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箱梁模板制作安装作业指导书
1、施工准备
模板安装前应对模型进行详细检查、修整,做好施工前的各种准备。
(1)板面是否平整、光洁、有无凹凸变形及残余粘浆,模板接口外及端模管道孔眼应清除干净,模板与混凝土的所有接触面应均匀涂刷隔离剂。
(2)检查所有模板连接端部和底脚有无碰撞而造成不符合使用的缺陷或变形,振动器支架及模板焊缝处是否有开裂破损,如有均应及时补焊、整修合格。
(3)检查端模板上的各种预埋件是否齐全,包括锚垫板、锚垫板连接螺栓等。
(4)检查滑移设备(包括卷扬机、滑道、钢丝绳、挂钩、液压机构等设施)和吊装设备是否运转正常,滑移线是否有障碍物,以确保安全,扣件是否完好、齐全,并处于待用状态。
(5)模板必须经技术人员进行所有项目的全面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且在使用期间,每次都需由技术人员对模型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2、模板制作
预制箱梁的模板主要包括底模、内模、外模、端模以及各种连接件、紧固件等。
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能保证梁体各部分形状、尺寸及预埋件的准确位置。
(1)底模板:底模板分段加工,与条形混凝土基础上预埋件进
行焊接。
模板端部为可拆除底模板,用于箱梁横移作业时安装横移台车轨道。
底模骨架采用双槽钢组合梁、槽钢肋,面板采用厚16mm(端节)钢板。
根据不同跨度,设置预留相应的预留反拱值和压缩量。
(2)侧模板:侧模与底模连接处圆弧过渡段采用特制的密封橡胶垫,橡胶垫板割成与连接边形状一致,弹性好、耐酸碱,安装后密实不漏浆、且便于脱模。
(3)内模系统:内模系统由走行机构、液压系统、内模板三部分组成。
安装在模板端部的液压动力源及控制模板的油缸,用来控制模板升高、降低、收缩、张开。
内模板钢结构以[20槽钢作为基本构件,8mm厚钢板作为面板,沿纵向分段制造,通过高强度螺栓联结。
模板顶部留有灌筑孔,用于吊装内模、灌筑梁底板混凝土,两边侧采用宽600mm的组合钢模板作为混凝土压板,以防止灌筑时混凝土的上涌。
(4)端模板:端模面板厚12mm,端模为整体模板,用螺栓与外侧模板联接,与侧模板、内模板间的间隙用橡胶条填充。
端模板按中梁和边梁分别加工制造。
为运输方便,端模分为两件加工,运到工地后再焊成整体,并用[20a槽钢作骨架进行加固。
3、模板制作验收
(1)模板制作材质必须符合模板设计图的具体要求。
(2)选择综合实力强,模板加工经验丰富的厂家进行模板的制作。
(3)模板制作过程中,必须有使用专门的胎卡具,确保模板面
板平整度、焊缝质量、结构尺寸、模板接缝错台等满足设计要求。
(4)分块模板制作完成后,要按模板设计图要求试拼。
分块模板验收按照模板验收规范进行。
模板制作及安装允许误差
4、模板安装
(1)底模安装
预制箱梁采用固定钢底模。
底模全长33000mm ,两端各两块长2250mm×宽5031.5mm的模板,中间十二块长2000mm×宽5031.5mm
的模板。
底模拼接时需要注意保证各块模板的中心线放在同一直线上,模板连接处贴密封胶条。
底模预设17.84mm反拱,在放置钢筋骨架之前,必须对底模进行调整,使之符合要求。
开始预制梁时,由于存在沉降,每生产完一孔梁,都需要对底模进行调整。
等沉降稳定后可以减少检查的频次。
(2)外模安装
外模安装首先把外模支架与侧模连接,外模支架与侧模用活动夹板连接,连接要牢固。
单侧侧模全长32602mm,两端各两块长4307mm的模板,中间六块长3998mm的模板。
其次把侧模与底模连接,外模采用底部拉杆连接底模,侧模与底模要密贴,使梁底板宽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通过侧模与底模连接处元宝铁调节侧模跟部的高度,控制侧模与底模连接处的错台;通过调节外模支架丝杆调整侧模垂直度,使其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按照设计要求梁全长为32614mm,而侧模全长为32602mm。
所以侧模与侧模连接接缝处要适当加石棉垫,使模板全长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模板连接要密实不得有缝隙和明显的错台。
(3)然后安装翼板模板。
单侧翼板模板全长32602mm,两端各两块长4307mm的模板,中间六块长3998mm的模板。
通过连接螺栓使翼模与侧模连接,连接要密实牢固,不得出现缝隙和明显的错台。
通过活动夹板使翼模与外模支架连接,连接要牢固。
通过外模支架丝杆调节翼板高度使其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按照设计要求梁全长为32614mm,而翼板全长为32602mm。
所以翼板与翼板连接接缝处要适当加石棉垫,使模板全长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模板连接要密实不得有缝隙和明显的错台。
(4)端模安装
端模板进场后应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保证其预留孔偏离设计位
置不大于3mm。
端模制作时分上下两部分:底板和两腹板为下部分,顶板为上部分。
安装端模时先安装下部分,将抽拔管穿过相对的端模孔慢慢就位,因管道较多,安装模型时应特别注意不要将抽拔管挤弯,否则会造成端部有死弯。
另一方面要注意锚垫板在对位时避免顶撞钢筋骨架,以免引起支座板移位。
当外模,内模,端模安装完后,可以安装上拉杆,利用上拉杆将内模用顶杆顶住,以防灌注混凝土时内模上浮,并利用上拉杆定位吊装孔。
(5)钢配件的制作要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GBJ18—84的要求,钢配件制作完毕,必须通过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外露部分进行防锈处理,处理的方法及标准符合设计要求。
(2)模板拆除
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如设计无具体规定时,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60%以上,梁体混凝土芯部与表面、箱内与箱外、表层与环境温差均不大于15℃,且能保证梁体棱角完整时可以拆模。
但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
拆模时,先拆除端模,然后卸掉紧固件,拆掉内模撑杆,利用液压装置收起侧板,然后落下顶板,推出内模。
保证油缸同步的措施:液压整体内模在扩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油缸不同步而造成扭曲变形而报废,无法修整。
为保证模板运行中不发生
倾斜、扭曲等现象,液压系统采用一个电机带4个齿轮泵,分别由管道连至4个油缸,每个泵仅负责一个油缸,依靠定量泵油来控制油缸同步。
由于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力的原因,拆模时可能发生小车被拉起现象。
当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大于小车自重时,就会出现上浮现象,为此须按小车自重与受力情况进行检算。
5、质量控制要点
(1)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保证梁体各部形状、尺寸及预埋件的准确位置。
(2)模板安装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各部位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灌筑混凝土时模板检查
①梁体混凝土灌筑时,需派专人检查模板,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处理。
②外侧模板在梁体混凝土浇注时应随时检查模板竖肋的垂直度,并检查模板下口的支承丝杠,检查应与混凝土浇注位置同步;
③内模板在混凝土浇注时主要检查模板连接是否牢固,模板接缝是否漏浆,内模板下倒角处是否变形较大等。
④端模板在混凝土浇注时,主要检查端模板与外侧模板之间以及端模板与内模板的密贴性,保证脱模后梁端棱角分明。
6、施工注意事项
(1)脱模时不能用铁锤重击模板,防止产生不可修复变形。
(2)外侧模板第一次向滑梁道拼装时,需要做好模板竖肋下口的支垫工作,支垫材料应为枕木、钢板,不应使用易碎裂的材料。
(3)侧模板整体滑移时,需要将所有的支承点去掉;侧模板整体拖拉时,模板周围不允许站人;大风天气拖移侧模时,也需采取防护措施。
(4)内模使用时应派专人检查、记录内模使用情况。
对于模板问题及早处理,尤其是对于液压系统需要特别重视,应仔细检查、记
录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及它与内模板的配合是否良好。
(5)应注意底模板下边垫实,垫点不能间距过大,同时应考虑气温变化对底板的影响,底板端不能压死。
底模板之间的拼缝焊接时要将锈迹及杂物清除干净,平焊时电流要适当控制,不能因施焊造成模板面板损伤,焊后应用角磨机磨平焊缝。
(6)虽然模板设计时自身刚度已足够大,但多次使用后会产生一定变形量,或是施工过程中发现局部需要改进,以方便箱梁预制施工,因此需要对模板适时维修、加固。
模板的维修与加固不能改变结构尺寸,若是焊接作业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过大的焊接变形。
模板面板在使用后应防护,外侧面应及时喷或刷漆防护。
(7)模型吊装时设专人指挥,起吊后人员应撤至安全距离外,吊起后模型下严禁站人,并安排专人在周围负责警戒,防止其他人员进入危险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