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法国巴黎总结
三、巴黎发展历程
• 初建阶段(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十五 世纪中叶) • 发展阶段(十五世纪末叶至十九世纪 上半叶) • 基本布局形成阶段(十九世纪五十至 七十年代)
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
• 巴黎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期一个位于塞纳河边名叫 西岱的小渔村,后在罗马营寨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中世纪”欧洲社会处于全面萧条状态。当时的巴黎,街 道狭窄曲折,沿街市民房屋多为木结构。由于基督教对人 民精神上的黑暗统治,除了教堂,居住区完全处于无规划 杂乱无章的状态,零零散散的商铺和作坊散布其中。直到 10 世纪,工商业开始复苏,城市发展开始有所转机。 • 15世纪前后,文艺复兴,资产阶级萌芽,基督教的地位 被强烈动摇。16世纪的法国统治者致力于国家统一,到17 世纪中叶成为欧洲最强大的中央集权王国。这一时期,城 市建筑风格主要是为君主服务的“古典主义”。在建筑外 形上显得端庄雄伟,但内部则极尽奢华,空间效果和装饰 上带有强烈的巴洛克特征,到18世纪则演化成洛可可风格。 在城市规划思想领域,”古典主义+巴洛克“的设计思想 对后来的Haussmann改建产生了重要影响。
• 一座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 上的教堂建 • 筑,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 堂。圣母 • 院约建造于1163年到1250年间,属 哥特式建 • 筑形式。
• • • • • • •
这座庞大的建筑同时 也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街道 ----香榭丽舍田园大道 的大门,由于它特殊的位 置和历史,凯旋门成为继 艾菲尔铁塔之后巴黎的又 一个标志性历史建筑。
二、凡尔赛宫的规划思想
• (一) 宫前三条放射性大道,使人们观赏景物时能把包括凡尔赛花园 在内的一个有机整体包含在一个单一的视野中。 • (二) 建筑巨大体量与规模同其两边花园的宏大规模取得协调。 • (三) 强烈的轴线,对称的平面,十字形水渠以及利用列树装饰的道 路造成无限深远的透视。 • (四) 凡尔赛宫的总体布局对欧洲的城市规划有很大影响。它的规划 思想,它的三条笔直的放射大道,它的对称而严谨的大花园,为其后 一些城市规划有借鉴作用。
法国巴黎
城市设计
主要内容
• • • • • 一、巴黎简介 二、代表建筑 三、历史规划 四、现代规划 五、规划总结
一、城市简介
• 巴黎(Paris),法兰西 共和国首都和最大城市,法 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商 业中心,全球仅次于纽约、 伦敦和东京第四大国际大都 市,素有“浪漫之都”“时 尚之都”“世界花都”之美 称。巴黎在自中世纪以来的 发展中,一直保留过去的印 记,甚至是历史最悠久的某 些街道的布局,也保留了统 一的风格。
三、法国广场建设
• (一) • (二) 法国城市建设最突出的成就是广场。 巴黎出现了分布在一条轴线上的广场系统规划。
四、近代资本主义社会
• 法国旧城改建 • 拿坡仑帝国时期的巴黎改造 • 豪斯曼改建
法国旧城改建
• (一) 雅各宾专政时期的巴黎改建
• 1. 城市建设重点是第三等级和贫苦的手工业工人的聚居 区,改善了那里的基础设施。 • 2. 规划新干道与香榭丽舍大街相接,减轻交通压力。 • 3. 市内广泛绿化,修建绿化广场。
• (二) 拿坡仑帝国时期的巴黎改造
• • 1.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颂扬拿破仑对外战争胜利服务。 2. 出租牟利的多层公寓成为居住建筑的主要类型,决定 了城市多数地区的面貌。 • 3. 改建里沃利大街。 • 4. 在巴黎西部改建贵族区,在市中心区以纪念碑、纪念 柱和纪念性建筑点缀广场与街道,使彼此呼应,以控制巴 黎中心地区的帝都风貌。 • 5. 修建雄狮凯旋门,改造协和广场。在规划布局上形成 了以协和广场为枢纽,控制巴黎市中心的格局。为了改善 交通,在雄狮凯旋门处修建明星广场,为12跳大道交会点。
香榭丽舍大道
巴黎四大建筑
• • • • 凯旋门 艾菲尔铁塔 卢浮宫 巴黎圣母院
பைடு நூலகம் 埃菲尔铁塔
该塔是为了庆祝 法国大革命100周年而 制造的,并以其设计 师居斯塔夫·埃菲尔 的名字命名。铁塔自 1887年建成。塔高 320.7米,耗资11万多 美元。铁塔既是名胜, 也是别有情趣的娱乐 场所。
卢浮宫是巴黎的心脏,是西方色彩的宫殿被安上了东方 的大门。卢浮宫是一座真正的迷宫。它的整体建筑呈“U” 形,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举世瞩目的 艺术殿堂和万宝之宫,收藏了大量珍品。同时,卢浮宫也是 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
绝对君权时期
一、巴黎改造
• (一) 亨利四世 1. 建造道路桥梁供水等城市设施; 2. 建造法兰西广场和皇家广场; 3. 最重要的工作是是改巴黎旧日破烂房屋为整齐一色的砖石联排 建筑。 4. 改造多在广场上或大街旁,形成完整的广场和街道景观。 • (二) 路易十四 1. 继续改造卢浮宫和建设一批古典主义大型建筑,并与主干道、 桥梁联系,成为一个区的艺术标志。 2. 建造路易十四广场和胜利广场等几何封闭型广场。 3. 绝对君权最伟大的纪念碑是对着卢浮宫建立的一个大而深远的 中轴,后改造为巴黎城市中枢主轴——香榭丽舍大街。 4. 贵族们建造大批府邸,房地产商投资建造大批砖石联排公寓, 使巴黎的面貌发生较大变化。
豪斯曼改建
• 到19世纪中叶拿破仑三世执政时,由豪斯曼主持对 巴黎进行了较大的改建。除完成城市纵横两条轴线和两 条环路的建设外,出于整顿市容、开发市区和便于军事 行动以镇压人民起义等目的,在市区密集的街巷中开辟 了许多宽阔的放射型道路,并在道路交叉口建设了许多 广场,道路与塞纳河交叉处则形成很多桥头广场、绿地 和新的轴线,这基本奠定了巴黎市区的骨架。
巴黎区位图
二、代表建筑
• 香榭丽舍大道
•
东起巴黎的协和广场西至星形广场,位于卢浮 宫与新凯旋门门连心中轴线上的香榭丽舍大道(又 称“爱丽舍田园大街”)地势西高东低,全长约 1800米,宽100米,是巴黎大街中心的女王。它以圆 点广场为界分成两部分:东段是条约700米长的林荫 大道,以自然风光为主;西段是长约1200米的高级 商业区,雍容华贵也是全球世界名牌最密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