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走,随我来!”老师道。 我与老师走近窗边,她指着窗外风雨中摇曳的树叶枝道:“看,那段枝 叶。” 那是怎样的一段枝叶啊!枝丫处早已断裂开来,仅只有一点枝筋与主干 相连,而在狂风中它却只摇不落,任凭风啸雨击,它也不曾离开主干,落入 花坛之中。我惊叹之余并深为感动。 “看到了吗?这段残的枝叶在面临死亡之时依旧不肯放弃对生的希望, 它面临着大灾难却仍然不肯放弃,依旧为自己的生存奋斗;而你也正经历着 对于你的困境,你又将做出怎样的抉择呢?”老师露出微笑,默默走开。 我站在窗前,夜幕渐渐笼罩,雨停,风止。老师的话以及眼前的树似一 汪澈澄的月光洗涤着我,是那么亮,那么净。 当我再次坐在桌前,我笑了,因此我将带着老师的劝慰奋斗下去,一直 不停的奋斗下去…… 而今,我坐在这中考考场上,我的心是那般平静,一如夜空里高悬的明 月,我带着老师当初赠予的明月书写着我的未来。因为我相信…… 我相信我的未来会如有明月伴行的小径,一直光明延续不停……
数三国风流人物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历史的长卷正慢慢展开。三国这段神奇的历史正在浮现;三 国,这个风流人物的舞台,正在搭起。 我喜欢关羽,这位武者,这位“义绝”。较之马超,他有“千里走单骑”的忠义;较之徐晃,他 有“温酒斩华雄”的豪爽;较之张飞,他有“水淹七军”的智谋。他粗中有细,细中有义,有勇有 谋。“上马献金,下马献银”挡不住他挂印封金,寻找大哥的步伐;吕布连斩数将,挡不住他前去 助战的勇气。他骄傲,我喜欢他的骄傲,荆州百姓喜欢他的骄傲。“赤面秉赤心,骑追风赤兔,驰 驱时无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我喜欢关羽,乃三国真武者。 我喜欢诸葛亮,这位智者,这位“智绝”。躬耕陇亩,也与管仲、乐毅比肩,辅佐君王,能与 伊尹、孙叔敖齐高。他有超越所有谋臣的智谋,他有超越贾诩的勇气,他有超越荀彧的帅才。不光 是士,不光是将,还是帅,佐王之帅。即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也不忘托付姜维;即使身居相 位,也不忘赋诗作文,风流宰相,风流百年,羽扇纶巾,蒲扇轻摇。然而历史是遗憾的,“长星半 夜落山坞”的遗憾使蜀国再无回天之力,但我喜欢这份遗憾,破碎折射出的是不一样的美丽。我喜 欢诸葛亮,乃三国真智者。 我喜欢曹操,即使他位列“奸绝”。但没有这份机敏,如何在乱世图霸业?反而,较之袁绍, 他有“战后焚书”的大气;较之刘备,他有“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豪爽;较之马腾,他有“青 青子矜,悠悠我心”的细腻。他的“惟才是举”成就了多少文人?他的屯田计划,拯救了多少苍生 ?他有刺杀张让之勇,他有大败袁绍之谋,他又有统率三军的帅才。我喜欢曹操,乃三国真君王。 三国风流人物匆匆走过,历史的长卷慢慢闭合,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有喜,有悲,历 史是残酷的,没有大团圆。但我喜欢它,喜欢三国。喜欢它的多彩,喜欢它的遗憾,喜欢它匆匆走 过的风流人物。
徐州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作文(50分) 从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综合评价, 参照下列标准评分。
一类卷:45—50分(以47分为基准分) 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生动。 内容有新意,构思有创意,语言美感强的,可以得满分。 二类卷:38--44分(以41分为基准分) 内容比较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 三类卷:30—37分(以34分为基准分) 内容具体,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语言基本通顺。 四类卷:29分以下 或内容空泛;或结构残缺;或思路混乱;或语言不通顺; 或确属抄袭之作。 作文中出现错别字的.三个不同的错别字扣1分.扣满3分 为止。 注意:作文的切入分为35分。
作文基本素质
有思想
对自己、对他人(社会)、对自然有独特的感情或看法。 要求:正确、鲜明、深刻。 纵式 要求:思维的连贯与深刻 要求:思维的广阔与敏捷
有思路
横式 表达方式 要求: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相结合
会表达
遣词造句 要求:生动形象、准确严密 善用修辞 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简明作文构思法 ——三笔成文,简单了
起笔: 点题定义
任务
要求
点题:开门见山,切合题意 定义:开宗明义,界定范围 点题定义要个性化 言简意赅避免绕远 承上:承接定义,防范跑题 写实:写心里话,实话实情 承上写实要重点突出 围绕定义范围详细写 呼应:首尾回合,再次点题 深化:深化题意,自然引申 呼应深化要回头看定义 自然引申升华观点感情
送你一轮明月
清风习习,送你一轮明月作伴;寂寞深秋,送你一轮明月 共眠;欢饮达旦,送你一轮明月助兴。 我是多么想将这轮明月送给我的母亲。 儿时•母亲 忆起儿时,我是那么地不听话。晚上整晚整晚的哭闹。不 耐烦地在床上折腾,迟迟不肯睡去。无奈,你们只好抱着我摇 晃。你不忍心让父亲熬夜,你便一个人,背起我,缓缓散步在 阳台。当夏风轻拂我的小脸,听着蝉鸣蛙声,我在你背上酣然 入睡,我睡得那么香。但你却是红肿着眼,抱着我进屋里,疲 惫的睡去。我在月华笼罩下睡去,很甜。 母亲,我也想送你一轮明月,陪伴你安然入睡。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童年•母亲 忆起童年,我还不很懂事,我因胆小害怕,而不敢独自 睡去。我要你为我讲故事。你便捧着厚厚的童话书,坐在床 边,为我讲述着一个个神奇美丽的故事。一个接一个,直至 我安然入睡。殊不知,你每天还要上班,晚上却要讲到深夜。 同事说你眼圈黑了又红,红了又黑,每天无精打采的,这是 为什么?你笑笑,说没什么。 母亲,我也想送你一轮明月,坐在上面,为你讲故事。 少年•母亲 回想少年,应该说已经懂事了,可我却仍让母亲为我操 劳。我在每夜挑灯夜战时,忘记了时间。只知道明月高悬在 夜里许久许久了。可是,客厅仍然亮着微弱灯光。母亲在沙 发上躺着盯着晚间新闻,她迟迟不肯去睡,是因为她在等她 女儿,早已端来的牛奶静静地立在桌上,而后知它早已凉, 又拿去热。再端来。明月陪伴着我学习,你亦陪伴着我。 母亲,我也想送你一轮明月,陪伴你在你工作的时候。 送你一轮明月,陪伴你到永远。
送你一轮明月
送你一轮明月,让它带你走出悲伤,送你一轮明月,让它带你逃离迷茫。 ——题记 曾记否,刚步入初中门槛的我一直渴望进夷陵校园,因此我不断汲取知识, 不停努力奋斗,成绩终有显现,一直名列前茅的我料想着自己一定能被保送进 入夷陵,从而洋洋自得。 但…… 初三的期中考试却打碎了我的梦想。 那日,我静静地坐在窗边,窗外的风正肆意嘲讽着我的失败,而雨也正一 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我握着让人难以置信的成绩单,内心的压抑终如洪水般袭来,泪决堤,肆 意而流。 此时的我似乎感觉到夷陵是那般遥不可及,仿佛那是一件奢侈品,我已无 力支付。我依旧坐在教室的窗边,一直默默数着内心的悲伤。 突然,一只温暖的大手拂过我的发鬓,回头,凝神,哦!是班主任。 老师抚着我的肩头,一脸关切地望着我:“怎么?还在想着成绩的事呢!” 我含着泪水,呜咽着“嗯。”
中篇: 承上写实
任务
要求
落笔: 呼应深化
任务 要求
例文
湖北宜昌作文题 《送你一轮明月》 所给材料为阅读题中的一篇散文《伴你的一轮明月》。 主旨大意为:当你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总会有人安慰你, 朋友一句鼓励的话,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让你感到温 暖。 人生漫漫,难免会有失意、伤痛、迷茫等等人生灰暗的 时候,每当这种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支持和包 容……将显得尤其珍贵。就象《伴你的一轮明月》一文中的偷 儿,当他误入人生歧途的时候,正是山僧送给他的“一轮明 月”,不但照亮了他回家的路,而且涤尽了他内心的邪念。 在你的人生阅历中,是否也曾收到或馈赠过这轮“明月”呢? 请以《送你一轮明月》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文体不限。
请展示你的才华
以“风流人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字数不 少于600字。
作文评改
修改方法:改错别字;改病句;调整、删除内容 两类评语:旁批、总评 评改角度:1、内容与主题;2、思路与结构; 3、语言与表达。
评改要求:
1、开头、主体、结尾都有相应的旁批。重点指 出写作方面的优点。 2、总评应从评改的三个角度入手进行具体的分 析评价,指出优缺点或指出修改方向(多从评价 优点入手) 3、每篇文章旁批不少于3 条,总批不低于100字。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 雪,美,美得是那么纯粹。 雪,白,白的是这样无瑕。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吟雪者甚多,但唯有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有“横绝六和,扫空万古”的胸襟与气魄, 北方雪景,挥洒自如,历史伟人,褒贬不一,以银蛇飞舞状连绵之群山,以蜡像奔驰状起伏之高原。英雄人物统统 被滚滚的历史洪流席卷而去,当代的英姿则站在了风口浪尖上。雄浑壮阔的画面而又妖娆美好,气势磅礴。这是一 首雪的赞歌;这是一幅祖国壮丽河山的画卷;这更是一篇革命英雄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篇章。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一句惊天之语,言有尽而意无穷,堪称点睛之笔,这震撼千古的结语 发出了超越历史的宣言,道出了改造世界的壮志,展示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留露了对光明前途的无比信心。 那一刻思绪千载,那一刻洞悉未来,那一刻豪情万丈,那一刻傲视古今。 它让我们领略了一种纯美。 它给我们指引了一个方向。 它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伟人。 它使我们认清了一个民族。 十几年前,一位苦苦寻求救国之路的青年,写出了《沁园春*长沙》。发出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 浮?”的疑问。十几年后,当年的青年找到了光明大道,写下了《沁园春*雪》,给出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的答案。两次之间,主旨相连,一问一答,遥相呼应。正是十年的求索,十年的磨砺才生出的绝妙。 难怪如此华美,如此壮阔,如此锋锐。 这才是真正的指点江山;这才是真正的激扬文字;这才是真正的神来之笔。它是诗中的极品,是千古绝唱。 想想几十年前的中国,再看看今天的中国,奥运梦圆北京,世博落户上海。重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更加 被它雄浑的气魄,开阔的意境,壮丽的画面,博大的情怀所感动,更加感到字字千钧,句句写实。它的预言成为现 实。今天的中国“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正在迎接五周宾客,今天的中国更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 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