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政治开放性考试试题的解题技巧 课件(共25张PPT)
高考政治开放性考试试题的解题技巧 课件(共25张PPT)
(2019年全国I)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 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 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 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 味。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 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 自然遗产的“活化石”。
2020届高考备考复习
全国卷I第40/39题(3)——
开放性试题的 解题技巧
2019-2015年全国I的第40/39(3)题汇总
2019
·结合材料,就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提出三 条建议(6分)
2018
·请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发扬小岗村“敢 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提出三条建议(6分)
2017
·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提两 条建议(4分)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
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 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 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 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 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 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 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 “千村一面”。
答案
树立崇高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 奋斗;
勤奋学习,掌握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的本 领;
深入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作业展示
(3)班级召开“我为英雄点个赞”主题班会,请就如何学习英雄列出发言要 点。(两条,每条10~30个字)(4分)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知识,对否认英雄的错误言论加以 批驳。
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
(4分)
III巩固训练
(2017全国I) 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提两条建 议。(4分)
答案
开设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课程;
开展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主题实践活 动;
开设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网站、微信 公众号。
评分细则
以下为替代答案:编制教材,列 为必修科目,开展专题讲座, 开展阅读经典名著教学等。 (课程) 组织知识竞赛,召开主题班会, 举办文化节、诗词大会,进行 校园文化建设等活动。(活动) 运用大众传媒、新媒体技术进 行宣传。(传播手段) 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培养意 识,未写具体建议可给1分。
二、审材料的有效信息, 做到“善提炼”
注意实效: 若材料表述是有 列举问题、现象、不足的, 则可提取要点,“反向作答”
I 真题讲解
2、(2018年全国I)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改革开始 于农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 我国农村改革始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材料一 …… 材料二 ……
(1)小岗村的改革发展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 要常讲常新,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 明。(10分) (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分析先进文 化在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10分)
请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发扬小岗村“敢为天下先” 的创新精神提出三条建议(6分)
请①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发扬小岗②村“敢为天下先”的创
新精神提出三条建议(6分)
三、审设问的主体与目标任 务的指向,做到“巧拆解”
注意拆解: 找出设问主体、目 标任务与限定条件,并善于从 上下设问连接中找到解答指向
I 真题讲解
3、(2016年全国I)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 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 民族精神。
(3)班级召开“我为英雄点个赞”主题班会,请就如何学习 英雄列出发言要点。(两条,每条10~30个字)(4分)
限定 条件
主体 与任
务
上下 设问 连接
答解 怎案答样注维的意护核:英如雄心何声词学誉习,:英为理雄英想雄≠做回/学善顾后英习、雄/嘉的实奖具践的体/措事奉施迹献,
自我评分统计
得分
人数
1-2分
3-4分
5-6分
0分
I 真题讲解 答案:破除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 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勇于探索培养创新精神; 在不懈奋斗中实现梦想。
(1)小岗村的改革发展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 要常讲常新,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 明。(10分) (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分析先进文 化在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10分)
起,也远不如师德重要。 这就对教师的师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 教师在 学生的 心目中 就是一 个完人, 是 没有任何缺陷的。因此要求教师自身 具有过 硬的素 质,拥有 良好的 师德师 风。好 的 师德师风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师生之 间保持 一种人 格上的 平等。 相互学 习、相 互
尊重。学生看老师既看才,也看德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教书是个良心活,承担教书任务的教师 不但要 教书育 人,而且 要肩负 起培养 社会主 义 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使命。这 一切要 求教师 要具有 高尚的 品德,要 自觉为 人 师表。在教育工作中,对学生的要求,应 该也是 对自己 的要求 ;要求 学生做 到的,自 己
首先要做到。 作为教师,你要想教育学生,首先要让学 生想接 近你。 从而让 接近你 的学生 也受到 感 染,以便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影响。学生 接近教 师有很 多原因 。除了 师德以 外,教师 的 学问、外表等都是促使学生接近的因 素。但 学识只 能满足 学生一 时的求 知愿望, 外 表只能吸引暂时的注意。真正打动学 生内心 的,是教 师的人 格魅力 。这力 量才是 长 久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就对 学生一 生的影 响来讲 ,学识 、外表 等加在 一
四、审组织作答的内容,做 到“不重复”
注意精准: 组织的答案,是否 与前面设问的作答有重复
II课堂小结 开放性试题的解题技巧
一、审设问的限定条件,做到“不超限”
二、审材料的有效信息,做到“善提炼”
三、审设问的主体与目标任务的指向, 做到“巧拆解”
四、审组织作答的内容,做到“不重复”
III巩固训练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
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 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 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 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 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 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
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 信的内在要求。2012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注:传 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 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结合材料,就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提出三条建议。( 6分)
(1)就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提出三条建议(6分)
2016
·班级召开“我为英雄点个赞”主题班会, 请就如何学习英雄列出发言要点(4分)
2015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请就如何记住 乡愁提出两条建议(4分)
I 真题讲解
(1)(2019年全国I)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 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 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的文化韵味。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 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 石”。
(2)请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发扬小岗村“敢为天下先”的 创新精神提出三条建议(6分)
答案
评分细则
破除旧思想旧观念的束 缚;
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勇于探索培养创新精神;
每条2分,答出任意3条 得满分6分,其他答案, 若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在不懈奋斗中实现梦想。
(2)(2018年全国I)材料……请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发扬 小岗村“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提出三条建议(6分)
(2017全国I)“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 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仅仅
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 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 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 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 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 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 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雾台、大屏幕展示 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 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的反响, 总首饰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②限定数量:两条/三条 ③分值划定:每点2分
·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 华优秀文化教育提两条 建议(4分)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 今天,请就如何记住乡 愁提出两条建议(4分)
④字数:10-30字
·班级召开“我为英雄点个赞”主 题班会,请就如何学习英雄列出发 言要点(两条,每条10-30个字) (4分)
一、审设问的限定条件, 做到“不超限”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知识,对否认英雄的错误言论加以批驳。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