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实现2012年教学工作的高起步二0—二年一月五日老师们、同志们:大家好!今天,在放假前夕我们把大家请到一起,就学院教学工作做些研讨,目的是对2011年大家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做个简要总结,对2012年面临的形势和主要任务做些分析,以使我们一起来认清形势、明确目标、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实现2012年教学工作的高起步。
下面,我从两个方面做发言。
一、学院2011年教学工作的简要回顾过去的2011年,学院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推进以“精品课程建设、重点专业建设、名师工程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建设,把教学工作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建设更加贴近企业需求2011年我们继续努力践行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办学宗旨,按照教代会提出的要求,各二级学院在教务处的统一组织指导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了全院专业建设的发展。
工作中我们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原则,下力量把现有专业办好,把骨干专业办强,把特色专业办精,并积极拓展思路,创办新专业。
根据滨海新区移动通信的发展对3G 移动通信系统工程建设、网络优化、基站维护和管理人才的新需求,组织力量进行调研、论证,申报了通信工程设计与管理专业(基站建设与维护方向),获得市教委批准,将于2012 年对外招生。
一年来,学院把打造优势专业作为专业群建设的基础,多渠道开展工作,进一步强化了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建设,力求进一步突出其专业优势,并以此为龙头,在全院范围内全面推进专业群建设。
通过在申报教学成果奖过程中的认真总结,以及在申报精品课过程中的不断完善和建设,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特色更加突出、优势更加明显,也使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和移动通信运营与服务专业有目的地交叉与融合,共同打造成移动通信专业群的效果开始显现;会计专业同金融保险专业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进行贯通、在打造特色上互相辅佐,正在向专业群靠拢,力争在专业建设上实现双赢;会展与文秘专业共同建设,共同成长,特别是2011 年会展专业得到中央财政的支持,在实训基地建设上又有了新的突破;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2011 年也得到了中央财政400 万元的经费支持,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按照市教委的要求,对2009 年以来开始招生的新专业要进行全面检查,金融保险专业、文秘专业(外企文员方向)、食品检测与管理专业、展览展示艺术设计专业、航空电子电气技术专业等五个专业都在被检查之列。
这五个专业半年来在专业建设思路、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定位、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各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梳理,目前已完成学院自查,正等待市教委的检查一年来,我们还继续秉承“专业的打造与建设必须服务于需求,服务于职业,服务于企业和产业”的全新高职教育理念,根据滨海新区相关产业对人才规格需求的变化,以及企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典型的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不断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调整,学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正在向着科学、规范、有创新性的方向不断完善,进一步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2.课程建设更加体现职业教育特点我们以第六届中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为抓手,以精品课建设为龙头,紧紧抓住实践教学这个重点,组织广大教师在实践教学的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带动课程设置的不断优化,使各专业大部分课程都能紧扣企业岗位能力的要求。
公共课多以着力职业素养渗透为原则设计教学内容;专业课多以注重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原则进行教学设计。
大部分专业课程都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分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基本摒弃了“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目前全院的771门课程中,B C类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或纯实践类课程达到74 %,纯理论的A 类课程仅占26 %。
学院精品课建设也在稳步发展,2011 年又有赵宇为课程负责人的《出纳实务》课程、贾宝会为课程负责人的《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张芝艳为课程负责人的《JVAV程序设计与实训》课程通过专家评审,成为院级精品课。
2011 年,我院学生参加全国、天津市的各类技能大赛中,共有九个项目分获一、二、三等奖。
其中物流管理专业3 名获奖学生根据大赛组委会和市教委的规定,被免试保送到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接读大学本科,成为我院首批因在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而被免试保送的学生;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王魁在天津市职业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突破我院历史最好成绩;计算机系43 名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其中37 人获得程序员资格证书,通过率为8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0 个百分点。
我院于2011年10月10日---2011 年12月10日组织电子信息学院9 个班(移动通信技术101、102、103,应用电子技术102、103,移动通信运营与服务101,移动通信技术(3+2)101、102,计算机应用技术(3+2)101)应用技术学院4 个班(汽车电子技术101、102,汽车电子技术(3+2)101、102)总计615 名同学分别到摩托罗拉、津亚电子、国丰模具公司、学校移动职教实习中心及校内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通过学生们、班主任、指导教师、各二级学院的领导、学院领导的共同努力及实习企业的支持,较好的完成了此次实习任务,得到了学院领导和企业的肯定。
3.实训基地建设更加满足教学与服务需要2011 年可以说是学院实训基地建设的大手笔,我们完成了几个较大项目。
一是在经贸学院建成了总面积958.7 平方米,涵盖经贸学院所属会计、金融、物流、电商各专业的经贸实训中心,成为满足会计专业的手工操作、电算化操作,金融专业的银行业务操作、证券投资业务操作,物流电商专业的网络营销、网上结算业务操作,网上仓储配送管理及贸易单证处理业务操作,以及学生校内各项实训项目需要的综合性实训基地,使经贸学院各专业校内实训课程的开出率提高到90%以上,并可以承担上述专业实训项目的社会培训;二是生物技术专业作为学校重点发展专业,投入建设经费100 万元用于生物技术实训中心的改、扩建和仪器设备的更新。
改造后的生物技术实训中心面积达到610 平方米,极大地提高了专业课程实验实训的开出率,并能承担中、高级食品检验工的职业培训和取证,承接企业有关生物制品、食品检测的服务,成为我校实训基地建设的亮点之一,为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三是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移动通信技术实训中心初步形成了规模,已经通过了市教委专家组验收,提升了专业群的综合实力,在今后开展校企合作和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提高教学与培训质量都将起到显著作用;四是获得天津市财政支持的“十一五”实训基地建设二批项目电子通信实训基地建设也已经启动,这个项目的建成将使电子通信相关专业的实习实训条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不仅更好的满足教学需要,也将更好地实现为区域经济服务的目标;五是正式启动了《会展策划与管理》项目建设。
这是获得2011 年度中央财政支持的项目,专项拨款已于2011年10月21日到位,市教委也已审核通过。
2011年11月开始了设备招投标,预计今年5 月底前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和验收,6月份即可投入使用。
会展策划与管理实习基地建成后,将集教学、培训、服务功能“三位一体”,进一步提升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水平和质量,打造出适应滨海新区发展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特色,力争建成天津乃至全国的示范性实训基地。
4.师资队伍建设更加注重质量和效果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是学院建设的重中之重。
2011 年,我们继续坚持人才立校、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强化了师资队伍建设。
至年末,学院专任教师中具有高、中级职称112 人,占比达到64.37%,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80 人,占比达到45.98%。
全年又有5 人晋升为副教授,26人晋升为中级职称,有3人通过在职读研取得学位,获得学校资助和奖励共8.4 万元,目前仍有8 人在职读研。
更为可喜的是,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持续提高。
他们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锐意实践教学改革,大胆创新教学模式,为培养区域经济适用人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学院第六届中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显示,教师精心设计由浅入深、紧密结合实际的“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以实践教学为重点,以培养职业技能为目标,精讲多练、边讲边练、讲练结合。
课件制作有“声”有“色” ,生动活泼,充分展现了全新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实践教学的魅力,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共有12 名教师分别获得文经组和理工组的一、二、三等奖。
2011 年,我院教师作为主编或第一主编出版教材10 部;出版著作2 部,自编讲义3 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2 篇。
为鼓励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学院共颁发奖金21436 元。
还有11 个研究项目报送参加市级评审。
5.国际合作办学更加密切和深入自2010年3月与加拿大国家航空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以来,在姜院长的直接领导下,在相关二级学院和职能处室的共同配合下,在全体任课教师、班主任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应用技术专业(航空电子方向)101班25名学生已经顺利完成国内一年半的学习任务,将于今年2 月初即将启程,赴加拿大国家航空技术学院进行为期一年半的航空电子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的学习和实习。
这标志着我院中外合作办学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另外我们的汽车专业、英语专业等正在与韩国、美国等大学洽谈,期待着2012 年我们的国际合作办学再有进一步的深入。
二、2012 年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要求2012年,是学院“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之年,学院的顺利转制,为学院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又一次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新的机遇、新的任务、新的考验,要做出新的成绩、新的贡献,就必然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关于2012 年的教学工作,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1.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在提高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一是继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教育是一种具有明确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的高等教育。
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滨海新区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必须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根据这一特点和要求,学院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按照“边研究、边改革、边实践、边优化”的思路,根据各专业的特点、人才培养目标、行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继续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按照企业的用人标准调整培养目标、调整课程设置、调整教学组织、调整教学内容,优化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优化设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二是继续完善专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