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视发展挑战

正视发展挑战

正视发展挑战
【课标要求】
理解人类与生存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根源,掌握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

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

【教材分析】
第一框“正视发展挑战”,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基于问题和使命,主要讲述“是什么”的问题。

人口问题是什么?资源环境问题是什么?从直观感性表达走向理性反思追问,从正视问题挑战走向发展理念调整,从解决当下问题走向发展道路选择。

教材首先通过“运用你的经验”,从日常所见所闻的环保公益广告语入手,让学生思考这些广告语所体现的主题,启发学生思考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接着,教材通过对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分布等问题的讲述,引导学生认识到,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也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并通过一个“相关链接”,介绍我国为解决人口问题所采取的对策。

接下来,教材讲述了我国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危机,让学生感受到我国资源环境形势不容乐观,资源环境问题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进而落脚到本框的重点内容: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需要指出的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的人口问题、资源和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要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我们的态度和选择就是转变发展方式,共筑生命家园,从而引出第二框的主题。

【学情分析】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其整体素质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学生处于人生的特殊阶段,处于生态文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他们在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认知水平和行为选择能力,需要正确引领并促使其转化为建设美丽中国的积极力量。

当前,因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宣传等方面存在真空、缺失或者不力的地方,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研学旅行、参观访问等活动中,还存在着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等生态意识淡薄的行为。

加大对中学生资源环境国情教育和生态意识培育的力度,增强青少年对环境的忧患意识,引导学生持续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也是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培育的内在要求。

【教学目标】
1.通过“算一算,想一想”总结出我国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原因和目的。

2.通过讨论“经济发展是否一定会造成环境破坏和资源短缺”,思考我国应坚持的发展道路。

【重点难点】
1.我国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原因和目的
2.我国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

【评价任务】
1.通过“算一算,想一想”,使学生总结出我国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原因和目的。

2.通过讨论“经济发展是否一定会造成环境破坏和资源短缺”,使学生知道我国应坚持的发展道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央视公益广告“雾霾”导入
教师总结:我国还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要直面发展挑战,采取切实措施解决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发展与挑战。

二、新课讲授
出示幻灯片
自读课文P74-P80,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的人口国情是什么?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还有哪些新的特点?
(2)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的原因,意义;我国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3)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是什么?
(4)我国的资源现状如何?面对资源形势,我国该怎么办?
(5)为什么说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环境恶化带来哪些危害?
(6)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国的必然选择是什么?
1、学生自读课文,在书上找出答案,做标记,不会的问题同桌讨论解决。

2、学生展示答案。

展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解决重点难点。

3、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出示幻灯片,思考问题:P75“探究与分享”,
算出我国拥有高等教育程度的人口比例。

(1)从国民受教育程度看,你认为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的基本状况如何?
(2)对我国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有何影响?
学生讨论解决,出示幻灯片,明确答案,学生自读。

(1)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状况:我国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与西方发达国家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我国的人口文化素质偏低。

(2)人口文化素质偏低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将直接影响到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模式。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而竞争的基础主要是科技和人才。

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经超过了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作用。

没有人口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带来知识的积累。

同时,没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人口,就不能将知识转化为有效的生产力。

4、出示幻灯片,第一阶段小结。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

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我国人口状况还呈现出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一系列新的特点。

5、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变化
出示幻灯片,展示政策变化,思考变化原因。

学生总结: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的目的(意义)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累计少生四亿多人,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明确: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而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6、我国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幻灯片展示我国的资源现状
(1)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
缺。

(先天)
(2)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
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我国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后天)
严峻资源形势的危害(后果):
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7、我国的环境形势日益严重
幻灯片展示我国环境问题的多种表现
材料呈现: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快递业的包装物主要集中在快递运单、编织袋、塑料袋、封套、包装箱(瓦楞纸箱)、胶带以及内部缓冲物(填充物)等七大类。

2016年,我国快递业包装物共消耗快递运单约312.8亿枚、编织袋约32亿条、塑料袋约68亿个、封套约34亿个、包装箱约37亿个、胶带约3.3亿米……这些不可自然降解的塑料袋、胶带,排放的二氧化碳每年近3000万吨。

思考:材料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的资源形势,我国的资源形势是怎样的?
教师讲解:
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

思考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及危害
师生共同总结:
(1)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由于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
环境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这已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

(2)我国环境质量虽在进一步改善,但形势依然严峻。

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8、结合教材第77页“探究与分享”,辩论
经济发展是否势必造成环境破坏和资源短缺。

我们该怎么办?
提示:经济发展不是一定会造成环境破坏和资源短缺,坚持绿色发展,就可以避免资源短缺。

师生共同总结: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为世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2)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瓶颈。

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

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9、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我国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有了大致的了解,知道了我国面临严峻的形势,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不会改变。

知道了我国资源环境面临严重危机,资源问题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知道了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明确了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10、作业布置:
基训课堂总结P45课堂练习
11.板书设计
人口计划生育
资源保护资源绿色发展
环境保护环境
【评课总结】
本课时间安排合理,课堂掌控力强,学生参与度高,对知识点的落实到位,学生笔记记的到位。


入时再自然一些更好,可加入当堂练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