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8年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8年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人类社会中城市形成的直接原因。

2.市人大在整个城市国家机关中处于首要地位。

3.中共市委在城市决策中处于核心地位。

4.需求型、供给型、资源型属于初级城市发展战略观。

5.增长型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的比例小,幼年人口比例大。

6.衰退型城市的人口年龄比例中,幼年比例小,老年人口多。

7.伦敦大都市政府,成立于19世纪末,是最早建立的大都市政府,开创了大都市政府的先例。

8.保障系统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支撑。

9.预防是突发事件管理最为重要的功能要求,是重中之重,也是各个国家突发事件处理中最为关注的焦点。

10.决策系统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核心11.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

12.城市经济的一般功能是指城市总体的共同性功能,主要是以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为主导,为国民经济服务。

13.城市经济管理的方法包括行政方法、法律方法、经济方法。

14.城市环境保护的手段中法制手段是根本保障。

15.从地域特征和管理角度考察,城市社区主要有自然社区、功能社区、法定社区。

16.构建敏捷城市,要做到信息敏捷、人员敏捷、制度敏捷。

1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国家建设部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分为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

18.近代城市规划始于法国。

19.经济性规制主要针对信息不对称问题、自然垄断问题。

20.市民参政包括市民的政治参与、行政参与、社会参与。

21.社会性规制主要针对外部不经济问题、非价值物问题22.我国目前的建制市,就其下级行政建制而言,分为辖区的市和不辖区的市,不辖区的市一般是县级市。

23.行政法首要的和基本的原则是行政合法原则,它是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的体现和具体化。

24.现代城市成长管理从美国萌生。

25.西方国家区域协调的弱调控模式以美国为代表,实行联邦制,土地实行私有化。

26.西方国家区域协调的强调控模式以法国、荷兰、希腊为代表。

27.西方国家区域协调的多元调控模式主要以德国、英国、丹麦为代表。

2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具有以“间接性”为主C、以“经济性”为主、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特征。

29.在公共选择理论出现之前,对政府行为的假设有慈善模式、民主模式、巨物模式30.自治型模式是社区主导.居民主动参与.由下而上实施的社区管理模式,美国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31.政府主导型模式是政府主导.居民响应参与.自上而下推行的社区治理模式新加坡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32.总体而言,区域协调机构的组织方式与运行机制可以分成弱调控模式、多元调控、强调控模式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1.(C)社会大分工是人类社会中城市形成的直接原因。

A.第一次B.第五次C.第三次D.第四次2.城市出现在(D)。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D.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3.(D)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A.农业现代化B.科技现代化C.工业化D.信息化4.以下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说法正确的是(B)。

A.更加注重对内部系统的管理B.强调管理对象的外部化C.强调以什么方式实施管理会加强管理的便利性D.强调提高管理的内部效率5.(A)在城市国家机构中处于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

A.市人大B.中共市委C.市政协D.市政府6.(A)是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城市国家行政机关。

A.市人民政府B.市人民法院C.市人民检察院D.市政协7.在市政决策领导体系中,(D)在决策中处于核心地位。

A.市人大及其常委会B.市政府组成C.市政协D.中共市委8.市政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在(B)过程之中,各部门如何实现其职能。

A.市行政管理体制B.市公共事务管理体制C.市政府构成体制D.市建制体制9.现代城市成长管理从(A)萌生。

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10.近代城市规划始于(C)。

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11.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C)年。

A.5B.15C.20D.2512.在(D)城市的人口年龄比例中,幼年比例小,老年人口多。

A.稳定型B.增长型C.波动型D.衰退型13.(D)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的比例小,幼年人口比例大。

B.衰退型C.波动型D.增长型14.城市环境保护的手段中,(A)是根本保障。

A.法制手段B.行政手段C.技术手段D.教育手段15.(C)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

A.科技现代化B.信息化C.工业化D.农业现代化16.(D)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核心。

A.保障系统B.执行系统C.信息系统D.决策系统17.(A)大都市政府成立于19世纪末,是最早建立的大都市政府,开创了大都市政府的先例。

A.伦敦C.大温哥华D.巴黎18.(C)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支撑。

A.执行系统B.信息系统C.保障系统D.决策系统19.(C)是突发事件管理最为重要的功能要求,是重中之重,也是各个国家突发事件处理中最为关注的焦点。

A.准备B.反应C.预防D.恢复20.社会性规制主要针对(C)。

A.内部不经济B.信息不对称问题C.非价值物问题D.自然垄断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41.土地利用规划一般应遵循(ABCD)。

A动态原则B协调原则C市场调节与计划控制相结合原则D效益原则42.土地利用主要受(ABCD)的影响。

A社会经济因素B技术因素C土地利用现状D自然因素45.以下的(ACD)属于我国城市政府财政收入的一般预算收入来源。

A利润收入B收费收入C政府公债D税收收入69.过渡性的区域位置使城市边缘区呈现如下特征(ABCD)。

A城乡交错的地域综合性B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复杂性C功能的双重性D发展演变的动态性和不均衡性39.我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ABC)。

A保护和修复人居环境,尤其是城乡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为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稳定地持续发展服务B保障和创造城市居民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C保障和创造城市公正的社会环境D保障和创造城市公正的人文环境16.市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是,具有地方(ABCD)。

A任免权B监督权C决定权D立法权1.具体分析,现代城市的涵义主要从(ACD)区别于农村地区。

A人口数量和密度B人口构成C产业构成D行政管辖4.城市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有(ABCD)。

A系统分析方法B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C综合分析方法D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5.总体来看,古代城市的经济功能较弱,主要以(AC)为主。

A军事功能B社会功能C政治功能D文化功能6.一般认为,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包括(ABCD)。

A人口的流动B总人口的增长C技术进步D经济增长8.与传统的公共管理相比较,(ABCD)成为新公共管理的重要字眼。

A市场导向B结果趋向C绩效标准D顾客导向9.我国城市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可以归纳为(ABCD)。

A首长负责制B纵向层级的集权制C层级制与职能制相结合D完整制与分离制相协同11.现代企业成长理论认为,成长经济理论主要包括(ABC),认为企业必须对能够扩展生产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不断积累才能得以成长。

A企业资源基础论B企业动力能力论C企业知识基础论D企业管理基础论12.一般认为,增长极通过(ACD)对区域经济产生组织作用。

A支配效应B几何效应C溢出效应D乘数效应13.在我国城市中,城市政治权力系统包括(ABCD)。

A市法院B中共市委C市检察院D市政府14.在我国城市中,城市政治权力系统包括(ABD)。

A市人大B中共市委C市政协D市政府18.在我国城市中,下列的(ABD)属于城市政治参与主体。

A市政协B市民C街道办事处D城市居委会19.在我国,市人民团体特指(ABD)。

A市妇联B市共青团C市红十字协会D市工会20.市政管理体制的内容包括(ABCD)。

A市行政管理体制B市公共事务管理体制C市政府构成体制D市建制体制21.我国目前的建制市包括(ABCD)。

A副省级市B县级市C地级市D直辖市22.中共市委对(ABCD)起着领导作用,处于领导地位。

A市人民政府B市人民法院C市人民检察院D市人大23.下列的城市政府职能中,(AD)属于传统职能。

A消防B城市规划C环境保护D治安管理24.(D)是市政体制存在的前提。

A市行政管理体制B市公共事务管理体制C市政府构成体制D市建制体制70.城中村的产生原因主要有(ABCD)。

A投资主体回避农村居民点以减少建设成本B交通轴的效益衰变规律和灰色区的形成C农民对被动快速城市化的回避D村镇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控制土地71.(ABC)是未来区域中心城市行政区划改革的方向。

A撤市(县)设区B撤村设街C人口农转非D撤县建市74.发达国家区域协调机构的特点是(ABCD)。

A形式多种多样,且在不断调整B在组织上更多采用合作.自愿参与和弹性的方式C“政府”与“非政府”两类协调机构逐步融合D受政党更替的影响大75.从问题的相互关系不同,区域协调问题可以分为(AD)。

A纵向协调B政府协调C民间协调D横向协调76.(ABCD)在区域协调方面,实行强调控模式。

A法国B荷兰C日本D希腊79.对于突发事件而言,其涉及的内在结构体系并非单纯的线性逻辑抑或平面关联,而是一个包含(ABCD)的构架体系。

A保障系统B执行系统C信息系统D决策系统80.突发事件处理的一般程序包括(ABCD)。

A预警系统的建立B危机应对C危机判断D确认危机来源65.城市环境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

A治理方面的制度B监督方面的制度C排污检查制度D预防方面的制度66.城市环境管理预防方面的制度包括(ABCD)。

A环境监测制度B环境影响评价制度C许可证制度D“三同时”制度67.我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重点是(ABCD)。

A改革城市环境管理体制,强化环境管理B广开渠道,解决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资金来源C加强政府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领导D把环境保护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54.从地域特征和管理角度考察,城市社区可以划分为(ABC) A自然社区B功能社区C法定社区D居住型社区55.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组成包括(ABCD)。

A社区成员B社团性组织C企事业组织D行政性组织57.从城市社区起源基础.产业和功能的不同出发,城市社区可以分为(AD)。

A职业型社区B法定社区C自然社区D居住型社区58.关于社区的管理,国外主要的组织管理模式是(BCD)。

A专制型B混合型C政府主导型D自治型59.城市环境具有(ABCD)的特征。

A脆弱性B开放性C人为性D复合性60.我国目前的城市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ABCD)。

A水污染B固体废弃物污染C视觉污染D大气污染61.城市环境保护的手段中,(AC)是日常管理的必要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