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2014学年度学校工作总结1(3)

2013—2014学年度学校工作总结1(3)

任重而道远
——2013—2014学年度学校工作总结
大英县实验学校校长漆英
2013—2014学年度,在教育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学校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下面,我代表领导班子,就学校一学年来的工作向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汇报,请予评议。

一、亦花亦果,彰显出我们耕耘锄禾的绚丽风景
耕耘不止,春华秋实。

本学年度,学校获得荣誉及奖励共28项,其中市级12项:分别是市模范职工小家、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市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市教育系统“庆元旦·迎新春”少先队鼓号队评比一等奖、市教育系统“庆元旦·迎新春”师生特长展示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工作奖、市“传承文明·放飞梦想”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二等奖(教师和学生)、市第二七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优秀组织单位、市首届汉字听写大赛总决赛季军、市2014年中学生“东辰荣兴杯”田径运动会初中女子组团体总分第七名、市2014年中学生“东辰荣兴杯”田径运动会初中男子组团体总分第七名、“华人少年作文”征文活动组织一等奖;获得县级荣誉及奖励16项,分别是:先进基层党组织、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12-2013学年度课程改革先进集体、2013年上期小学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2013年上期初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二等奖、2013年下期小学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2013年下期初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2013年小学向初中送生一等奖、2013年高考优质生源奖(小学和初中)、“我读书、我收获、我快乐”演讲比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中小学生“我的中国梦”讲故事、演讲比赛优秀组织奖、县第十七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初中团体总分
第一名、县第十七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体育风尚奖、县2013年“教育系统全员读书”活动一等奖、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二、且思且行,印证了我们厚德载物的坚实足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校取得的这些成绩,有领导们的引领示范,更有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一)明目标而前行
有目标才有方向,有目标才有动力。

一学年来,我们进一步厘清学校可持续发展思路,做适合学生的教育,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丰厚综合素养的现代人;进一步明确创建“中华名校”的发展策略,目前我校已被市教育局推荐打造;进一步明确学校由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跨越提升,我们将“以善而行天下,以行而育天下!”的“善文化”作为学校的主体文化进行挖掘和打造,目标是让学校成为“以善施教、以善育人、以善载道”的“扬善之校”,让老师成为“教善、施善、倡善”的“育善之师”,让学生成为“品善、向善、立善、行善、兼善、至善”的“大善之子”。

为此,我们对文化长廊的六个橱窗、校长寄语、教师宣言、学生宣言、三省碑等进行了升级改造,使其高端大气上档次,丰富内涵展精神。

(二)在学习中提升
“胸中万卷风雷动,无端直奔笔下来”,是我们学习中不断追求的一种境界。

我们坚持打造书香校园,鼓励师生以书为伴,从书中汲取营养,从书中增长智慧。

要求教师每月至少2次进图书室借阅书籍,每期至少阅读2本教育专著、5种教学期刊,并将阅读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安排学生定时进阅览室,以自读、群读方式遨游书海。

全体党员积极投身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做反对“四风”的宣传者和践行者。

同时,我带领团队4次参加了省陶研会初中学术委员会、省教科所初中课改共同体的重要学术研讨活动,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

2013年下期,我在大英县中小学新教师培训会上作《悦纳为师最幸福精神立身最高尚》专题报告;2014年上期,在“四川省中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研究共同体”校长年会上作《打造生态课堂追求绿色质量》专题交流研讨。

(三)在工作中创新
1、力求工作更有实效性
坚持学情调查活动。

坚持学情月考月报制度,重点跟踪薄弱年级和薄弱学科,与相关教师谈心交流,并形成帮扶机制。

坚持指导学科教研活动。

坚持每位领导管级挂科制度,坚持听课评课制度和巡堂制度,坚持每周参加一次学科教研活动,坚持抓好教师培训学习。

本学年每位班子成员听课达60节以上,最多达160多节;指导青年教师丁雪松参加四川省第二届初中课博会优质课展评获特等奖,指导青年教师郭辉老师获县市思品赛课一、二等奖,指导青年教师张婷全县小学语文赛课一等奖。

坚持抓好课堂教学改革。

深入研讨学校“多学少教,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充分认识到课改不是做样子,课改不能下套子,课改不可无路子;课改不是铸模,而是重塑操作流程,形成新范示;课改不能千人一面,而要万紫千红,百花齐放。

于是,在原有课改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五案五型”新模式。

就是不同学科、不同课例可以选择不同的授课模式,可以用“讲学案”,体现“大容量——大讲堂”的特色;可以用“导学案”,体现“独学对学——交流展示”的特色;可以用“探究案”,体现“主导—主体相结合”的特色;可以用“自学案”,体现“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特色;
可以用“导训案”,体现“知识建构——强基提能”的特色。

这样,课改方式灵活了,给教师以最大的施展空间,大家运用得心应手。

课改入人心,课改出效益。

2013年下期三个年级位居全县第一名,五个年级位居全县第二名;2014年大英中学特尖生选拔考试,全县录取140人(实招139人),我校占55人,超第二名27人,居全县第一名;2014年毕业班会考,人均总分六年级获全县第二名,九年级获全县第一名,全县中考700分以上332人,我校占112人,居全县第一位;2014年市调考及县统考,人均总分二、三、四、五、九年级居全县第一位,七年级居全县第二位,一、六、、八年级居全县第三位。

坚持举行校内优质课大赛。

让全体教师参与,让骨干教师带动,让青年教师成长,让全体学生受益。

2013年下期举行了第六届的校内优质课大赛,邀请了片区督导室领导全程参与听评课活动。

青年教师展示了80多堂鲜亮的课改汇报课,评委老师演绎了10多堂精彩的课改示范课,实现了师徒共同成长的目标。

2、力求管理更加科学化
强化队伍建设。

坚持精神引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筑牢师德底线,无严重违纪违规现象;坚持领导班子分工合作制、首责制和问责制;坚持每月一次德育工作主题培训会,每月一次教学工作专题研讨会;组织学校全体领导和中层干部开展了“学东辰·强管理”大讨论活动。

抓实过程管理。

坚持做到学校各项工作都有计划安排、过程记录和总结评估,体现过程管理;坚持每天的精细化检查,每周教研活动的专项检查,每月“六认真”常规检查,以检查促工作;坚持绩效考核、晋职晋称、评优评先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增强了执行力;坚
持出勤的全员与随机抽查,以灵活方式促自律。

抓好常规管理。

坚持与政教处研讨如何持续有效地抓好常规管理;坚持了校级领导日负责制和值周团队日值守、通报制;坚持了每月一次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和不间断的安全隐患整治,坚持了每周一次的安全教育,坚持了每天的路队及课间操楼道安全值勤;坚持了做好了接待展示活动的安全守护工作。

本年度学校无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

3、力求措施更有针对性
落实家校生联系制度。

本学年成功召开2次家校联系会、3次毕业班学生及家长交流会。

坚持活动化德育。

以活动承载德育,坚持每期一大型活动、每月一主题教育、每周一实践活动;坚持开展家校共育、文明礼仪教育、黑板报(手抄报)、爱国爱家教育、爱心传递、艺体特长、科技教育、法制教育、特色心育、社会实践等系列主题活动。

成功举行了第十三届校运会,学生征文80余篇获省、市奖励;科技作品20多件获得奖励,其中2件获省一等奖并送国参赛,3件获省二、三等奖。

实施校本课程。

积极研讨开发出的《成长导航》、《书香致远》等十余种26本校本教材的使用技巧,定时间、定地点、定学生,开办了阅读班、写作班、书法班、器乐班、篮球班等十多个校本课程班;举办了汉字听写大赛、书写大赛、数学竞赛、写作比赛等系列活动,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与充分展示。

53名学生获数学奥赛国省市一、二、三等奖,40学生获县第四届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一、二、三等奖。

提升教师软实力。

坚持每周例会教职工的风采PPT展示和年级教师的才艺展示,增进了教师间的了解,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心和幸福
感;坚持每月的教学质量检测前的学科估分活动,对估量最准确的教师进行奖励,以此促进教师深钻教材和课标,深入了解和关注学生;评选表彰了80多名优秀班主任(辅导员)、课改之星,激发出教职工的正能量。

坚持科研兴校。

本学年度,学校进行的“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要素’的开发研究”、“农村学校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获市、省政府普教教学成果一、二等奖,获全国“初中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成果奖”。

心育工作受到省教科所和中央教科所专家的高度评价,先后在《教育科学论坛》、《中国德育》上作专版报道,全省数百名校长、老师来我校学习观摩课改和心育工作。

坚持服务提升。

做到勤俭节约,及时维护,保障有力;校产管理、食堂管理、资金管理规范有序。

争取资金200多万元,增添了40个高清摄像头,正积极购买教师办公笔记本电脑,学校债务有望化解。

坚持共同发展。

本学年,石门初中、红旗小学、柏桂小学、玉峰小学等兄弟学校分别派领导、教师来我校蹲点学习一周或一个月;我们先后到太吉、金元、八里、天保小学、石门初中、回马、天保中学等开展送教、管理、课改研讨活动,促进了共同成长。

各位领导,实验的昨天已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实验的今天正当“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学校的明天必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们有信心带领团队一往无前,勇敢担当,共筑中国梦,共圆教育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