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临床护理路径在川崎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川崎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3.2对川崎病患儿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增强了护士的主动性,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患儿的健康教育。由于川崎病患儿急性期会产 生一系列症状,如发热的性质、稽留的时间,伴随的症状,同时对于使用丙种球蛋白的量、速度、时机均需要护士合理安排、严密观察、 详细汇报,医师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出处理,否则失去治疗时机,不仅会造成患儿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而且费用大大增加,加重患儿的痛 苦及经济负担。对于一般的川崎病患儿家长来说,川崎病的病因、临床症状、如何观察,出院后患儿还需长期规律的服药和定期随诊,家 长对此均比较陌生或认识不足,因此,我们应该合理安排,严格制定每日的诊疗计划、每日的标准护理计划和疾病健康知识的康复指导, 让所有的医务人员都清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及明确自己的职责[4],主动地以患儿为中心,深入细致的完成预先设定的工作,使患儿家长 能预知患儿接受的治疗、护理和预期的目;并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变异,科学、准确地记录病情,改进工作,从而提高疗 效,促进康复。
临床护理路径在川崎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3-21T15:39:48.827Z 来源:《中医学报》2013年8月第28卷供稿 作者: 邵英 [导读]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
邵英 湖南省郴州市儿童医院湖南郴州423000 通讯作者:邵英(1981-),女,湖南资兴人,主管护师,本科,研究方向:儿童呼吸。【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川崎病患儿中
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71例川崎病患儿,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按 常规模式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健康知识评分及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 日、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1 健康知识评分、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 01。结论:推广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 在保证及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下,能够减少患儿住院费用,减轻患儿家庭经济压力,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临床路径;川崎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263-02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1]。临床护理路径是由临床路径发 展小组内的一组成员,根据某种诊断疾病或手术而制定的一种治疗护理模式,按照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让患儿从住院到出 院都按照此模式来接受治疗护理,是目前最新的单病种质量管理手段。本科针对33例川崎病患儿设计实施临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路径护理,取得良好效 果,现报告如下。
3讨论 3.1由于川崎病为全身性小血管炎,容易发生眼、口腔、皮肤、淋巴结、冠状动脉及肝脏等部位和脏器的并发症,治疗的方法选择相 对固定,住院费用较高,观察指标易掌握,故选择川崎病患儿采用这一模式,使护士在完成各项医疗服务的时限中,在特定界限的时间 内,对川崎病患儿做出合理的安排统筹,去除不必要的部分检查,等待时间,不合理的诊疗护理行为[3];减少抗生素等药品的使用,达 到预期的疗效,减轻患儿的经济负担,减少住院费用;缩短患儿的平均住院日。
1临床资料 1 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科入住的川崎病患儿33例为观察组。男21例,女12例;年龄2月~7岁,平均 2 16±0 71岁。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1月在本科入住的川崎病患儿38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7例,女11例,年龄3月~6岁,平均 2 27±0 67岁。入组标准:第一诊断为符合川崎病患儿[1],排除其他呼吸合并疾病、消化、神经系统疾患者。两组在性别、年龄、治 疗方法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进行治疗用药、检查化验、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饮食及健康教育等方法;观察组除常规治疗 护理方法外,并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模式内容及过程如下:①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小组,成员包括科主 任、护士长、1名医生、1名组长,3名护理小组成员。②以循证医学为基础,按预期入住病房天数为10~14d。③设计的护理路径表具体内 容包括对川崎病患者的医疗措施、药物应用、检查化验、病情观察与重症监护、护理常规、治疗与监测的标准化医嘱[2],护士每日标准 工作计划、饮食、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④主治医生在电子病历中注明该患儿进入临床路径,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填写入室评 估表,责任护士按照当日护理路径的内容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分析病情发展,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严格执行医嘱,并做好各阶段的健 康教育。每落实一项就在相应栏内划“V”,注明执行时间,执行护士签名。护士长随时检查治疗进展及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及时进行督促和指 导。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过程中若出现变异(即病情未沿临床护理路径方向发展),及时记录并分析原因,积极主动地进行处置,采取有力 措施减少或消除变异。 1 3效果评价:①两组患儿在使用相同类型的耗材及药物情况下,比较两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及住院期间的所有医疗 费用;②评价并比较两组患儿及家属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检查项目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用药指导, 对其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评分。③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调查比较包括:患儿出院前采用本院自制的患儿及家属满意度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 满意、一般、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 0软件数据包,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 2 1两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比较:从下表中可以看出,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t=5 50,P< 0 01 两组的平均住院费用比较,观察组也少于对照组患儿,t=13 45,P<0 01,有临床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