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试验设计的基本类型真试验设计2试验组对照组后测设计基本模式

教育试验设计的基本类型真试验设计2试验组对照组后测设计基本模式


第二节 教育实验选题与实验假设
• 实验假设的提出,是需要创意的工作。可以 是对已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也可以是对经 验事实的提炼和筛选。
• 一个实验课题往往根据一定的科学理论和经 验事实,提出一些新设想、新见解、新方案、 新做法,研究者希望(或假设)这些新东西 在某种意义上是可行的、恰当的、比现有的 东西要优越等等,这样就有了实验假设。大 的课题可以包含许多假设,同一个课题可以 有不同的假设。
• 单因素实验,一个水平就是一个处理 • 通常的教育实验,一个是改革的做法,一个是传统的做法,
这时可称前者为实验处理,相应的被试为实验组,而后者为 非实验处理,相应的被试为对照组(也称为控制组) • 有时,一个实验中有许多自变量,它们都是可操纵的(如各 种教学改革措施),但实验者有意将它们复合在一起,当作 一个自变量来看待,只分实验处理与非实验处理 (如“尝试 指导、效果回授”数学教学实验 )。
第一节 教育实验概述
二、教育实验的功能和局限性 教育实验的功能: • 检验现有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 检验自己的经验和设想是否有效,为发现和
揭示新的教育特点和规律提供必要的基础。 • 检验他人的经验和成果是否有效,以便在引
进时进行改造、变通和发展。 • 为新出现的教育理论假说应用于教育实践寻
第二节 教育实验选题与实验假设
三、统计假设 • 实验假设是研究者提出并希望其为真的假设,
又称为研究假设 • 统计上并不直接检验研究假设,而是检验与
其对立的假设:实验前后的结果没有差异, 在统计上称为原假设 • 如果经过检验拒绝原假设,就可以接受实验 假设
第二节 教育实验选题与实验假设
• 作业:结合案例《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优生与 学困生应用题表征策略差异比较》,了解实 验假设提出过程,指出其实验假设。
第一节 教育实验概述
• 数据分析和报告结果。 • 主要工作有:核算实验结果、数据整理和分
析(包括统计检验)、得出实验结论、评价 实验、编写实验报告。
第一节 教育实验概述
• 讨论:1.谈谈对教育实验的理解。 2.联系实际,谈谈教育实验的功能和局
限性。
第二节 教育实验选题与实验假设
一、实验课题 二、实验假设 三、统计假设
第二节 教育实验选题与实验假设
一、实验课题 举例: • 提高学业成绩又不加重学生负担 • 减轻学生课外负担 • 在班级教学中如何因材施教、如何处理两极
分化 • 培养差生学习兴趣 • 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第二节 教育实验选题与实验假设
二、实验假设
举例: • 西南师范大学一个课题组从1992年开始在中学进行
学习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学习 次数、作业量、活动方式等 • 另一种是由实验者主动选择而变化的变量, 如学生性别、年级、智力等
第三节 教育实验的变量选择、测量和控制
一、自变量的选择与操纵
• 自变量的可能取值称为因素的水平,它反映了因素所处的状 态或等级
• 每个实验因素各取一个水平得到一个水平组合,称为一个实 验处理
“减轻负担,提高效益”数学教育实验(简称GX实 验),从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入手,改革传统 教材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技法、轻通法的 弊病,打破传统的直线式教材编排体系,以提高课 堂效益,减轻课外负担。提出了“积极前进、循 环上升,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开门见山、适当 集中,先做后说、师生共作”的数学教育原则, 并有许多具体操作方法,假设通过这些做法可以 “减轻负担、提高效益”。
找可行的操作程序。
第一节 教育实验概述
二、教育实验的功能和局限性 教育实验的局限性: • 变量控制造成环境失真 • 实验可能引起副效应 • 测验误差 • 选择误差
第一节 教育实验概述
三、教育实验的步骤 可分三个阶段: • 实验选题和设计。 • 主要工作有:பைடு நூலகம்定实验课题、提出实验假设、
明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对象(被试)、实验 的设计、实验人员的组织和培训、准备实验用 品、制订实验计划。 • 实验的实施。 • 主要工作有:根据实验设计进行前测、编组、 控制实验情景、后测、记录实验情况。
二、因变量的分解与测量 • 因变量是由自变量变化引起的与被试行为反应相
关联的变量,是实验者感兴趣的指标。 • 选择的因变量指标要尽可能满足以下条件: • (1) 客观性, 这是测量对指标的基本要求。 • (2) 可靠性,同一组被试的实验结果,因变量在不
第三节 教育实验的变量选择、测量和控制
一、自变量的选择与操纵 二、因变量的分解与测量 三、无关变量控制 四、实验控制与效度 五、常见无关变量对效度的影响及控制办法
第三节 教育实验的变量选择、测量和控制
一、自变量的选择与操纵 • 自变量在实验中通常称为实验因素,是由实
验者掌握的、假定为原因的变量 • 一种是由实验者主动操纵而变化的变量,如
第三节 教育实验的变量选择、测量和控制
• 一方面是因为一项教育改革实验往往包含一整套措施,这 些措施的合力作用才能使实验产生效果,另一方面是为了 便于实验设计、实施和分析。如果有必要分清每个自变量 所起的作用,或者需要寻求最优的水平组合,则要进行多 因素设计和分析。
第三节 教育实验的变量选择、测量和控制
目录
第一章 教育研究概述 第二章 教育研究选题与设计 第三章 文献检索与综述 第四章 教育经验总结 第五章 教育研究方法 第六章 个案研究 第七章 教育统计与教育测验 第八章 教育实验研究 第九章 教育叙事研究 第十章 教育行动研究 第十一章 教育研究成果表述
第八章 教育实验研究
第一节 教育实验概述 第二节 教育实验选题与实验假设 第三节 教育实验的变量选择、测量和控制 第四节 教育实验的类型和设计 第五节 教育实验的评价
第五章 教育调查研究
• 实验:合理地控制和创设一定的条件, 从而验证假设、探究现象成因
• 实验与调查
– 实验:条件控制、事前有假设、探究因果 – 调查:自然现象、可以没有假设、现状与关系
第一节 教育实验概述
一、教育实验的特征 二、教育实验的功能和局限性 三、教育实验的步骤
第一节 教育实验概述
一、教育实验的特征 • 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现实情景中进行 • 难于精确量化 (具模糊性和随机性) • 丰富、生动、复杂和多样 • 伦理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