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11章共64页
(2)自愿协商:科斯定理与权利界定
外部性内部化
合并。合并成一个企业,此时的外部影响就“消失”了,即 被“内部化”了。
• 规定产权。如果产权是完全确定的并得到充分保障,有些 外部影响就可能不会发生。 • 如果给下游用水者使用一定质量水源的产权,则上游的污 染者将因把下游水质降到特定水平以下而受罚。 • 利益各方协商谈判。
国有化政策:
国家直接从事 生产活动,或 者把某些过去 由私人从事的 生产活动转归 国家。
(1)对国家利益 重大的行业;
(2)私人不愿意 经营,或者无力经 营的行业;
(3)投入高、风 险大的新兴行业。
对垄断的政府管制
P
Pm A
PC
MC
B
C
AC
AR
MR
Qm
QC
Q
返回
(2)反托拉斯法
• 政府采取措施,促进竞争。 • 禁止合并,分解公司。 • 限制贸易的协议和共谋 • 限制企图垄断市场和价格歧视。
物品消费或生产的收益<应当得到的收益(社会收益); 即物品消费或生产成本>应当支付成本(社会成本)。
外部不经济对外带来的危害无法进行补偿。具有外部不 经济的物品供应过多。例如乱扔或乱倒垃圾。
物品消费或生产收益>应当得到的收益(社会收益); 即物品消费或生产成本<应当支付成本(社会成本)。
4.纠正外部不经济性
(4)不完全信息 。信息成本高昂,信息不能均匀分配,信息不 完全可能造成垄断力量,以影响消费者福利为代价谋取垄断利 润。
第一节 垄断
1.影响价格的市场势力普遍存在。 一个市场要有效运转,就要求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
而不是价格的操纵者。 实际中完全竞争很少,且竞争一般必然引起垄断。
如果某些人和厂商是价格制定者,那么资源配置一 般是低效率的。
返回
二、寻租行为的特点 1、寻租是一种非生产性的活动 2、寻租带来的损失是多样性的
返回
三、政府与寻租行为
返回
第二节 外部性
1.外部性: 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强加的成本和收益。
私人成本或收益与社会成本或收益的不一致,导致 实际价格不同于最优价格。
2.外部性类型
•正外部性(外部经济):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 •负外部性(外部不经济):社会收益小于私人收益。
MR
Qm
QC
Q
返回
3.制约市场势力的公共政策
(1)公共管制 管制原因:市场势力缺乏效率。
• 自然垄断行业具有自然垄断性,
– 具有规模经济特征; – 资本的专用性强。
• 自然垄断行业往往面对低需求弹性。 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价格来获得暴利。
公共管制的措施: 价格管制,防止垄断定价。 市场准入和退出管制。 微观管制,企业质量、安全要求。
从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看
生产的正外部性。生产者的经济行为产生了有利于他人的良好影响,
而却不能从中取得报酬。如蜜蜂的生产者,传播了花粉。上游居民种树,保 护水土,下游居民的用水得到保障。
消费的正外部性。消费者采取的行动对于他人产生的有利影响。养花
而观赏的人,给予养蜂人和邻居带来了好处。
生产的负外部性。生产者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但没有给他人予
以补偿。造纸厂的三废。木工装修房子所产生的噪音。上游伐木造成洪水泛 滥和水土流失,对下游的种植、灌溉、运输和工业产生不利影响。
•消费的负外部性。消费者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但没有给予补偿。
吸烟。某人在三更半夜时大声唱卡拉OK。
3. 外部性与资源配置的失当
外部经济对外带来的好处无法得到回报。具有外部经济的 物品供应不足。例如教育和新技术。
(1)政府的反外部性计划。 行政措施:管制与指导 经济措施:庇古税与补贴
征税。数额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他成员造成的损失,使企 业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
发放可交易的污染排放许可证。政府确定污染水平,将排 放额度适当的在厂商中间进行分配。
给予补贴。受教育者从教育中得到私人利益:能得到较理想 的工作,较丰厚的报酬,能较好享受文化生活等。此外教育 还产生许多积极的社会影响。
垄断的积极作用: 公司合并,没有减弱竞争,而是更有效率的降低成本 虽然可以垄断国内市场,但却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
区别对待不同 产业。
重工业:适当垄断, 轻工业:竞争
一、寻租行为的涵义
寻租:寻租是指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而 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的活动。从本质 上来说,寻租行为是一种非生产性的 寻利活动。
第11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调节
§1 垄断 §2 外部影响 §3 公共产品和公共资源 §4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返回
退出
1. 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 2.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3. 外部影响及其纠正。 4. 科斯定理。 5. 垄断与低效率。
返回
退出
1、微观经济的市场失灵 market failure
一个拥有市场势力的厂商可能通过减少供应的方式,将价格 提高,这样用于生产的资源变得不充分。 帕雷托生产最优遭到破坏,出现市场失灵问题。
2.垄断的负作用
市场势力对整个经济是一种损害, 致使生产无效率。
(1)垄断厂商通过控制产量、提高价格来获取高额利润,导 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还带来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交易价格 >平均成本。
2.市场失灵的原因
(1)市场势力 (垄断) :少数经济主体不适当的影响市场价格的 能力。即由少数市场的参与者影响或决定市场价格。
(2)外部性 externality:当一种消费或生产活动对其他消费或 生产活动,所产生的不反映在市场价格中的直接效应。
(3)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使所有消费者都得益而市场不能 供给或供给不足的物品。
(2)导致管理松懈。缺乏尽可能降低成本的动力。
(3)导致寻租行为。如果垄断来自政府规则,可以被游说, 产生寻租。
(4)造成研发费用的减少。
垄断造成的低效率
P 损失的消费者剩余
Pm A
PC
纯损
B MR
AC=MC
AR(D)
Qm
QC
Q
返回
垄断造成的低效率
P 损失的消费者剩余
Pm A
PC
纯损
MC
B
C
AR(D)
1.市场失灵 理想市场,个体利益最大化能够导致资源有效配置。 当条件不能满足时,就会出现资源配置的扭曲。
市场失灵:市场机制(即价格调节市场的机制)不能பைடு நூலகம்现 资源的有效配置,即市场机制造成资源的配置失当。
微观经济学的假定:市场有效,市场万能 回
忆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 市场不完善,政府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