雪,那是诗人塑造的仙境。
当时的情形根本不浪漫,巨大的风裹着彻骨严寒,满眼白茫茫的,就这些。
”真就这些,这么令人失望吗?答案如此肯定。
那么,为什么要登山呢?不要命地登那么高的山,想证明什么?英雄气概?挑战极限的能力?我费解而焦急地望着朋友。
朋友悠悠地说:“那一刻,我只觉得一颗心从喉咙里咯噔一下回到胸膛里去了,就像做了一个痛苦而漫长的梦,我终于可以释怀。
”
那是梦结束的地方,高耸入云。
这梦扯着生命的脚步,一路跋涉,万水千山,赴汤蹈火。
()那座山叫什么名字,在地壳上,在实验室中,()在书本里,()充满了诱惑。
明白了吗?生命原来是梦想的一架梯子,可以一直延伸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刻,只要你永不放弃。
1、给文中加点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8分)
(qì)今痴迷广(mào) 深邃赴汤蹈火
2、给第5自然段括号处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因为还是都
B、如果那么就
C、无论还是都
D、如果那么就
3、“梦结束的地方”指的是什么?(根据理解,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5分)
4、第3自然段中,朋友说“当时的情形根本不浪漫”。
这里“浪漫”具体是指(用原文回答)。
他说“不浪漫”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
(8分)
5、第4自然段中,朋友说“我终于可以释怀了”。
在这里“释怀”的意思是。
他“终于可以释怀”的原因是。
(不超过12字)(7分)
6、短文第6自然段在文中起的作用是什么?你对这段文字是怎么理解的?请谈谈?(8分)
(三)三人成虎(26分)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粱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愿王察之。
”
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
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1、理解下面句子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6分)
(1)夫市之无虎明矣。
( )
(2)今邯郸去大粱也远于市。
( )
(3)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
( )
2、用“∕”给下面的句子正确断句。
(8分)
夫市之无虎明矣。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
3、理解短文意思,完成下面的填空。
(12分)
对于有人说市场上有老虎这事,魏王的心理变化是()-----()---()。
读了这个故事让我还想到了这个成语。
故事让我懂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