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作文读后感作文指导教案1

小学作文读后感作文指导教案1

小学作文读后感作文指导教案
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编排了读后感作文教学。

学生初次遇到写读后感作文,总会碰到新的问题难写,甚至不会写。

因为小学生作文大多是以写记叙文为主,学生一般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出来。

而写读后感作文却有别于记叙文,它必须写出因读后感的内容。

可以写课文中某一个词的理解,也可以写对一个句子或一段话的理解和感悟;当然也可以写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总体感受或见解。

在写读后感中提出自己的质疑,经过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

可见,读后感作文又带有议论文的写作成分。

因此,读后感作文教学时,关键要教给学生的写作方法。

三、怎样教学生写好读后感作文呢?定标题,明写法。

掌握读后感的写法,犹如盖房搭建了钢筋框架。

因此要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读后感的写法。

其一:确定标题。

标题有两种写法。

一种直接命题,一般为“读《》有感”或“《》读后感。

”另一种可确定正副标题,正标题一般注明文章的中心内容。

副标题表明题材。

其二:掌握读后感的基本写法:为让学生整体把握,快捷理解识记我归纳为这几个字“引议联结。


引:扼要写出“读”的内容或直接引用原文重点语句,很快引出感的观点和中心。

议:就自己“感”的中心或观点进行分析议论,说明道理。

联:就议论的中心展开联想,继续某些典型事例。

也可联系社会和自己的生活抒发感受。

结:结尾概括中心,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结论可与开头相照应,可归纳出结论性的意见,可强调某一重点,可发出号召。

四、防止作文步入以下误区:
(1)叙述原文过多,无感、少感;(2)无感而发,牵强附会;(3)空洞抽象,缺乏联想;(4)蜻蜒点水,面面俱到。

2、佳作欣赏,体会读后感的写作特点,边听边想怎么写的:开头:由读引发感想,开门见山,概括感受。

中间:(1)感受具体,边叙边议,叙情节不照抄原文,议感受得体。

(2)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指导自己行动,不然写作无意义。

结尾:概括升华主题。

3、生汇报自己的收获及疑问,提升认识。

4、总结选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想人未想之点,写人未写之材好的开头:起句如爆竹,骤响易彻,使人一见钟情。

好的结句:结尾如撞钟,清音有余。

事真实生动:有说服力,有味道
5、质疑:同学们,心中有什么收获或疑惑说出来评议。

“文章不厌百遍改,佳作常自改中来。

”每个人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语言积累都不同,有差别才能相互启发,形成互补,根据自己的理解,修改自己的作文。

五、课后写作文并自我修改作文,补充完善。

一、谈话导入:
一本好书,一篇好的文章,读过之后那动人的情节、优美的文辞会让我们激动不已,从中受到启发、教育,甚至终身难忘,把这些感受、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探讨如何写好读后感。

二、师生讨论,表达共识:
1、我们在四年级就曾经接触过读后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和写作实际,说说应该怎样写读后感。

2、小组讨论,班内交流,师随机板书:
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指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的感想。

读后感作文教学,读是前题,感是写作重点,也是教学的目的。

学生只有认真读懂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才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并从中受教育和启迪。

(1)仔细阅读原文,认真领会文章精神是写好读后感的前提;(2)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3)要密切联系实际,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4)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叙述、抒情三结合。

3、探讨读后感的一般写法(或结构):
开头:简要介绍所读作品的书名,总的感受。

中间:谈感受感想,联系生活实际中的人、事作比较、谈感想。

恰当地引用名人事件,贵在真。

结尾:回到所读的作品,概括提升主题提出自己努力的方向。

4.教师总结读后感写作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