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退烧药的副作用

退烧药的副作用

【退烧药的副作用】吃退烧药的注意事项
宝宝抵抗力差,一到冬天,各种感冒发烧就开始缠身,轻微发烧可以用物理退烧法,但是发烧严重的话还是需要药物退烧,那么退烧药的副作用有哪些你都知道吗,这就来了解下。

正所谓“是药三分毒”,化学类药物一般有见效快的优点,同时也可能会带有不同的副作用。

不同退烧药成分对应产生的副作用情况。

相较而言,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副作用是最小的。

常见儿童退烧药的副作用普遍是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但像安乃近、氨基比林的副作用就更为明显,可能会引起虚脱,甚至发生休克,有过敏体质的孩子会产生药疹、荨麻疹,危及患儿生命。

这些类别的药物也正逐渐被淘汰掉。

有些退烧药存在一定的肝肾毒性和神经毒性,使用时一定要注意用量
由于退热针剂副作用较多,因此婴幼儿应首选口服退热药物,常用的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和布洛芬(如美林)。

由于这些药物都配制为水果口味,易于为婴幼儿接受。

而退热药物的服用也有讲究,以前多为体温超过38.5℃时服用,而现在的观点认为:为了发挥解热镇痛药的抗炎作用,每日服用4次(即每隔4~6小时服用1次)更加合理,同时孩子的体温也控制得更趋于平稳。

宝宝发烧其实首推物理降温。

当宝宝体温超过38.5℃,可以给他枕冰袋、洗温水澡、擦擦酒精,还要尽量多喝水。

晚上,父母精力不够,就要使用药物降温。

如果孩子有高热惊厥史,则要尽早用药。

儿童成长过程,发烧是频率比较高的疾病之一。

小儿发热体温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以上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

如果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要急于退烧,特别是在没有明确诊断前。

如果盲目退烧可能掩盖病情,干扰对病情的诊断。

当体温达到39℃以上时要在医生指导下退热。

吃退烧药的注意事项:
1、退烧药要发烧38.5以上再吃,发烧的宝宝一定要多补充水分,最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成分的药物,比如美林和泰诺林。

2、给孩子退热时,最好两种药物交替使用。

这样可以减少每种药物24小时内使用的次数,还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这两种药物成分不同,对婴幼儿的副作用也不同。

3、原则上,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后4小时可选择布洛芬;使用布洛芬后6小时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

如果退热效果不理想,前期使用药物剂量不足的可以将剂量补足,也可以选择另外一种退热药物。

如果孩子出现高热惊厥,两种药物可以同时选用,而且每种药物剂量依然照旧。

4、服用一种药物如果出现呕吐,应该选择另外一种药物。

5、如果孩子不能耐受口服药物,可选择直肠内使用的栓剂。

6、即使药物选择正确,剂量也适当,但要想达到理想效果,还要让孩子摄入足够的液体,这样才能保证机体通过散热达到退热的效果。

7、退热剂只是针对退热而言。

引起发热的原因有很多,要咨询医生,选择适宜的对因治疗。

吃退烧药的禁忌:
1、禁忌重复用药、人们都知道服药量越大对肝肾损害的风险越高,却可能忽视了同类药一起用也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这些药物化学结构相似,同时服用两种药,相当于加倍服用一种退烧药,很容易出现问题。

而且市场上以上述药物为主要成分的药品有数十种,因此,选择药品时,一定要避免混用含以上药物成分的药品。

退烧药最好只用一种,而且连续服用最多3天。

很多老年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冠心病,再服其他退烧药时,一定要咨询医生,否则可能伤害肾脏。

2、二怕酒、酒喝多了伤肝,退烧药也可能伤肝,二者相加,肝脏的负担肯定会加重。

同时,胃黏膜也会受到直接伤害,可能出现胃出血、溃疡等严重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特别要提醒慢性疼痛患者,喝药酒时千万别吃解热镇痛药。

3、三怕咖啡、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如果患者喝了数杯咖啡后再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会大大提高该药物对肝脏的损伤程度。

研究表明,咖啡中的咖啡因能使对乙酰氨基酚在肝脏内产生的有害代谢物——“N-乙酰基苯醌”的毒性增强3倍,从而放大对肝脏的伤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