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孩子从爱中学会理性和成长》教案 2019四川省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讨活动教学设计

《孩子从爱中学会理性和成长》教案 2019四川省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讨活动教学设计

3.通过研读文本,明白孩子从爱中学会理性和成长,达成共识。
4.通过探讨,构建新的议题。
教学重点
通过梳理、比较、整合,正确认识和应对父母的非理性行为,从爱中学会理性和成长。
教学难点
阅读和探讨的过程中,构建新的议题。
教学方法
比较、评鉴、重整、推论、反思、伸展等多种方式。
教学准备
前置学案、学生问卷分析、PPT
2019四川省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讨活动教学设计
孩子从爱中学会理性和成长
姓名
常XX
单位
绵阳南山中学
议题
剪不断的生命脐带
选文篇目
模式
议题
第一次议题
父母之爱对个体生命成长的重要作用
再生议题
孩子从爱中学会理性和成长
“1”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美]艾·弗罗姆
“X”
教读课文
《我的母亲》,胡适
《谢幕的教养》,刘心武
②当我们遇到父母的非理性行为时,我们该怎么做?
发展三:从父母之爱发展到成熟的自己
①父母之爱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②三篇文章中哪些地方印证了上述作用?
3、达成共识
①思考:孩子分别从父母亲的良知中学会了什么?
(二)议题探究
1、文本再读
2、阅读延伸
3、议题探讨(是否产生新议题)
三、再构议题,拓展探究
学生谈新的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温故知新
由上一次的议题研读,产生新的议题。
二、议题中心,比较整合
(一)文本研读
1、研读文本“1”
①划分文章的自然段。
②请圈出中心句的两个关键动词。
2、比较整合
发展一:爱在同母亲的紧密关系中得到发展
①探究内容
②比较揣摩
发展二:爱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
①父母之爱性质上的根本区别是战国策》
《母亲的力量》,孟鸿
《多年父子成兄弟(节选)》,汪曾祺
教学目标
1.学生运用“浏览、默读、批读”等方法进行文本“1”的阅读,划分结构,了解层意,理性角度体会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发展关系。
2.通过比较整合,寻找文本“X”中的感性的父母之爱,与文本“1”中的理性的阐述相一致的地方,体会孩子从父母到个体的发展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