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禁毒知识讲座ppt

禁毒知识讲座ppt


大麻
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株高1~5米,主要产 于南美和印度,我国新疆和云南等地也有零 星生长。
俗称的大麻既指植物本身,也指已制成的生 药,其茎、叶、籽和花粉中均含有对人体神 经系统有明显作用的四氢大麻酚。加工后的 大麻可吸食、吞服、注射或加入食物、饮料 中服用。
大 麻
大麻花粉
2、新型毒品
现在“吸毒”一词的内涵已扩大:一是毒品的范围扩大 了,即凡不是以医疗为目的的滥用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 ,都属于吸毒的范围;
二是吸毒的方式增多了,由过去单一的烟吸发展为口服 、鼻吸、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等。
吸毒多久会上瘾
每个吸毒人员对毒品成瘾时间的快慢,往往与其所使用毒品的性质、类别、 毒性的强弱、吸毒的方式、吸食的剂量、次数和吸毒者个人的心理素质、身体的 耐受程度以及文化素质、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直接有关。
败坏社会风气
吸毒败坏社会风气,腐蚀人的灵魂,摧毁民族精神, 这已成为全世界普遍的问题。
五、如何预防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好奇心驱使:调查报告中占第一位的原因就是“体会感觉”、“抽 着玩玩”、“试一试”、“尝新鲜”。这种“试一试”的念头往往 就是走吸毒不归路的开端。
根据毒品来源毒品可分为:天然毒品、 半合成毒品和合成毒品。
根据其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毒 品可分为:抑制剂、兴奋剂、致幻剂。
根据其自然属性,毒品可分为:麻醉药 品和精神药品。
• 也叫阿片,俗称“大烟”, 取自罂粟花落后结出的果 实.割开罂粟果,从中流 出的白色浆液在空气中氧 化风干,变成棕褐色的粘 稠状物,就是鸦片。经加 工后的熟鸦片,吸入时有 一种强烈的香甜气味,吸 食者初吸时会感到头晕目 眩、恶心或头痛,多次吸 食就会上瘾。
2、毒品的四个特征
A.依赖性; B.耐受性; C.非法性; D.危害性;
①、药物耐受性。即指不断地使用同一种药物以后 其效果的退化,需要加大剂量才能获得与以前同样 的或相似的效果;
②、身体上的依赖性。即指在某一段时间内不断服 用某种药物带来的生理上的变化,需要继续服用这 种药物来维持身体上的要求。
氯胺酮(K粉)
三、吸毒
什么是吸毒? 吸毒,也称“药物滥用”,就是出于非医疗目的,通过 注射、口服、鼻吸及其他方式将毒品摄入人体的行为, 其结果使吸毒者对该毒品产生依赖状态。 在我国,过去传统使用的毒品主要是鸦片(大烟), 因最初吸食大烟的方式是从口鼻吸入,所以人们将这种 吸毒的方式称为“吸”。在民间,“吸毒”和“吸大烟” 是同义词。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就是一个例证。人类在与各种疾 病作长期的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一类能够解除病 痛或改变情绪的药物,即: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但是 在使用过程中又发现了这类药物有着两重性,即“使用 得当,能解除病痛;误用或滥用就会危害健康和社会安 定”。那就变成我们通常所说的“毒品”。在现实社 会生活中,正是因为人类没有有效控制和合理使用这 些药品,使其成为毒品,并且成为当今世界的“三大 公害”之一。
南宁市一名妇女怀孕期间吸食毒品,胎儿在母体 中深受其害,一出世就呈现窒息、痉挛状态,此后, 母亲哺乳前必须吸食毒品,婴儿才肯进食,否则哭闹 不止,严重危及生命。
广东某女生下“海洛因婴儿”。
宁夏一对夫 妻吸毒败家,将 5岁的孩子托付给 一名男子,孩子 惨遭毒打。
4、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
吸毒和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吸毒者在耗尽个人和家庭 钱财后就会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进行以贩并吸、 贪污、诈骗、盗窃、抢劫、凶杀等犯罪活动。美国政府调查 表明吸毒者用于购买海洛因的钱款中20%是抢劫获得的,45% 来源于贩毒,17%来自卖淫,12%来自盗窃,即总计约94%的 毒资来自刑事犯罪活动。
(2) 寻找刺激:吸毒时髦、气派、富有,特别是一些先富起来的个体老 板,认为该享受的全体验过了,抽一口,不枉来一世。可这一抽上, 富有很快变成贫穷,百万富翁沦为乞丐多不胜数。
(3) 逆反心理:有人为吸毒者作戒毒榜样,导致吸毒后戒不了;有的被 激将而吸毒,特别是个性极强的人往往被自信心所蒙蔽。
(4) 被欺骗、引诱:不少吸毒者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欺骗吸毒,几 次后找到了欣快感而无法自拔。不少毒贩为扩大毒网,经常利用青 年学生的无知多方引诱。
公安机关查获的冰毒
主要成份是冰毒, 是一种加工后的冰 毒片剂,属苯丙胺类 兴奋剂。
“麻古”呈红色或 粉红色扁平药丸。 吸食后不同于K粉、 摇头丸,无需强节 奏音乐。
公安机关查获的“麻古”
摇头丸:是苯丙胺类兴奋剂中 的一种,是由冰毒衍生物及其他化 学物质合成的。具有强烈的中枢兴 奋作用。服用后,会使人体中枢神 经系统、血液系统极度兴奋,摇头 不止,行为失控,思想偏执,极易 引起危害社会的行为发生。
西宁市吸毒人员马某某夫妇二人因吸毒先后死亡,家中财产全被 吸光,留下两个不满十岁的小孩和年迈的母亲,生活苦不堪言。
图为公安人员来到马某某家调查时的情景
妻离子散:郑州市某夫妻双双因吸毒被强制戒毒,家产也被耗尽。 无人照顾的孩子来戒毒所求父母供他读书。
案例:
3、吸毒贻害后代
吸毒对后代贻害无穷。或是母婴垂直传播成为爱滋病受 害者,或是一出生就染上了毒瘾成为小小的“瘾君子”,有的 成为了吸毒父母亲毒瘾发作时发泄的对象。“瘾君子们!你们 的后代无辜啊!”
多发性疖肿、褥疮
B、自伤、自杀、自残
吸毒者难以忍受毒瘾发作的巨大的 痛苦,往往采取自伤、自残甚至自杀的 方式摆脱毒瘾的发作。
福州某男自伤左臂
郑州陈某 毒瘾发作难忍, 用牙刷插入鼻 孔自杀。
自残
C、加速死亡
加速死亡:吸毒者为满足毒瘾易造成吸食(注射)过量 毒品导致呼吸中枢衰竭而死亡或毒品中混杂有毒、有害物质 出现过敏性休克及各种复杂的并发症,严重者导致死亡。
罂粟花果
海洛因
又名古柯碱,从灌木植物古柯叶中提炼出来,
其游离碱称为快克(CRACK)或雪(SNOW)。
它是一种细微、雪白的结晶粉末。
麻醉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非法制作,贩卖的可卡因一般有三种类型:1.坚硬块 状,大量销售的往往是此种可卡因。2.薄片状,此种 可卡因一般纯度较高,被吸毒者视为可卡因精品。3. 粉末状,这往往是用于零售而被稀释的可卡因。
③、心理上的依赖性。即指某人精神上需要某种毒 品,一般就是习惯。从实践中的情况来看,凡是吸 毒成瘾者,其症状普遍表现为身体虚弱,面色蜡黄 ,精神颓废,萎靡不振,一旦毒瘾发作,有的涕涎 交流,顿足捶胸;有的站立不起,咳血不止;有的 乱碰乱撞,啃墙吃土;有的满地打滚,哭天喊地。 种种丑态,不一而足。吸毒者虽然吸毒但未形成瘾 癖,也不能认定为吸毒成瘾行为。只有同时具备这 两点,对行为人才能按照关于吸毒成瘾的规定予以 处置。
毒品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和难题, 目前,毒品问题已涉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 地区,有130多个国家、地区存在毒品消费 问题;全球吸毒人数超过2亿,每年有10万 人因吸毒死亡,1000万人因吸毒丧失劳动 能力。
2009年,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发布了 关于阿富汗毒品问题的调查报告,阿富汗罂粟 种植量已经占全球种植总量的92%,每年输出 900吨鸦片和375吨海洛因,大大超出全求总需 求量,去向包括欧洲、俄罗斯、印度等地。这 里还有一组数据,更能说明毒品问题的严重性 和危害性:俄罗斯过去10年间吸毒人数上升了 10%,每年超过3万名俄罗斯人死于吸毒,苏 联时期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持续了10年,但 10年间阵亡的苏军士兵人数加起来也不到3万 人。
(10)经常无故出入偏僻的地方,与吸毒者交往。
四、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A、对身体的危害
1、大脑病变:近年来的研究证实,毒品能 直接改变人脑中部分化学物质的结构,
破坏、扰乱人体正常的高级神经活动,有 的甚至毒害、损伤神经组织。
2、心脏病变:毒品毒害人体重要的组织、 器官、对循环系统的毒害表现为血压下 降,心动过缓。
所谓新型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传 统毒品而言的,主要指近年来出现并流行滥 用的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 是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 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 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 精神药品(毒品)。
冰毒
冰毒:即“甲基苯丙胺”,外观为纯白结 晶体,故被成为“冰”(ice),是一种强 烈的中枢神经兴奋剂。最大的特点是第一 次使用便会上瘾,毫无办法解脱,已成为 国际上危害最大的毒品之一。它能大量消 耗人的体力和免疫功能,会导致情绪低落 及疲倦、精神失常,损害心脏、大脑肾和 肝,严重者甚至死亡。还会造成精神障碍, 表现出妄想、好斗、错觉,从而引发暴力 行为。
一般来讲,毒性强的成瘾快,毒性弱的成瘾慢。吗啡、海洛因如采用静脉注 射的方式,每天两次,每次 0.1克,2-3 天即可成瘾。
吸毒为什么会上瘾
人吸毒会成瘾,这个问题已被无数事实所证明。但理论上至今还没有统一的 确切的答案。总的来说,吸毒会成瘾是毒品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毒品 有个共同的特性,就是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脑内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系统, 逐渐产生精神依赖(心瘾),进而形成追求应用该药物的行为;另一方面,毒品 进入人体后,破坏人体正常的平衡,产生在毒品作用下新的平衡状态(身体依赖) 一旦停止吸毒,就会感到不适,出现戒断反应。只有连续不断地吸入更大剂量的 毒品,才能保持人体新的平衡。
导致吸毒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梁蓓丽,21岁,贵 州人,一个聪慧、漂亮 的女孩,染上毒瘾后, 靠卖淫维持吸毒,因注
射毒品过量死于南宁市 街头。
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 电影演员朱洁1997年因吸 毒过量死亡,年仅28岁。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倾家荡产:吸毒的费用是个“无底洞”, 普遍的工资收入根本不能满足吸毒的 需要。即使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也只能 维持一时。因为毒瘾永远不可能得到 满足,结果只能是吸得一贫如洗、倾 家荡产。很多吸毒者为满足毒瘾不惜 遗弃老人、出卖子女,甚至胁迫妻女 卖淫以获取毒资,直至妻离子散、家 破人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