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海岛和海域的开发──以海南岛为例10.1 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相关素材海岛和国家海洋权益海岛及其资源对于国家海洋权益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的主权权益,二是资源利益。
例如,日本海洋产业研究会在其编写的《迈向海洋开发利用新世纪》(海洋出版社,1988年,第176页)一书中这样描写海岛及其资源的价值:“从海洋开发利用观点看,日本的岛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岛屿在确保日本200海里经济区中占有重要位置。
例如,北方四岛、礼文岛、奥尻岛、佐渡岛、隐岐岛、壹岐岛、对马岛、五岛以及西南诸岛,对扩展日本与苏联(俄罗斯)、朝鲜、韩国、中国等邻国海洋经济区间的边界线起到重要作用。
另外,伊豆群岛、小笠原群岛、南马岛、大东诸岛等,对日本在南太平洋上扩大经济区起到重要作用。
假如这些岛屿不存在,日本海洋经济区只限制在四个主岛海岸200海里水域以内,那么,其面积将从现在的约451万平方千米变为250万平方千米,减少了200万平方千米。
”这份报告充分反映了日本政府的观点,并且受到政府的重视。
其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警惕和重视。
一是不顾两国政府达成的谅解,蛮横无理地将主权属我的钓鱼岛群岛划入日本管辖海域范围之内;二是所拟东海陆架的专属经济区划界的主张是违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原则的,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海南岛的海岸带生产力布局依据资源条件组合最优、开发基础较好、投资较省、效益较好的原则,确定海南岛海岸带城市、工业和港口建设重点区域有三个。
(1)海口市。
包括琼山区和澄迈的老城,可建成全省的政治、经济、交通、科教和文化中心。
选择东水港、秀英港建成以重型工业、电力工业、化工工业、原材料工业为主的港湾工业区。
老市区及琼山府的发展以行政、商业、旅游为主,包括轻工、电子等无污染工业。
(2)三亚市。
以得天独厚的滨海旅游资源开发为主,建成在国内占特殊地位的热带海滨旅游城市。
除完善亚龙湾、大东海、天涯海角等旅游区的设施外,应进一步开发西瑁洲、东瑁洲的海岛旅游资源。
远期还可开发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海岛、海洋旅游资源,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发展无污染的高科技工业,以及利用邻近莺歌海海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盐业资源,在崖城建设海洋化工工业和以天然气为原料、燃料的工业区。
(3)儋州市洋浦区。
位于儋州市西部的干冲、三都、娥蔓三镇,陆地面积170平方千米。
利用洋浦港的优良深水航道港湾资源,以及土地资源充裕、地势平坦、工程地质条件良好等有利条件,建设以重化工业为主的洋浦港湾工业开发区,将其建成为海南岛西北部新的经济增长极。
除上述三个主要集聚中心外,西部的东方市,已具有一定港口条件的八所港,邻近的可建成为水泥工业、玻璃工业和富铁矿开采基地的昌江—义河,东部具有较好港湾资源条件的文昌—清澜、万宁—乌场等,可列为次一级开发区。
通过上述重点开发区和次一级开发区的建设,组成环海型的、串珠状的生产力布局。
为发挥重点开发区和城市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并扩大农村腹地和加强全岛联系,带动全省经济起飞,还需进一步建设交通网络,将各个环带有机地联系起来,相互沟通,便于交流,为各个区域发展商品经济服务。
海南省旅游资源开发海南旅游资源是以热带海滨风光为其主要特色,旅游资源种类多,质量高,集自然风光、珍稀动植物、民族风情、文化古迹和热带海岛城市风貌为一体,具有典型的热带海岛风光。
为合理开发海南的旅游资源,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做好总体规划,根据市场需求和量力而行的原则,分步实施。
政府应加强对旅游项目建设的宏观指导,要控制数量,提高质量。
为合理地开发利用海南旅游资源,防止区域和项目开发的雷同,必须按区域结构和旅游功能的差异,进行总体布局,有重点地分片开发,建立六大旅游中心系统,以强化其功能,取得整体规模经济效益。
1.海口旅游中心系统包括海口市区、府城、桂林洋、马鞍岭火山口、东寨港红树林、八仙泉、高隆湾、东郊椰林、铜鼓岭、木兰湾、盈滨岛、南丽湖、临高角和洋浦等。
其主要旅游功能是:观光、游乐、购物、近郊度假、会议、展览等旅游活动,以满足国内外商务、会议、探亲、观光度假旅游者和城市居民的需要。
2.三亚旅游中心系统包括亚龙湾、天涯海角、大东海、鹿回头、三亚湾、崖州湾、海棠湾、海山奇观、落笔洞、南湾猴岛、香水湾、土富湾、黎安城等海滨旅游区和七指岭温泉旅游区。
其主要旅游功能是:国内外避寒、冬泳、海上运动、保健等度假旅游,以满足国内外高层次、高消费游人度假的要求。
3.石梅湾旅游中心系统包括石梅湾、小海、神州半岛、南燕湾、杨梅湾、兴隆温泉、东山岭旅游区和万泉河口、冯家湾、官塘温泉、龙湾港、白石岭等。
其主要旅游功能是:以世界热带“海洋文化”为主题的海上游乐、旅游度假,以满足海内外游人领略异国“海洋文化”氛围的要求。
4.五指山旅游中心系统包括五指山、通什山城、鹦歌岭、百花岭、吊罗山、木色等旅游区。
其主要旅游功能是:黎苗风情、名山旅游等度假旅游,以满足国内外旅游者体验民族风情、热带山林风光、高山避暑等专项旅游的需求。
5.尖峰岭旅游中心系统包括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华南热作两院植物园、坝王岭、大田坡鹿保护区、棋子湾、猕猴岭、松涛水库等。
其主要旅游功能是:原始热带雨林、珍稀动植物考察、“回归自然”等专项旅游。
以满足科学考察、环境保护、探险旅游者和大、中学生以及各个不同层次旅游者观赏原始热带雨林和珍稀动植物的需求。
6.西沙海洋旅游中心系统西沙群岛上生长着热带动植物,附近海域盛产热带鱼类和贝类。
可开发海洋探险、科考等专项旅游和观光、休闲度假游,以满足国内外科考旅游者、探险旅游者以及青年旅游者的科研和猎奇需求。
以上六大旅游中心系统,除体现主题功能外,还应将吃、住、行、游、购、娱协调配套发展,以形成一个主题鲜明、特点突出、服务功能齐备的综合性游览区。
近期将以开拓海口和三亚旅游中心系统为重点。
海南省海洋区域开发布局(一)本岛海岸带开发1.北部沿海开发带,以海口市为中心,由海口湾、澄迈湾、铺前湾和清澜港等4个海洋开发区组成的综合性沿海开发带。
经济技术条件、港口开发条件、旅游资源等具有明显优势,经济基础较好,是海南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在全岛的整体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具有核心地位及先导作用。
2.东部沿海开发带,以琼海市为中心,由龙湾港、万洲港和乌场港等3个海洋开发区组成轻工、水产业开发带。
着重发展旅游业、海滨砂矿、海洋捕捞、海水养殖业以及其他轻工业。
3.南部沿海开发带,以三亚市为中心,由南湾猴岛、大东海—亚龙湾、崖洲湾—三亚湾、莺歌海、岭头—尖峰岭等5个海洋开发区组成的旅游开发带。
因此,经济开发必须围绕滨海旅游这一中心进行,努力保护好优美的自然环境,把它建成我国重要的国际旅游度假胜地。
4.西部沿海开发带,以那大、八所为中心,由八所—石碌、洋浦—那大、洋浦—新盈等3个海洋开发区组成的同构双中心重化工业开发带。
岸线较平直,是海南岛矿产资源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带。
工业发展的重点是天然气和石油化工、建材工业、浆纸工业、钢铁工业和制盐工业及其基础化学工业;农业生产的重点是海水养殖和捕捞。
(二)主要海岛开发1.西沙和中沙群岛应以西沙群岛的开发为主,在继续建设永兴岛的同时,积极开发石岛和七连屿等一些面积较大的岛屿,形成以永兴岛为据点的海岛开发群体。
进一步加强永兴岛上基础和生活设施建设,把它建成为海上渔业补给和旅游基地及热带海洋科学研究与实验基地。
为解决海岛电力供应问题,要积极进行太阳能和风能利用的开发研究,在永兴岛等主要岛屿上建立风能—太阳能—柴油发电机组互补的能源供给系统。
2.南沙群岛要以维护我国海洋主权和权益为中心,根据中央关于“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立足当前,从长计议,维护大局,多做实际工作,为共同开发创造有利条件。
3.其他海岛主要指海南岛周围一些重要岛屿,根据其不同特点和条件,既可作为岛陆联带开发,也可单独规划,特别是自然保护区中的海岛,可结合环境保护进行适当利用;有些海岛较大,资源综合性强,如大洲岛,可进行综合性开发,发展集度假旅游、贸易、补给、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海岛旅游基地。
(三)海域开发1.中部海区。
包括北纬12°以北,传统海疆线以内海南省所辖的南海中部海域。
要以西沙群岛为据点,以海洋渔业和海洋旅游业为主要发展方向,建立覆盖南海中部海域的海洋开发区。
本世纪内要加强西沙群岛与海南岛及大陆间的海运体系建设,使之成为本海区海洋渔业和旅游业发展基地;大力发展外海和远洋渔业;深入进行南海海洋资源调查评价和热带海洋科学实验研究。
2.南部海区。
包括从曾母暗沙到北纬12°之间,传统海疆线以内的南部海域。
以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为中心,积极开拓国际合作领域,为共同开发海洋资源创造有利条件。
3.西部海区。
以海洋油气和渔业开发为重点,以沿岸洋浦和八所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大力发展海洋油气业、海洋渔业以及石化工业、海水养殖、海产品加工业和滨海旅游业。
加快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争取进一步扩大储量。
渔业生产要控制湾内渔场中下层捕捞,加强上层资源利用,积极开发湾口和外海渔场,大力发展海水养殖和海产品加工业。
建立以洋浦、八所港、广西沿海主要港口等为主的北部湾内海航运系统,并发展国际海洋运输业。
海南岛的台地海南岛的台地主要分布在北部,这是高出海面在15米以上的广大平地,由于沟谷切割,把高平地蚀出小河、沟谷,使平地高出谷地。
这种广大高平地向南一直伸到丘陵地脚下,高度由15米升到80米,并且可以分成4级(15~25米,30~45米,45~60米,60~80米)。
这是由于近100万年(即更新世)来海底平原不断受海南穹窿山地上升影响,由海底抬升而成,所以台地表面多有海岸相和浅海相沉积沙泥堆积,并且由于在抬升过程中伴有断裂发生,大量岩浆沿着断裂线喷出,流出地表,覆盖成层,形成熔岩台地,面积达到3 733平方千米,占台地面积的34%。
在熔岩台地上还喷发出不少火山。
组成台地的物质主要是浅海相沉积的沙泥层或玄武岩的风化层。
玄武岩风化层肥力较高,但比较黏硬。
沙泥层土质松疏易于机耕,由广大沙泥层所组成的台地是理想的农业地区。
台地区由北部到南部都有分布,并且连起来成为一个环带,把岛中部山地丘陵区包围起来。
海南调整思路,消除泡沫经济危害海南是我国最大经济特区。
开发初期,将房地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加之金融秩序混乱,财税征管松懈,泡沫经济成分很大。
1992年GDP年递增速度达到40%,但很快大幅度下滑,1995年GDP增速仅为4%,持续性差,饱受泡沫经济之害。
“九五”时期,海南着力调整发展思路,将热带农业和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
1998年,大力发展以订单农业为重点的热带高效农业,使农业增长速度仍然位于各省区前列。
抓好旅游的软硬环境建设,使旅游业保持强劲发展。
抓好工业扭亏增盈工作,加强税收征管力度,整顿和治理金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