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品质量检验规范

产品质量检验规范

跟踪、验证
1.6.1 检验员发现不合格品时,由质量部检验员对产品状态标 识好后,填写《不合格品报告、评审、处置单》交质量经理。
1.6.2 由采购部组织,质量部、技术部、生产部、销售部进行评 审,质量部汇总评审意见后,意见统一时,则由采购员负责人 通知供方或公司相关单位按处理结果执行,如各部门意见不统 一时,由总经理作最终处理意见,则按最终处理意见执行。 1.6.3 处置结果:退货、让步接收、返工返修。
仓管员
办理手续
1.5.4 仓管员按《进货检验报告单》的结果办理相关手续。未
经检验的产品不得投入使用、加工,原则上公司不允许“紧急
放行”。
1 页脚内容
瑞安市
1.6 进货检验不合格处理流程:
相关单位
操作流程
注解
检验员
质量部 技术部 生产部 销售部 采购部
采购部 质量部 物管部 财务部
质量部
标识、隔离、报告 组织评审 处置
准后先上线试用,试用不合格退回仓库,通知质量部按不良品处理。 1.8 外协配件原材料检验和试验: 1.8.1 对原材料的性能试验按《检验作业指导书》、《国家、行业标准》,且要求原材料供方在每批交货中提供对
应的检测报告及材质证明书,检验员对照产品原材料的标准核查各项实测结果及有效性。对金属配件每年至 少两次对原材料机械性能及化学成份进行抽查(公司不能检测时可委外),试棒至少 3 根,按 AC=0 接收准 则。 1.8.2 对配件的毛坯件抽样按 GB/T-2828.II 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见附表。 1.8.3 对外购、外协加工件的相关尺寸检测按《检验作业指导书》、技术图纸执行,抽样标准 GB/T-2828.II 正常 检查一次抽样方案见附表。
度不良,化学成份不达标、错装,漏装等。
B 类为严重缺陷: 可能严重影响产品功能或引起产品局部功能失效。如:特殊特性,主要尺寸不良等。
C 类轻微缺陷: 符合产品标准,不影响产品的使用功能,但不符合产品特性内控标准,影响产品外观或整体
观赏。如:外观不良、 产品标识不良、包装不良等。
1相.5关单进位货检验流程: 操作流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要点
1.5.1 仓管员接到来料后,根据采购计划或技术协议(验收协
仓管员
标识,报检
议)对照来料的数量,规格或图号等核对,作好待检标识。开 出《产品送检通知单》向外检员报检,若有要求供应商提供相
关试样的自检报告或合格证明时,则应在报检时一同送达。
1.5.2 检验员根据《国家、行业标准》、《检验作业指导书》、
1.6.3 .1 处置结论为退货时,由采购员在规定日期办理退货。 1.6.3 .2 处置结论为公司负责返工/返修,由质量部负责开具 《不合格品返工/返修通知单》,生产部进行返工返修。 1.6.3.3 处置结论为让步接收根据评审结论,由物管部入账时注 明让步折价情况。 1.6.3.4 财务部负责以上评审结论造成损失的索赔。
2.4.1 过程操作流程
首件生产
首件确认 3 页脚内容
合格
瑞安市
不合格
批量生产 巡检
调整
合格
不合格
标识转序、入库 标识、隔离、报告
评审
报废
让步接收
返工返修
送检
4 页脚内容
瑞安市
2.4.2 首件检验:为避免批量加工失误,每班开始或更换操作者、更换工艺装备、更换产品等情况加工时,操作工 应对生产的第一件产品进行自检。原则上是自检合格并经检验员确认后方可继续生产,根据公司的实际情 况和存在的客观因素,允许在连续 3 件产品自检合格的前提下同步生产,如测量结果不能判定或自检能力不 足、检测设备不齐全时,必须送检验员确认合格后才能生产。首件检验不合格,则调整工装、加工方法等, 直到生产出合格的首件产品才能批量生产。检验员在《首、巡检记录单》上记录检验结果。
做好待检标识,并按规定填好《产品报检单》附带有关质量证明资料进行送检。
进货检检员(IQC): 根据仓管员的报检信息,对照《国家、行业标准》、《检验作业指导书》、技术图纸
和相关附表进行验收作业。
1.4 缺陷定义:
A 类为致命缺陷: 预计能引起产品功能丧失的或会造成安全事故的,顾客会索赔的。如:功能性能,抗拉强
1.6.4 质量部跟踪处理的结果,并验证其整改的情况。
1.7 验收原则: 进货检验员接仓管员的《产品报检单》应对待检物料及时进行检验;
1.7.1 正常情况,接报检通知后 1 小时至 1 个工作日内应完成检验。(除相关试验有时间规定以外。) 1.7.2 紧急情况,进货到货后质量部应首先安排急需物料的检验。 1.7.3 异常情况,不超过 3 个工作日应完成验证工作。(除相关试验有时间规定以外。) 1.7.4 特殊情况下,如:晚班无检验员或检验条件不具备等,可由生产部以《紧急放行申请单》提出,经上报批
瑞安市
1 进货检验规程
1.1 目的:
规定与产品有关的采购物资(如原材料、包材、外加工品、采购物品等)进货检验的方式和标准,确保 产
品质量达到预期要求。
1.2 范围:
适用于对外购、外协的原材料、辅助物料、包材及外加工品、表面处理、热处理件等的检验过程。
1.3 职责:
采购人员提供到货清单及有关质量证明资料。仓管员依据采购计划对供方来料的规格,数量等进行接收,
2 页脚内容
瑞安市
1.8.4 表面热处理工序的测试抽样判定:按附表 1 中接收执行。 1.8.5 抽检的结果记录按 1.5.3 执行。
2 过程检验规程
2.1 目的:
规定过程检验的方法,使检验工作有章可循,确保产品质量能够及时管控或整改,防止批量不良品产生。 2.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车间的加工过程。 2.3 职责: 2.3.1 过程检验员负责按《控制计划》、《检验作业指导书》规定的检验方法、检验项目进行首件复查确认和巡检,
需要时(当巡检发现过程质量不稳定时)要做完工检。检查操作工的自检记录情况。 2.3.2 车间操作工负责按《设备操作规程》和《控制计划》或《生产作业指导书》进行零件加工,在每个过程开始
或换人、换机、换产品,更换模具,调整尺寸等情况下应进行首件自检和送检(报检),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并做好自检记录。有责任对本工序加工的不合格品进行分选。 2.4 操作规定
检验员
检验、记录、标识
技术图纸及相关附表对来料进行检验或试验,并作好记录和产 品状态标识,通知仓管员办理相关手续。对于送检通知单信息 不完整时检验员有权拒绝检验。
1.5.3 记录填写规定:抽样数多于 5 时,一般记录 5 个数据,
少于 5 个时全数记录,但如果不合格数量超过 5 个时,如实且
有代表性的记录不合格数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