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基本知识讲义
⑶ 有较好的收视稳定性。模拟电视的收看质量的劣化是渐变的,图像由好到坏
有一个过程,令人讨厌。数字电视收看质量的劣化有“断崖效应”,只要有图 像,质量就是好的,无噪点,稳定。信号劣化,就立即马塞克,没有过渡。相 对于模拟信号,给收看者以稳定的感觉。 ⑷ 模拟改数字以后,极大地释放了频率资源。 由于采用压缩率非常高的MPEG-2 压缩方法,使码率降低很多,加上采用高效 率的调制方式,可以在一个8Mhz的带宽里传送6 套以上质量达到标准清晰度 (SDTV)的节目。这给有线电视提供更多套节目,为实现NVOD、VOD 提供 资源。 ⑸ 可以在现行传输体制下传输高清晰度电视(HDTV)。 ⑹ 数字信号容易处理,易于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化,生产时设备一致性 好,无须调整。容易大量使用软件,实现智能化操作。 ⑺ 对节目加扰、加密容易、可靠,保证商业运作。
1.5 压缩
1.5.1 压缩的必要性 下面的讨论会看到,经过取样、量化、编码后的电视
信号信息量非常大。电视亮度信号的最高频率是6Mhz, 每个色差信号大最高频率为两个1.5Mhz。根据奈奎斯特 定理,亮度与色度信号的取样频率分别应该大于12Mhz和 2×3Mhz=6Mhz。量化等级取256,需要8 位二进制编码。 这样,传送一套电视节目,所需要的码率(每秒钟传送码 的位数)为(12+2×3)×8=144Mbit/s。传送这么高的 速率,对我们现在一个频道8Mhz的带宽,实在是大得了 不得。实际上取样频率是13.5Mhz,量化比特数是10,因而 码率为270Mhz。所以,要想使数字化节目真正能付之使 用,必须对码率进行压缩。这就是数字电视信号压缩的必 要性。
1.3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的技术比较
模拟电视
数字电视
描述
采用模拟信号传输电视图像、 采用数字信号传输电视图像、伴音、附加
伴音、附加功能等信号
功能等信号
信源编/解 因为信号数据量不大。所以不 电视信号数字化后,其信号的数据传输率
码
存在信息编码压缩问题
很高。须具有良好的数据编码压缩技术
复用
信源编/解 码调制解
数字电视的特点。 与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有如下特点: ⑴数字信号传输噪声没有积累。
我们知道,模拟信号在传输的每个环节,都要加入噪声,如放大器, 每级放大器的噪声都要加进去,放大后信号大了,C/N(载噪比) 低了。 数字信号是一连串的“0”和“1”脉冲序列,在传输过程中,侵入的噪 声可以通过再生的方法去除。所谓再生处理,就是收到信号后,不是直 接放大,而是重新在有脉冲的位置制作一个形状完全相同的脉冲,恢复 信号中脉冲的原样而清除了噪声。再生是基带数字传输抗干扰的重要手 段。其次,数字传输技术有非常有效的纠错方式,如我们使用的R-S 纠 错,可以把误码率由10E-4 改善到10E-12。所以,我们收看数字有线电 视时,主观感觉最为明显的是画面清洁,没有杂波、雪花。从维修的角 度,数字信号对C/N 的要求也比模拟信号宽容。模拟信号C/N=43dB 时可 以得到4 分的收看质量。数字电视C/N=31dB 就可以满意收看。事实上, 整个网络中,数字信号的功率电平就是以比模拟电平低10dB来传输的。 ⑵ 数字信号的传输和处理过程不存在非线性失真。
传送一套节目有三种基本码流:视频、音频和相应的数 据流,需要把它们组合到一起,叫做复用。复用的方法是 时分复用。上述把同一节目的三种基本流复用到一起叫节 目复用。复用后,根据需要可以形成节目流PS 和传输流 TS。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传输环境。
质的变化:用户不光能看电视,还能听广播,查看 大量的信息资讯服务。清晰度高,音频效果更好 , 抗干扰能力更强
方式的改变:双向数字电视具有交互功能,观众可 以根据节目菜单自主点播电视节目,享受丰富多彩 的增值业务
一 数字电视基础知识
1.1 什么是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是相对于模拟电视而言的。我们知道,电视——就是实时向远处 传送可视的活动图像。具体的方法,是先把光的图像变成与其对应的电信号, 利用电信号可以传得远的特点,实现向远处传送的目的。
数字电视基础知识及前端介绍
主讲:苏富奎 jngdsfk@
一 数字电视基础知识 二 数字电视前端基本概况 三 本地线路传输
量的变化:数字电视带来最直接而且最先感受到的 就是节目内容的增加。在一个8MHz带宽的模拟频 道内原来只能传送一个普通的模拟电视节目,采用 数字电视技术后在原来一个模拟频道内可传送DVD (数字视频光碟)质量的节目5至6个,高清晰度电 视(HDTV)质量的节目1个或2个。(随着编码技 术的提高,传送数量还会进一步提高)
调
特点
无复用器,视频、音频信号分 将编码后的视频、音频、辅助数据信号分
别传输
别打包后复合成单路串行的比特流
调制方式一般采用调频或调幅
信号数据量少,技术成熟,价 格便宜
有压缩及复用,通过纠错、均衡来提高信 号抗干扰能力,采用QAM调制方式。且 随着调制方法技术的改进。传输效率会进 一步提高
信号不易在传输中失真,清晰度高,占用 频带窄。数字电视信号可方便地在数字网 络中传输,与计算机有良好的接口
1.5.3、压缩的方法 压缩的方法,采用MP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G-2 标准。它针对图像上述几种冗余的特
点,运用运动估值、离散余弦变换(DCT)、自适应量化和熵编码 等技术(实际是一些算法),实现对信号码率的压缩。把数字化后 144Mbit/s 的码率压缩到6Mbit/s,仍然可以保持SDTV 的水平。而 且压缩比可变,由VCD 到HDTV 等级都可以。运动估值是为了消 除相邻帧间的空间冗余。因为相邻的帧间,图象大量的数据是相同 的,不必都全部传输,仅传递相邻帧的变化部分就可以了,这样就 可以压缩了传输的数据量。离散余弦变换DCT,是将信号由空间域 变换到频域,使信号能量集中到低频率。自适应量化是针对DCT而 言,因为人眼的视觉对图象细节不敏感,故表示图象细节的高频部 分可以压缩。自适应量化就是对DCT变换后的高频系数采用粗量化, 对低频系数细量化。实际上是基于视觉冗余。熵编码,就是可变字 长编码。给使用概率大的事件分配短字码,给使用概率小的事件分 配长字码,最大限度的提高编码效率。
1.6数据电视的传输码流
模拟电视信号经过A/D 转换、压缩后,变成了由二进 制脉冲组成的脉冲序列,叫做码流。
每一套节目有视频码流、音频码流,这些与模拟信号 一一对应的码流称为基本流ES。为便于传输,实现时分 复用,基本流ES 必须“打包”,就是将顺序、连续传输 的数据流按一定的时间长度进行分割,分割的小段叫做 “包”,因而打包也称为分组。在每个包前加上包头,就 构成了打包的基本流PES。
1.4.2 取样间隔多大合适? 首先的原则是能基本如实的代表原来的连续模
拟量。间隔太远了要漏去重要的信息, 比如测气 温,最高气温出现在每天的14:00,取样间隔太大, 偏偏漏掉了14:00,就会发生大错。取样的结果,仅 是把模拟信号进行时间上的离散。样值的幅度,仍 然是模拟取值的,具有连续的数值。必须在幅度值 上也进行离散处理,才能实现不仅时间上离散,幅 度值上也离散。对幅度值的离散,就是把幅度值分 成若干等级,对不在等级线上的进行舍零取整处理, 归到相邻的等级上去。这与我们买鞋是一个道理。 这样,连续的幅度值就用离散化的有限个等级取代 了,这个过程叫做量化。
这有如条码,条码只有黑、白两种条,但它们不同 的组合可以编出无数的码,可以分别代表多种商品。 例如,我们用8 位“0”和“1”编成8 位码, 00000000、00000001、00000010……..11111111, 就有了256=28 种不重复的码,表示256 个量。把 量化后的信号,用“0”和“1”组成的码来表示, 叫做编码。用数字编码表示量化的信号,模拟信号 才算是真正数字化了。总的是,模拟数字化三个过 程:取样、量化和编码。
(一)什么叫模拟电视?自然界的实际景物图象千差万异,无论从亮度 层次上,色彩种类上,都是极丰富的。用电信号表示它,一定是一个可以取 任意值的连续变化的电量。我们把这样直接与自然界实际图象对应的,连续 变化的电信号称为模拟信号,就是模拟实际,与实际一样。用这种方式传送 电视就是模拟电视。
(二)什么是数字电视?先从用离散值代表模拟量谈起。举个例子,人 的脚在一定尺度内,其长短分布是无限多个的,数值上是连续的。就是多长 的都有,这好比模拟量。但实际在工厂生产鞋的时候,并不是这样,而是仅 使用一定数量的号码,就适应了整个人群不同尺寸的脚。只要选择靠近的某 些号码,就可以穿。这些尺寸不连续的号码,把连续的脚长“离散化”了, 就是用离散量表示连续量,这种用离散量表示连续量的做法叫模拟量的数字 化。数字电视,就是设想用离散的电量表示连续的电量,在电视信号的产生、 传输、接收各个环节上,都使用离散数字来表示、处理。也就是说,数字电 视是信源、信道、信宿三个环节上全面数字化的电视系统。信源指节目的产 生:摄、录、编;信道指传输;信宿指接收、显示。
1.4 怎样实现模拟电视数字化
1.4.1 用离散数字来表示连续的模拟信号问题。 打个比方:气温是逐渐变化的,每时每刻都在
变化,因而它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模拟量。但观 测气温不必每分每秒都测量,隔一定时间测一点 画在坐标图上,连一条线,就表示了气温的变化。 如果时间间隔合适,这条线的形状与连续不间断 测量的曲线形状会基本吻合,即,用离散量可以 表示连续的模拟量。这种间隔测量的方式,叫做 在连续变化的模拟量上的取样。这是把模拟信号 数字化的第一步。
1.5.2、压缩的可能性 数字电视信号之所以可以压缩,是因为电视信号存
在着冗余。首先是空间冗余。就是一幅画面内,各象 素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例如,蓝天,不必全部蓝天 的每一个象素都传送一次,只传送一个象素就行,其 余的,到接收点全部按第一个复制。这样一来就节约 了大量信息,去除了冗余。其次是时间冗余。相邻两 帧图像的内容也大体相似。我们可以不必每一帧图像 都传,例如只传送第一帧、在接收端,第三帧用第一 帧预测产生,第二帧用第一、三两帧取平均产生,这 又可以压缩码率。再次,是人的视觉冗余。利用人眼 对图象高频细节、色度信号灵敏度低的特点进行压缩, 把人眼本来看不到的信号取消,以节省码率。这就是 信号压缩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