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教学设计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教学设计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编辑指导思想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中的一节基础知识课。

学生进入五年级,对简单的美术常识已有一定的积累,因此,适时地补充一些美术知识,会使他们感受到美术中的奥秘,这也是提高学习美术兴趣的重要途径。

(二)教材版面分析
在本课的编辑中,我们不但注重了学生的造型、表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强了欣赏的分量。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让学生从艺术作品中分析、认识比例这一知识概念,学习巧妙地运用比例。

从过去的感性了解,升华为理性的认知,使学生初步建立比例设计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初步认识、了解比例知识,知道黄金比例,能够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的比例。

应会:通过学习,学生会测量出黄金分割点,并运用比例知识对简单的物品进行分析,从而学习运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美术与科学的联系。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黄金比例,能在生活中发现比例的美,会用比例知识分析、欣赏物品。

难点:运用比例知识分析作品,创作具有比例美感的花瓶。

(五)学习材料
彩色纸、剪刀、胶水、画笔。

二、教学设计参考
(一)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设计一
)合作讨论:
看书中的巴黎圣母院。

请找一找比例的变化,可以用尺子测量一下并算出比率。

游戏(以个人为单位):
1.自取书本或纸张。

2.用尺子测量出宽与长,并算出比值。

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并总结
A4纸:1∶07
语文书:1∶07
……
刚才我们测量的比率都接近1∶0618,这就是黄金分割比值。

有史以来,黄金分割率这一几何比例,一直被人们视为揭开艺术奥秘的钥匙。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些优
比例合理。

学生绘画,老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纸张对折时,要注意比例
的运用。

如瓶口为3厘米,在画时就要画一半的值,即1
5厘米。

而瓶高与
宽的比也要注意,如高
10厘米宽6厘米,在绘画时,就要画高10厘米,而宽要画3厘米才行。

设计二
小结:这幅作品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画家范宽绘制的,它高2063厘米,宽103
3厘米。

通过对山石、树木、人物的大小对比,在方寸间收录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象,这都源于人们意念中的比
例关系。

在中国画中早就有丈山、尺树、寸马、豆人之说,这也是对绘画比例的概括说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课后作业:
设计三
(二)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在学生分析、欣赏时,要注重教师引导、启发与学生发现、探究的关系。

这节课知识性比较强,对于黄金比例知识,教师要讲授清楚。

而在生活中的运用则要多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

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用比例知识去分析物象的习惯。

在制作花瓶时,教师要把瓶子的结构讲清楚,以防止学生盲目地制作而忽略各部分的比例关系。

(三)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学生制作对称的花瓶基本上运用对折的方法。

先画出花瓶的一半,这就很容易使各部分比例失去控制。

教师可以用演示的方法,为同学讲解在对折(一半)的情况下如何认识各部分的比例关系。

三、教学评价
(一)是否对美术中的比例(包括黄金比)有正确的认识。

(二)能否运用比例知识分析物象。

(三)能否运用比例知识制作比例合适的花瓶。

(四)能否在学习比例知识的过程中获得乐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