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慢性脑血管供血不足108例临床分析

慢性脑血管供血不足108例临床分析

慢性脑血管供血不足10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脑血管供血不足(CCCI)患者的临床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8例CCCI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相关检查及病因等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本组108例慢性脑血供血不足患者中,颈内动脉系统供血不足30例,占27.8%;椎基动脉系统35例,占32.4%;两系统混合出现43例,占39.8%。

结论慢性脑血管供血不足病因复杂,多由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糖尿病等引起,要合理控制血压,积极治疗。

标签: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分析;脑血管痉挛
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CCCI)又称慢性脑循环不足,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其病因复杂、症状反复,多由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糖尿病等引起,主要症状为头痛、头晕、头重,可伴有视力模糊、四肢无力、麻木等,临床研究发现,若CCCI進一步发展可能会导致痴呆等诸多疾病的发生[1]。

本文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08例慢性脑血管供血不足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门诊及部分住院病例资料完整并排除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糖尿病患者,以及内耳、前庭疾病,单纯脑血管供血不足的108例,全部病例均符合脑血管供血不足诊断标准[2],其中男68例,女40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5±6.5)岁,病程2~20年。

既往有糖尿病史者45例,高血压病史者30例,心脏病病史者10例,颈椎病病史者8例。

1.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头晕,轻度到中度,发作性眩晕,部分伴有恶心、闷胀性头痛,头痛多在两侧、头顶和后头部,程度较轻,多可耐受,记忆性减退、睡眠障碍或伴有情绪低落,部分伴有肢体麻木等症状。

1.2方法全部病例均常规检查血压、血脂、血糖,入院后均经颅超声多普(transcranial dopple,TCD)检查,部分病例行脑电图、头颅CT检查。

排除内耳、前庭器官病变,排除腔隙性脑梗死,并排除颅内肿瘤、短暂脑缺血发作、眼部疾病等其他疾病所致眩晕。

1.3相关检查神经系统查体基本正常,血尿粪常规正常。

76例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28例头颅磁共振检查仅可见脱髓鞘改变,35例颈部血管B超检查,26例未见血管狭窄或动脉斑块,8例可见血管狭窄及斑块形成。

80例TCD检查有血管痉挛改变,血流速度增快。

32例血流检查偶见甘油三酯升高。

2 结果
108例中颈内动脉系统包括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TCD 显示供血不足30例,占27.8%;椎基动脉系统包括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 A)、基底动脉(BA)供血不足35例,占32.4%;两系统混合出现43例,占39.8%。

多数患者(65%)为2~3支血管供血不足,3支以上者占35%。

3讨论
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大,其主要发病基础是脑动脉硬化,正常成年人的平均脑血流为每分钟100g脑组织40~60ml,同时大脑对血液供应不足非常敏感,当血液供应降到正常值的75%~85%时人就会产生判断错误和意识障碍,降到正常值的51%~65%时即可出现昏迷。

因此,保持连续不断的充足稳定的血液供应对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非常的重要。

临床上将脑血管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慢性脑血管病是指由于脑部血管慢性供血不足,导致脑代谢障碍和功能衰退,症状隐袭,逐渐发展为慢性脑供血不足、认知功能障碍、血管性痴呆等。

其中,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多发于中老年人,危害较大。

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最早于1990年由日本医学家提出[3],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大脑出现慢性的广泛的供血不足,引发脑部缺血缺氧而出现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临床表现的疾病。

国内外医学家经大量研究还发现[4],在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的发病前期都曾长期有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存在,如果对慢性脑供血不足不及时进行治疗,那么还可能引发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其中CCCI诊断标准有:①由脑循环障碍引起的自觉症状(头痛、眩晕等)。

②CT 或MRA检查无脑血管器质性病变。

③无脑的局灶性定位体征。

④确切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上述症状。

⑤多伴有高血压。

⑥有眼底动脉硬化。

⑦有时可在脑的灌流动脉听到血管杂音。

⑧脑血管造影、颈部超声波等检查有时可发现脑灌流动脉狭窄或闭塞。

⑨脑循环检查提示脑血流量降低。

凡符合上述①~④项即可诊断,其余5项为参考项。

CCCI可引起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葡萄糖利用减少蛋白质合成异常,神经递质改变,脑蛋白损害,神经元缺失等,进而导致脑功能损害。

医学家研究还发现,引起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的实质是脑动脉硬化症,防止动脉硬化进展要从科学规律的生活习惯,合理丰富的饮食营养,预防治疗药物控制等多方面入手。

在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时还应积极治疗血脂代谢紊乱、控制糖尿病、治疗高血压,并应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同时要加强体育锻炼,从而增强全身血液循环、改善脑供血不足。

参考文献:
[1]香山科学会议第91次学术讨论会纪要.跨世纪脑科学,老年性痴呆致病机理与防治[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8,17(3):133-135.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血管疾病分类(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6.
[3]近藤.无症状性脑血管病变~の对应颈动脉病变の治疗[J].日内会杂志,2000,86(4):781.
[4]余能伟,杨友松.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的诊断和治疗[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4,(12):417-41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