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钟治宇)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钟治宇)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
武汉市杨园学校钟治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记住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②能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能推测物质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及分析,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分析、推理和综合归纳的能力。

②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与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了解探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③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体验探究过程。

②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教学过程】
呢?
指导学生做课本91页-92页图5-2、图5-4的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碳酸钠与盐酸反应这2个化学变化前后物质质量测定的实验,将图5-5的镁带燃烧改为比较空气中加热铜丝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铁+硫酸铜−→
−铜+硫酸亚铁
碳酸钠+盐酸−→
−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铜+氧气氧化铜
二、活动探究:
(I)提出假设
指导学生分3组分别做3个实验,思考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物质的质量是怎样变化?请每一组讨论后提出假设。

引导提问:
为什么会出现三种不同的可能呢?
到底哪一种可能正确呢?我们应该怎样设计实验才是比较严谨地测量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II)设计实验
下列三个化学反应中,有的产生沉淀,有的产生气体,有的反应物有气体,请质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学生设计实验比较空气中加热
铜丝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方
案如图:
提出假设:
①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可能不
变。

②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可能减
少;
③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可能增
加。

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出在称量中
有气体反应物或气体生成物或
烟没有被测量记录。

得出结论:必须在封闭体系中
进行实验,尤其是有气体参与
的反应和有气体生成的反应。

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学生根据给出的仪器用品,对
于前2个实验能设计类似如下
学习分析问题。

引导学生在分析
三种现象中发现
问题,产生一种
要通过实验来验
证自己猜想的积
极性。

利用学生现有的
知识来设计完成
一定实验目的的
同学们设计比较严谨的实验方法来研究3个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质量变化:
1、二氧化碳+氢氧化钙−→−
碳酸钙+水
2、盐酸+碳酸钙−→−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可用醋和鸡蛋壳代替)
3、白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给学生提供实验仪器和药品。

白磷的燃烧中物质质量测定的实验,教材中原装置有1个不便之处:是用热的玻璃棒伸入瓶中点燃白磷,在塞紧橡皮塞之前可能燃烧已经开始,空气逸出,测量不准。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
对设计实验和改进实验评价后,讲解各实验应注意的问题,同学间如何进行合作才能共同完成实验。

(III )进行实验
组织学生分3组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IV )得出结论
思考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引导分析
以白磷密闭燃烧的实验为例,思考: 反应前有哪些物质?反应后有哪些物质?哪些物质质量发生了变化?哪些
装置实现密闭条件下反应:
对于白磷燃烧的实验学生讨论改进为:先塞紧橡皮塞,再直接垫石棉网稍微加热锥形瓶,足以点燃白磷;
分3组测定3个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并对实验过程作简要记录。

交流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学生思考得出:
m (反应前)=m (不反应的物
质)+m (氧气)+m (白磷); m (反应后)= m (不反应的物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在实践中摸索。

强调实验的重要性。

加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实验动手能力。

强化对定律的理解,真正领会质
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强调“参加
四、交流小结:
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通过提问的方式归纳出本节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的学习方法。

学生小结:
1、知识小结: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质量守恒的原因。

2、方法小结:定量研究化学变化的物质质量,实验设计等。

养成学生学习→总结→再学习的
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
能力。

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测定下列化学反应在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铁+硫酸铜−→−
铜+硫酸亚铁 碳酸钠+盐酸−→−
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铜+氧气氧化铜
思考:
“ = ” “ > ” “ < ”
设计实验:测定下列化学反应在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1、二氧化碳+氢氧化钙−→−
碳酸钙+水 2、盐酸+碳酸钙−→−
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可用醋和鸡蛋壳代替) 3、白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分析: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一、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
微观: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原子的个数,原子的质量都没有改变。

宏观: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都没有改变。

三、应用
解释铁丝燃烧得到固体比原来质量大、镁带燃烧后收集到的剩余固体质量比原来的镁带质量小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为主,协作交流,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
【布置作业】
阅读课本94页“资料”。

习题96页第2、3、4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