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随文学习生字,会写生字,特别是“肺”的书写。
2、通过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大小、进化、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知道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假设、分类别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引出学法1、师:第一次跟大家见面,没什么送给大家的,就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则谜语,听仔细了!一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
(太阳)师:《太阳》是我们三下册学过的一篇说明文。
是虎不是虎,有脚只会爬,紧贴墙上爬,离墙便枯死。
(爬山虎)师:四上册我们曾学过一篇有关爬山虎的说明文叫《爬山虎的脚》。
是鱼不是鱼,终生海里居,远看像喷泉,近看似岛屿。
(鲸)师:《鲸》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篇新的说明文。
2、师:学习说明文有哪些方法呢?请同学们打开书39页,快速阅读“单元导读”。
生阅读后反馈,师随机板书:抓住要点说明方法尝试运用师:今天我们就用这三个方法来学习课文。
二、抓住要点知不是鱼1、师:刚才谜语中说“鲸”是鱼不是鱼,那到底是不是鱼呢?生:自由答。
师:好,现在我们就打开课文快速浏览,抓住文中的要点,找找依据。
生阅读查找。
2、交流依据(根据学生回答顺序教学)其实它不属于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师:这句话直接告诉我们答案。
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这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
师:这是一个极有力的证据,因为我们知道鱼是用呼吸的,而鲸是用呼吸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个“肺”字,左边是月字旁,说明和人体有关,右边跟哪个字很像,可又有区别?生跟“市”进行区分。
鲸是胎生的,幼鲸靠吃母鲸的奶长大,这些特征也说明鲸是哺乳动物。
师:这三句话足以说明鲸不是鱼类。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三句话。
(大屏幕出示)生齐读。
三、整体感知习鲸知识师:刚才读了课文,我们知道鲸是哺乳动物,而不是鱼类。
那么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鲸的哪些知识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并在每个自然段的空白处写上主要内容,最好用一个词概括。
生自学,师巡视。
生交流,师随机板书:大小、进化、种类、吃食、呼吸、睡觉、生长。
师:其实“吃食、呼吸、睡觉、生长”都属于鲸的生活习性,所以课文是从“大小、进化、种类、习性”四个方面来介绍鲸的。
四、感受“庞大”了解说明方法1、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这庞然大物,看看到底有多大。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鲸大的句子,并在句子旁写出作者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生默读。
2、交流出示相关句子: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
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师:拿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来比,从而突出鲸的大。
这种说明方法叫作比较。
除了作比较,作者还用什么说明方法介绍鲸的大呢?日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师:这里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生:例数字,十六万公斤、两千公斤。
师:知道两千公斤有多重吗?(随便指一生:你有多重?)算你40公斤,那可是50个你加起来的重量啊!何况这还是最小的,最大的就更不得了,相当于三、四千个五年级学生的重量啊!看来,用例数字的方法能将一个事物的特点介绍得清楚明白。
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生:这里有例数字。
师:对,还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文中写的是“我国……”这里作者举了我国的一头大鲸为例,这种方法叫举例子。
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师:你知道这句话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吗?生(预设):举例子、打比方师反驳:举例子必须是真实的,人真能进鲸的嘴里吗?对呀,早被吞下去了。
打比方要有相似之处,这儿有吗?师:让我们关注这两个字“要是”,给它换换词。
生:假如、如果师:这是一种猜想。
用猜想的方法来说明,这是我们今天新学的一种说明方法叫假设。
总结:作者就是用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假设这些说明方法来写出鲸的大的。
现在你能把这段话读好,把“鲸”读大吗?生:自由读,指读。
五、区分鲸类学分类别师:其实在很远很远的古代,鲸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就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很长很长的年代,鲸经过进化适应了海洋的生活。
生活在海洋里的鲸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分成两类,一类是,没有牙齿;一类是,有锋利的牙齿。
1、那么如何区分须鲸与齿鲸呢?请同学们先默读4、5自然段,再填写这份表格。
种类牙齿吃食水柱吃什么怎么吃(动词)须鲸齿鲸2、交流表格师(指表格):作者把鲸分成两类向我们作介绍,这又是一种新的说明方法叫分类加别。
六、分类介绍迁移运用师:同学们我们学了鲸的大小和种类,接下来我们就来做其中一种鲸,进行自我介绍,能用上说明方法的尽量用上,先拿出练习纸写写。
大家好!我是一条鲸,。
交流评议,特别点评用上恰当说明方法的。
《鲸》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引入新课,提出问题。
1、 (教师简笔板画)同学们,老师画的是什么?(鲸)喜欢吗?2、带你们去浩瀚的大海,看看真正的鲸是什么样的吧!3、看到这遨游的鲸,翻腾的鲸,你特别想知道什么?4、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鲸》这篇说明文,相信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课文中找不到答案的,我们可以打开电脑搜索,好的文章其实就是个引子,吸引你了解更多的知识。
二、学习生字词,总结识字规律。
1、生字词预习了吗?会写吗?2、请同学上来听写生字,写在板画“鲸”相应的部位。
(肚、肺、腭、胎)3、总结识字规律。
4、小结:是啊!开始都没发现丢了这些词,好像是可有可无的,仔细地读,认真地揣摩,发现这些词可是一个也不能少啊!用上后,意思表达得更加准确-----(板书:语言表达准确)平时写作文、说话都要注意用词准确。
5、指导朗读。
通过朗读感受这漫长的变化及作者用词的准确。
6、小结: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要了解鲸的特点,更要学习说明方法,语言的表达。
六、学习三-----七自然段,通过辩论认识不同种类鲸的特点。
1、(出示须鲸、齿鲸的图片)认识它们吗?2、如果让你们来选,你们会选当哪种鲸?学生分成“须鲸队”和“齿鲸队”3、请大家认真读四----七自然段,“须鲸”们把写须鲸的句子划下来,“齿鲸”们把写“齿鲸”的句子划出来。
记住自己的本领,用最快的速度记住自己的绝技,等会儿才能“王婆卖瓜,自卖自夸”4、接下来,两队根据课文提供的信息展开辩论,看看到底谁厉害,谁更具特色!须鲸队,你们的口号是-----齿鲸队,你们的口号是-----5、学生展开辩论。
6、小结:好了,好了,其实你们都是鲸家族中的一员,兄弟姐妹们,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我想,须鲸应该为齿鲸的凶猛而骄傲;齿鲸也应为须鲸之庞大无敌而自豪。
我建议,大家握手言和吧!7、刚才,我们用辩论的方式了解了须鲸、齿鲸各自的特点。
那么作者又是怎么写的?语言表达方面还有怎样的特点呢?欲知详情,请听下节课分解。
七、看图片,写片段。
1、在即将结束这节课之前,我们再去那辽阔的大海,再去看看这些了不起的鲸,知道吗,它们也有非常可爱的一面呢!2、(欣赏鲸不同形态的图片,教师解说)晨曦初露,夕阳西下,我总爱出来散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欣赏欣赏美景;你看,蓝色的天空,蓝色的大海印蓝了我的身体,漂亮吗?多像一只蓝色妖姬;两只鲸高高跃起,要与天空试比高,是表演空中芭蕾?还是在学郭晶晶、吴敏霞来个双鲸跳?很快,它又钻进水里,留下最美丽的尾鳍,你们觉得这尾鳍像什么呢?啊,它们一起出发啦?真想问问它们,你们去哪儿呀?要去干什么呀?请看,我最拿手的必杀技,凶猛的海豹、海狮统统成了我的美餐!哦,精彩的喷水表演现在开始!3、希望你把自己当成一只鲸,或根据课文内容或选择画面或用自己查到资料,写一段鲸的自述,向人们介绍你的生活《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随文学习生字,会写生字,特别是“肺”的书写。
2、通过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大小、进化、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知道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假设、分类别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引出学法1、师:第一次跟大家见面,没什么送给大家的,就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则谜语,听仔细了!一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
(太阳)师:《太阳》是我们三下册学过的一篇说明文。
谁记得太阳这篇课文所用的说明方法: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鲸》这篇课文同样运用了以上的说明方法说明鲸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渗透学习方法。
1、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段写了鲸什么特点,用一个字概括(大)。
一段话可以读成一个字。
2、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这段能不能读成一句话,在书中划一个最重要的句子。
3、把一段话读成一个字,读成一句话,都是抓关键,抓要害。
下面的3—7自然段,每段讲了鲸的什么特点,也能用刚学的办法,快速地在每段抓一个词,或一句话。
抓住了这些关键,文章主要内容就一目了然。
4、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话的标点和其他段的有什么不同?读书要注意共同点,还要注意不同点,不仅要读字、词、句,还要读标点。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说明的方法。
(一)读第一自然段1、形容鲸的大,你还能用什么形容词?(巨大、庞然大物、非常大、无比大、超级大、特别大、很大、极大)2、反正一个字,大、大、大、大、大!课文是这样写的吗?其实,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每一句都在说鲸的大,用各种办法写鲸的大。
再读读书(第一自然段),看看,你最喜欢哪句?划下来,想想为什么喜欢。
(二)学习说明的方法学生找出喜欢的语句,并谈体会.1、“人们见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作者把鲸跟大象比,为什么不跟猫、狗比?大象够大了,但鲸比大象大了50、60倍。
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板书:作比较) 作比较是一种特别有效的说明方法2、“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谁划这句,想一起到鲸嘴里去吗?(想)要是鲸突然把嘴闭上了,怎么办?太危险了。
不行!我可不能让你们送命,我心疼,作者也不会同意的。
哪个词可以看出来?(要是)这个词看出不是让我们真的去,而是用了-----假设的说明方法。
(板书:假设)假设虽然不是常用的说明方法,但用在这里却给人想象,富有情趣。
3、“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⑴找出这句话中的数量词。
“十六万吨、两千吨、四万吨、十七米、十几头。
”⑵ 数字、数字,还是数字,这里用了-----列数字的方法。
(板书:列数字)列数字也是一种常用的说明方法(3)学生朗读并解说。
指导学生朗读、解说时注意语气、语调、动作来强调数字,会让表达更生动,让人感觉鲸非同一般的大。
4、学生小结:介绍鲸的大,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板书:说明方法多种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