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文写作复习资料笔记整理

公文写作复习资料笔记整理

15种狭义公文一、意见(P140)范围: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1标题发文机关+事由+的意见2•正文[一段]简要说明行文的目的、背景、依据或缘由。

“经……考察/同意,为……,现提岀以下意见”[二段]全面具体、层次分明地写岀意见的具体内容,采用分条列项的结构。

3•结尾上行文:“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准各地执行。

”下行文:“以往与本意见不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

”(可平行)二、通知(P154)范围: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种类:a.指示性通知(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交代工作、布置任务)b. 转文性通知(把现有的公文转给相关机关了解与执行)c. 事务性通知(用来传达、安排事务性工作,包括会议通知、机构变动通知、人事调整通知、更改名称通知、启用印章通知等)d. 任免通知(上级机关向有关部门正式传达相应的人事任免事项)(事务性通知格式)XX省XX厅关于召开高校创业教育工作会议的通知一、会议议题(会议的背景、依据、目的)二、时间地点(现定于X月X日在XX市教育厅XX楼XX室召开)三、与会人员(各市教育局派4人,各省属高校派2人,其中主管XX工作的负责同志1人)四、会议议程(一)总结…成绩和经验(二)全面部署…工作(三)对…工作全面大检查五、其他(开会几天、食宿问题)*转文性通知注意点:1. 上级转下级T批转,平级/下级转上级T转发2. 标题①不能有“…的通知”的通知;②非法规、规章的公文,要去掉书名号《》;③被转发的公文中有“关于”时,转发就不再用“关于”④再转发时,去掉“过桥单位”(省教厅转发后,扬大再转,去掉“省教厅”,正文中交代一下)[例]《国务院关于XXX的意见》T《扬州大学转发国务院关于XXX意见的通知》3. 正文[一段]通知决定:“ XXX (上级)同意XXX (下级)《文件名》,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 XXX (机关名)制定的《文件名》,业经XXX (上级)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段]通知指示(非必要)[三段]通知附件(非必要)*任免通知正文要求:①决定任免的时间、机关、会议或依据的文件;②任免人员的姓名和具体职务。

(先任后免,排名官职由高到低)三、通告(P134)范围: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循或者周知的事项。

种类:知照性通告、规定性通告*通知与通告的区别:1. 使用范围不同。

通知使用范围比通告宽泛2. 受文对象不同。

通知一般有具体的受文单位或人员,具有专指的约束力;通告的受文对象是广大公众,具有泛指的约束力3. 性质内容不同。

通知是下行文,在发文机关和受文者之间存在上下级关系;通告的发文机关和受文者之间不存在上下级关系四、公告(P131)范围: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 发文字号不是公告的必备要素,只要在标题下方居中标注序号“第x 号”即可。

1. 标题发文机关(+事由)+公告2. 正文[一段]简要交代行文的目的、背景、依据。

“……,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二段]精炼准确、分条列项公布事项。

3. 结尾“特此公告。

”*公告与通告的区别:1. 发文机关不同。

公告的发文机关是层次级别较高的国家机关;通告的发文机关没有严格的层次限制,经常是各级政府。

2. 发布事项不同。

公告是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通告是有关工作部门对某一方面工作作出规定和安排的一般业务事项。

3. 发布范围不同。

公告必须面向国内外发布;通告仅限于国内与此相关的一些范围。

4. 发布方式不同。

公告采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方便快捷、波及面广的媒体;通告可以使用这些媒体,也可以利用公开张贴、悬挂、下发等形式。

5. 发布目的不同。

公告是以发布事项、传达消息、让人“知”为目的;通告是公布事项让人遵守的,要求“知且行”。

五、通报(P162)范围: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种类:表扬性通报、批评性通报、传达性(情况)通报(格式一)xxx 关于表扬/批评xxx 的通报[一段]a.详细叙述先进/错误的主要人员及具体行为,于何时何地遇到何种情况,如何处理、结果和影响。

b.分析评价和处理意见。

“ xxx 决定,对xxxx 予以通报表扬/批评。

”[二段]希望号召。

a. “希望受到表扬的先进(地区)再接再厉,开拓进取,进一步做好xxxxxx。

”b. “希望大家引以为戒,从xxxx 中吸取教训,xxxxx 。

”(格式二)xxx 关于xxxxx 情况的通报[一段]通报缘由。

“xx 年xx 月xx 日xx 单位发生了xxxx 事件(背景),为了xxxx (目的),现将情况通报如下:”[二段]详细介绍通报情况,可进行适当的事件分析。

[三段]发文机关的意见与要求。

*通报与通知的区别:1. 用途上,通报的用途不如通知广泛2. 行政约束力上,多数通知有较强的行政约束力,通报的行政约束力较小些3. 写法上,通报篇幅一般较长,提出要求的语气不如通知严厉(通报侧重于具体情况的描述,通知侧重于措施的提出)六、公报(P127)范围: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种类:会议公报(党)、统计公报(国家行政机关)、外交公报(国家)* 发文字号:会议/外交公报可无发文字号,统计公报可用流水号。

*成文日期:一般标注在标题下方,用圆括号括入(会议公报格式)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2011 年10 月18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1. 会议基本情况(各自成段):① XXX 会议,于2011 年10 月15 日至18 日在北京举行。

②岀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共委员202人,候补中共委员163人…从事文化研究的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③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

2. 会议议定事项:①全会听取和讨论了XXX 的工作报告… ②全会充分肯定XXX 的工作…3. —般要写一段要求式或号召式的结语:全会号召,全党要…(统计公报格式)1. 标题发文机关(可略)+事由(有时可无“关于”)+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 年国民经济发展统计公报》2. 正文①数据产生的背景和来源;②各方面的数据(涉密数据不可公布;数据务必准确)(外交公报格式)1. 标题国名/政府+事由+联合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XXX 共和国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联合公报》会议名称+新闻公报《哈中吉俄塔乌六国元首会议新闻公报》2. 正文①会晤基本情况;②达成的共识及各方观点;③结尾七、报告(P144)范围: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种类: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答复报告1. 标题发文机关+事由(关于xx 情况)+的报告2. 正文(三段式)一段过渡语“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为此,特作如下报告”。

一般二段详,三段略a. 工作报告:基本情况;成绩和经验;问题不足和改进方法。

b. 情况报告:情况或问题发生的经过;分析原因和责任;提岀处理意见和办法。

c. 答复报告:叙述上级交办的任务;处理过程;处理结果并遵循意见。

3. 结尾“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示”“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示”“特此报告”*报告事项客观真实;内容重点突岀;语言得体,语气谦虚;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八、请示(P148)范围: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1标题发文机关+事由+的请示2•正文[一段]请求具体帮助的请示,要详细写清困难和有关情况,尽量摆清问题,以期得到上级机关的帮助。

[二段]直截了当地写出请求事项。

请求资金数额要精确,不能有“大概”“左右”;请求批拨物资要交代品名、规格、数量。

3•结尾“以上请示,请予审批”“如无不妥,请批转有关单位执行”*附注:成文日期下一行,居左空二字,圆括号注明(联系人:XXX 联系电话:XXXXX)*一文一事,单头请示(只能有一个主送机关,双头领导选直属上级),不越级请示,不抄送下级。

*请示与报告的区别:1. 行文目的不同。

请示是办件或称批件;报告是阅件,下情上达。

2. 写作性质不同。

请示是请求性公文,报告是陈述性公文。

3. 行文时限不同。

请示必须在事前,得到批示后才能行动;报告在事前、事中、事后均可。

4. 主送机关数量不同。

请示只能是一个;报告是一个或两个。

九、批复(P152)范围: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1标题a. 发文机关+事由+文种《xxx关于xxxx有关问题/情况的批复》b. “加意见”式:发文机关+意见+事由+文种《xxx关于同意xxxx的批复》c. “加受文机关"式:发文机关+事由+受文机关+文种《国务院关于将辽宁蛇岛划为重点自然保护区给辽宁省人民政府的批复》d. 发文机关+事由+请示机关+旁涉机关+文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圳特区私人建房问题给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并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的批复》2. 正文[一段]“你们你部/校/单位《关于xxxx的请示》(人社发〔2017〕98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二段]态度明确。

“(不)同意xxxx。

"针对请示中的问题作岀答复和指示。

3. 结尾“特此批复”“此复”*主送机关一般为报送请示的下级机关。

特殊情况:a主送机关为“转报机关”,即答复“转报请示”的批复;b.省略主送机关,即标题中有“请示机关+旁涉机关"十、决定(P110)范围: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种类:决策指挥性决定、表彰处分性决定、变更撤销决定1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少数)发文机关+文种《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2. 日期a. 如果会议通过决定,需要在标题下用括号写明什么时间、什么会议通过;b. 有的决定还要写何时发布;c. 有的为了给执行决定留有一段准备时间,还要写上决定的生效日期。

3. 正文(1)宣布法规、机构设置、人事安排等决定——缘由+内容(行文简短、直陈其叙、篇段合一、不作分析)(2)安排重要工作,处理重大问题等决定——缘由+内容+执行要求(3)表彰、处分性决定——先进事迹(错误事实)及评价+表彰(处分)决定+号召、希望及要求*以说明为主,用来表达决定的具体内容、事项或要求;在全文和每部分之首适当结合议论,用来明确篇旨和段旨。

*表彰处分性决定与表扬批评性通报的区别:1. 程度性质不同。

2.奖惩措施不同(定性与否)。

*表彰性决定与表扬性通报的区别:1. 从发布机关的层次级别来看,表彰性决定的发文机关一般层次较高且常是被表彰对象的非直接上级机关;表扬性通报的发文机关多是被表彰对象的直接上级机关。

2. 从被嘉奖对象先进事迹的类型及影响范围来看,若是在长期艰苦的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卓著适用于表彰性决定;表扬性通报使用的规格低于前者,但使用范围可大可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