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2.4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

6.2.4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

印象上海
● 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达,机场、港口、火车站等 运输繁忙 ● 商业街繁华,商店的商品琳琅满目,有来自世界各 地的不同档次的商品 ● 人口众多 ● 基础设施齐全 ● 城市中外国人数量多,市民能够说一些外语 ● 市中心区写字楼林立,有多家世界各国的各大银行、 办事处等机构 ● 常举办各种国际会议、大型博览会等活动……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重要
二、上海成为我国经济中心的表现:
1、金融业发达,是国际金融中心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70多家外资银行和60多家外资银行代表处落户这里。 外资金融机构超过全国一半以上,是外资金融机构 和种类最多的城市。
分析上海成为我国经济中心的表现:
2、高科技产业发达,高科技中心
张江高科技园区 该园区以集成电路、软件、生物医药为主 导产业,成为蜚声中外的科技创新基地。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上海是中国走向 世界的重要门户,也 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重 要窗口。
上海世博会
课堂小结
◇自然条件
金融业 中国经济中心
表现 高科技产业
◇历史背景
◇工业基础
制造业 交通业
发 达
◇政策支持
其中浦东机场日均起降航班达560架次左右(每小时达23架次)
沪昆线 至2004年底,上海已与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500个港口和600多家航运公司建立了航运和贸易联系。 在上海港进出口商品总额占了全国1/4,港口货物吞 量占全国1/10。
三、上海成为我国经济中心的作用:
上海经济的繁荣 产生了跨领域、跨区 域的辐射效应,促进 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 成长,带动着全国经 济的发展。
分析上海成为我国经济中心的表现:
3、制造业发达,工业基地
世界第八大汽车集团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
宝钢集团 中国最大、最现代 化的钢铁联合企业
分析上海成为我国经济中心的表现:
4、交通业(航运业)发达,国际航运中心
京沪高铁
京沪线
上海有两个机场 (浦东国际机场和虹桥机场 )。 沪杭线 繁忙的“黄金海湾”上海港 成为中国大陆集装箱航线最多、覆盖面最广的港口
(二)历史背景
上海优越的自然条件, 200年前有“江海之通津, 东南之都会”称誉。 外国商人的觊觎, 1840年-1842年鸦片战 争后签订《南京条约》
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
曾经的“华尔街”
辟租界、设银行、办工厂
亚洲东部地区的
金融中心和商业中心
历史背景
十里洋场—外滩
(三)工业基础
良好的工业基础, 掌握先进技术和
自然条件
2、地形:
)为主,地势 ( 以 ( 平原 平坦, )
4、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 )
气候 ( 温润 ,雨 ) 3、水文: 热同期。 ) 河湖( 众多 ) ,与( 太湖 流域相连成片。
自然条件如何影响上海经济发展?
沿海滨江的地理位置 发展航运,建设港口 建设铁路、公路 以平原为主 有利于城市建设 有利于农业发展 气候温润和众多河湖 提供天然航道,为工农业发展提供丰富的水资源 人 才 的 集 中 发展对外贸易
经营管理经验的人才
综合性工业基地
(四)改革开放的政策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1990年国家实施 开发开放浦东战略,上 海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为何变化如此之大,发展如此之快?
一、上海成为我国经济中心的原因:
◇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历史背景:最早的通商口岸
◇工业基础:良好的工业基础 ◇政策支持:改革开放的政策
的工业基地和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
6.2.4我国的经济中心——上海 • 一、原因 • 二、表现 • 三、作用Biblioteka 一、上海成为我国经济中心的原因:
◇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历史背景
◇工业基础 ◇政策支持
(一)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经纬度、相对位置、海陆位置)
) 前沿,东濒 上海市,简称( 沪) .地处 ( 长江三角洲 (东) ( 、 ) 海,南临 ( 杭州湾 ) ,与 江苏、浙江 两省相接, 北接 长江 太湖 ( 入海口,西部是 ) ( 流域,是我国 ) 东部沿海的中心和长江的龙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