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小学语文四下第二单元《三月桃花水》课文解读

北师小学语文四下第二单元《三月桃花水》课文解读

课文解读
《三月桃花水》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它歌颂了春天,歌颂了生活,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第1自然段用两个问句,把读者带入春天的意境中。

第一个问句问“是什么声音”,这声音清脆动听,“像一串小铃铛”;第二个问句问“是什么光芒”,这光芒明亮洁净,“像一匹明洁的丝绸”。

全文正是从声音和光芒两个方面描写三月桃花水的。

“村边”则限定了文章描绘的范围是农村,可以把这一段看作是全文的总纲。

第2自然段满怀欣喜地直接赞叹三月桃花水。

前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醒来了”“舞动”),描写三月桃花水的形象。

后面并列的两个分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樱花”“小酒窝”),描写三月桃花水的形象。

两个比喻因上一句而来:因为河面“舞动着绚丽的朝霞”,所以河面上像洒着“樱花”;因为三月桃花水“向前流淌”,所以水中回旋着“酒窝”。

“一千朵”和“一万个”是概数而不是确数,极言其多。

第3、4自然段展开描写三月桃花水的声音。

第3自然段是一个暗喻,“竖琴”多用琶音演奏,优美悦耳,极似水流声。

第4自然段第一句话也是一个暗喻,上文把三月桃花水比作竖琴,这里就把每一条波纹比作“一根轻柔的弦”,体现了作者思路的严密。

在第4自然段中,“鼓点”“水波声”“低语”“叮咚声”“水浪声”,是水声,其中“鼓点”和“低语”分别是比喻和拟人的写法。

“鸣响”“谈心”“铃声”“催促(的声音)”则来自农村,来自田野,这些声音表现了春天农业生产的繁忙。

春播的季节一切都欣欣向荣:拖拉机在田野上轰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