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医疗器械商品知识三-医用卫生材料和敷料(一)
医疗器械商品知识三-医用卫生材料和敷料(一)
伤口的种类 按受伤的原因来分
A:机械性损伤 --创伤性损伤:如撕裂伤、刀伤、挫伤等 --褥疮:因长期受压所致 B:电烧伤 C:辐射伤:如晒伤(类似烧伤)或放射线引起的损伤 D:化学物品引起:如酸、碱等 E:烧伤或冻伤 F:血管性疾病: --静脉性溃疡 --动脉缺血性溃疡 --神经性溃疡
伤口的种类 按伤口内组织的颜色来分
伤口清洗方法
外科清创(剪刀、手术刀、锋利勺、刮器) 机械清创(伤口清洗和伤口浴,水下低頻超声波处 理、聚氨酸酯类软性泡沫复合物产品等) 酶清创(蛋白质、肽类) 自溶性清创(内活性伤口敷料:比如水胶体、水凝 胶、) 生物清创
有效的渗液管理
3 个基本要求: 可在伤口表面保持一定的湿度 半通透封闭系统 增加伤口表面湿度 表面张力 可在伤口表面保持少量渗液 可控制水分的吸收和蒸发 物理(功能单位)吸收 化学吸收 具有通透性的表层 – (蒸发) 压力下保持液体的能力 水分子与亲水性多聚网结合 大小不同的功能单位
动脉性溃疡
病因 由于动脉血栓栓塞,属支血供中 断或不足,受其所供血的组织缺 血坏死。坏死范围清楚,往往为 全层组织坏死 急性栓塞表现为湿性坏死 慢性栓塞表现为干性坏死
褥疮
病因
褥疮发生在外界物理性压力,切应力和摩擦力所
致的组织坏死区,皮肤的压力和湿度是形成褥疮
的最重要病因
临床分期
I 期: 皮肤完整,有红斑。苍 白或不苍白。苍白性红斑(反 应性充血)可在受压后30-45分 钟后出现。 II期: 部分全层或表皮和/或 真皮的表浅性皮肤缺如。溃 疡通常表现为磨损水疱或浅 壁龛。
伤口的基本治疗原则
清洁伤口:为第二步 目的: -- 除去细菌、异物或坏死组织 -- 避免细菌感染,促进新细胞的增生 -- 清洁伤口时,不应使健康细胞受损 注意: -- 尽量避免下列清洁消毒剂于清洁伤口的冲洗中 -- 若有必要用于感染或污染的伤口中,一定需稀释后作冲洗用,且冲洗后 一定要用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完全冲洗干净,以避免伤口的健康细 胞受破坏而影响伤口愈合 这些消毒液常见有: 肥皂水、双氧水(H2O2)、碘酒、醋酸、台金氏液(Dakin’s solution)等
伤口处理的基本原则
减少或去除导致伤口不能愈合的局部因素 改善或去除伤口不能愈合的全身因素,提供全身支持治疗 适当的局部治疗 —— 外科清创 —— 敷料 —— 药物
伤口的基本治疗原则
止血:伤口愈合的第一步
目的: ——避免大量血流失 ——刺激伤口愈合过程的开始 ——避免血肿发生,造成感染而延迟伤口愈合
概述 可按时间先后发生分为三个阶段,但事实上每一个阶段的发 生都是彼此重叠的,难以清楚地区分这一 过程为三个独立 的阶段。 一个刚受伤的表面伤口,在正常生理机制下,5-10分钟内立 刻有血管收缩或凝血的发生,继而有炎性期(即炎性反应期 /清创期、肉芽期/增生期及上皮形成期和成熟期产生) 到伤口疤痕的平滑及回复组织最大韧度,伤口愈合的过程可 为1-3年。 一般将这一连串的伤口愈合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来描述
炎性期/清创期
该期伤口愈合延迟原因 1)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能力有限,无法完全清除伤口过多细菌 2)中性粒细胞寿命很短,死亡后就成为伤口的渗液或脓液
肉芽期
肉芽期出现于伤后第1- 4天,可长至3周 当伤口清洁后,渐渐先有肉芽组织、血管及胶原蛋白的出现 肉芽组织的出现:肉芽组织是指新血管和胶原蛋白的合成,产生 新的结缔组织渐渐地填满开放的伤口 — 临床现象:肉眼观,肉芽组织呈现出鲜红如牛肉颜色的 组织,表示新血管的形成,血流足够并有新的胶原蛋白合成 — 开放性伤口的闭合及被瘢痕组织所填满有赖于胶原蛋白的 合成,其中纤维母细胞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负责胶原蛋白及其 它结缔组织的合成。
伤口和伤口敷料基础知识
目录
皮肤的结构的功能 伤口的损伤和分期 伤口的类型 伤口处理的方法 敷料的种类和选择
皮肤的结构和生理
概述
皮肤是全身最大的器官,占体重的16%,约有3-4公斤。 成人皮肤总面积约1.86平方米,PH值约4.5-5.5,为酸性,这种 酸性为皮肤的独特性,使皮肤能维持正常的功能。 表皮厚度由0.05厘米--0.8厘米不等,如腹部和眼皮的表皮很薄, 而脚底及手掌表皮较厚。
伤口的基本治疗原则
关闭伤口:为第四步 -- 一期愈合:用于很少组织损失且干净的外科手术伤口,用缝线、
胶布、外科钉等使伤口闭合 -- 延迟一期愈合:常用于已感染或有可能被感染的伤口。通常需 先作创面调理(如冲洗、清创、引流直至伤口渗出很少且干 净有肉芽出现,再缝合。如粪便感染的腹部伤口 -- 二期愈合:若伤口已有细菌感染,或仍有渗液需慢慢引流或清 创时,则让伤口开放,用敷料填塞引流或清创,直至健康的 肉芽增生、伤口缩合及表皮增生直至完全愈合,这种愈合过 程较慢,不经外科手术。常用于慢性伤口、褥疮、免疫力低 或无法忍受外科手术的病人。 -- 皮肤移植和皮瓣手术:通过外科手术来关闭广泛部分皮层或全 皮层损失伤口的皮肤重建,常用于烧伤、骶骨褥疮及下肢静 脉溃疡的病人。
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
全身性因素
A:血管机能不全 如动脉功能不全、静脉功能不全等 B:营养状况不佳 --主要营养素的缺乏:如缺乏蛋白质、热量、维生素、锌、铁等 --疾病:如癌症、精神病、广泛烧伤、肥胖、褥疮、糖尿病、高龄、 严重外伤等可致 C:新成代谢疾病 糖尿病、肾衰、高龄、免疫力降低、激素 D: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E:精神状态不佳 F:凝血系统失调 如血友病、营养不良、血小板减少、接受抗凝剂治疗 等等
皮肤的结构
皮肤的结构 表皮层—5.角质层、4.透明层、 3.颗粒层、2.棘皮层、1.生发层 或基底层
真皮层— 毛细血管网、毛囊、
神经末梢、汗腺 皮下组织— 脂肪、真皮下血管
网、疏松结缔组织(浅筋膜层)
皮肤的功能
维持身体形象 感觉 保护 体温调节 免疫 帮助维生素D形成
伤口愈合的过程
成熟期
为伤口愈合的最后一阶段,大约受伤后3周到好几年的时间 --临床现象:肉眼观,瘢痕逐渐收缩、变薄及变淡,感觉上 瘢痕也渐变为柔软、光滑 --细胞层活动现象:包括血管的萎缩及胶原蛋白的重组。 A. 血管的萎缩:肉芽组织由鲜紫红色变为鲜红、浅紫红及至淡 粉红色,最后与周围皮肤类似的着色;表皮细胞的颜色变化 也如此,可持续6月到数年。 B. 胶原蛋白的重组:不规则或排列不整齐的胶原蛋白纤维渐由 新合成的较规则有弹性的胶原蛋白纤维所取代,该过程不断 进行,直到瘢痕组织渐变柔软、浅色、平滑及有序,约需 12-15月时间。这种重新组合的过程不停地进行数年,但伤 口组织的强韧度只能回复到原来的80%。
伤口愈合的分期
清创期 (炎性反应期)
肉芽期
纤维母细胞移行,肉芽组织形成
上皮形成期
创面逐渐缩重叠
炎性反应期:伤口反应直到3-4天 肉芽期:第1-14天 上皮期:第3-4天到第21天
伤口愈合
伤口愈合
炎性期/清创期
临床现象 组织受伤后立刻局部有红、肿、热、痛现象,可维持至第3天 细胞层活动现象 1 血管收缩期 2 血管放松期 3 白细胞游移期 4 单核白细胞转为巨噬细胞期 5 渗出的血清液中出现溶酶体酶,能消化分解坏死组织、结痂物及细菌 该期也可称为保卫期,主要是经由止血、白细胞的出现 清除伤口脏物及避免细菌的侵入,而建立一干净的伤口床以利于第二 阶段的发生。 如伤口床干净,大约维持3-4天,如伤口有感染或有坏 死物,则炎症期会延长使伤口愈合延迟。
肉芽组织图
上皮形成期 伤口表面被上皮增生覆盖,最后伤口缩合;也可同时发生
伤口的收缩闭合 — 临床现象:肉芽组织的出现和伤口收缩闭合是相互协同几乎同时 发生的 表皮增生 — 临床现象:一般在受伤12小时内就已慢慢出现表皮增生的现象, 渐渐肉芽组织的外围出现了一层很薄闪亮如银的表皮层。即使在 伤口愈合后,这层新表皮层也需数年时间才能渐渐变成与周围正 常皮肤相似的颜色。 — 细胞层活动现象—“接触抑制作用”
--红色伤口:伤口有健康的肉芽组织、干净或正在愈合中的伤口 --黄色伤口:伤口内有腐肉、渗出液或感染
--黑色伤口:伤口内有缺乏血供的坏死组织、软或硬痂
--混合性伤口:伤口内混有部分健康的及不健康的腐肉或结痂
腐肉创面
新鲜肉芽组织
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
局部因素 ——感染 ——异物、结痂和坏死组织 ——伤口过分干燥 ——伤口局部水肿 ——伤口受摩擦、牵拉或压迫 ——伤口局部缺氧 等等
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
糖尿病
营养不良
系统
减弱伤口的愈合
影响伤口愈合的一般因素
精神状态
年龄
营养状况
药物
内部疾病
免疫状况
影响敷料选择的因素
尺寸 引流液 , 渗液 ( 颜色,类型,组成) 伤口组织的状况(阶段) 伤口边缘的状况 ( 破坏) 伤口周边区域 ( 红 ,肿) 味道, 气味 温度
主要类别
1) 创面损伤:各种烧伤、烫伤、溃疡、褥疮、伤口创面敷料、生物流体敷料膜、创面修 复膜、伤骨愈膜、硅凝胶、胶原蛋白海绵、疤痕膜、疤痕贴片、冷热敷膏药等; 2) 功能敷料:液状敷料、壳聚糖、甲壳素、输液膜、产科断脐、生物止血膜等; 3) 生物材料:生物降解材料、介入材料、载药材料、药物缓释制剂等; 4) 手术用品:PVC医用手套、手术包、产包、手术衣(帽)、手术薄膜/垫单/洞巾等; 5) 粘贴材料:医用橡皮膏、透气胶带、医用无敏胶带/纸基胶带、手术用防粘连冲洗液; 6) 护创材料:医用棉球、棉签、绷带、创可贴、急救包、脱脂棉、脱脂纱布、纱布垫; 7) 医用纺织品:医用床单、被面、防护服、防护口罩、隔离衣、台布、围兜、围裙等; 8) 医用非织造布:各种医用(水刺、热扎、纺粘、弹力、平纹、巴布、吸水棉)无纺布、 亲水无纺布、SMS无纺布、熔喷无纺布、卷材、片材及后处理无纺布系列产品;
医用卫生材料和敷料(6864)
分类编码 6864 6864-1 6864-02.1 6864-02.2 6864-4 6864-5 Ⅲ类 Ⅱ类 Ⅰ类 Ⅰ类 Ⅰ类 管理类别 名称 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 可吸收性止血、防粘连 明胶海绵、胶原海绵、生物蛋白胶、透明质 材料 酸钠凝胶、聚乳酸防粘连膜 敷料、护创材料 敷料、护创材料 手术用品 粘贴材料 止血海绵、医用脱脂棉、医用脱脂纱布 纱布绷带、弹力绷带、石膏绷带、创口贴 手术衣、手术帽、口罩、手术垫单、手术洞 巾 橡皮膏、透气胶带 品名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