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生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策略医学英语教学在我国医学生教育及临床医生培训过程中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目前的医学生英语教学模式中,仍然存在如专业性不强,师资、教材匮乏,忽视文化与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无规范的考核与激励机制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依据现代英语教学的理念和特点,提出符合我国国情及医学事业发展的合理的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策略,旨在全面提升我国医务工作者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Abstract] Medical English teaching has earn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e course of medical students ′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clinical doctors in China,but in the current English teaching model,there are still a series of urgent problems such as the poor professional,lack of teachers and textbooks,neglecting cultural and applications capacity-building as well as non-standardized assessment and incentive mechanisms and so on.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English teaching,and puts forward the reasonable medical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strategy in line with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medical career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apacity of our medical workers in the practical use of language.[Key words] Medical English;Teaching;Current situation;Reform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国际间的交流愈来愈多,同时,我国医学界国际医院逐年增加。
医疗人才的培养不仅限于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及前沿知识的更新,面临全球一体化的医学知识发展趋势,迫切需要提高医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医学专业英语的使用范围和重要性在医疗工作中逐步体现,合理地提高临床医生的医学专业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临床工作中灵活运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进行流畅的口语及文字书面沟通与交流,更重要的是重视提高自主医学专业知识掌握的能力,有助于临床医生尽快适应目前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趋势,从而进一步满足国际医学界日益密切的学术交流需求,因此,英语教学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鉴于目前我国医学生在其专业领域的英语实践、运用等能力方面普遍存在的不足,合理的医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是现在医学英语教学面临的主要挑战。
广大医务工作者要立身学科前沿,了解最新的医学发展趋势与前景,参与国际的学术会议交流,熟练掌握英语这一沟通与交流工具极其重要。
英语水平的层次高低不仅体现了人们在信息获取与处理方面的的综合文化素质,同时也是个人事业发展前景与社会竞争实力的重要指标。
熟练的英语实用技能是社会逐步发展、时代日益进步对我国医务人员的基本要求。
1 临床医生医学英语教学现状1.1 临床医生英语水平现状与问题目前,大多数中国医生虽具备一定的医学英文文献阅读能力,但其听说能力仍然较弱,无法听懂全英文的学术讲座内容,不能在参加国际会议时直接用英语与外国同行交流,无法在诊疗的过程中直接使用英语与国外患者沟通(如询问病史),无法独立完成1篇高质量的英语文章等,这些来自语言上的障碍严重制约了我国医务人员自身学术水平的提高,同时也阻碍了医学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的发展。
国内有研究表明,大部分临床医生英语水平停留在英语四、六级水平,但不能适应学术交流等更高层次的需求,停留在“哑巴英语”水平,因此,应从基础阶段提前奠定一定的英语读写能力[1]。
1.2 医学院校专业英语师资缺乏医学院校专业英语的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临床医生在工作中英语的应用能力,因此,要提高医生的英语实际应用水平,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医学院校目前局限性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专业英语师资水平是直接影响教学目标实现的基础条件。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专业英语师资人员储备明显不足直接影响医学英语教学的发展。
据统计,在部分医学院校中,具备一定医学英语专业的教师与单纯的英语教师的平均比为1∶25,这种鲜明的对比足以表明在我国各大医学院校中普遍存在缺乏既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同时又擅长英语语言教学的合格的医学英语教学人才[2]。
在我国,医学院校的医学英语教学大多由公共英语教师承担,由于医学背景知识欠缺,很难掌握专业英语中蕴含的深刻的医学内容,加之授课形式呆板,使医学英语学习变得枯燥而缺乏实际应用价值,久而久之,必然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3]。
1.3 医学专业英语教材匮乏、专业性差当今医学界,我国多数医学院校的医学英语专业教材使用情况仍然处在一个不系统的无连贯性的状态下。
其教材选择多为自选模式,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注重逐步提高阶层的医学英语教材使用培养模式。
不可否认,近年来国内医学英语教材不断涌现,也大多涵盖了听、说、读、写、译等多方面的综合教学内容,但完整的、高水平的、内容全面又能分层教学且及时更新医学知识新观点的优秀教材却很难找到,造成目前各校甚至各位教师使用的教材高度不统一,理论内容无法正确衔接,不利于学生进行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学习。
同时在英语教学中公共教材的使用频率较高,忽视了专业英语教材的重要性,不能做好两者间的有效结合,不能有效地提高医学英语教学水平[4]。
1.4 临床医生缺乏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语言的载体是社会实践,文化则成为语言教学的核心。
文化意识能使语言更加熟练,语言的形成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如果不能真正了解语言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就无法得心应手地运用这个语言工具。
医学英语也不例外,专业术语繁多使其区别于生活英语,从词源学来看,医学英语词汇大部分来源于拉丁语和希腊语,词汇蕴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中西方的传统文化本来就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传统中医与西医之间仍然不乏文化差别,所以跨文化意识培养在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尤为重要[5]。
然而,我国医学院校对跨文化意识进行英语教学方面的的重要性并未得到足够重视。
一直以来传统的医学英语教学模式着重强调英语的“工具性”,单纯地把英语作为一个简单的依附于或纯属于医学专业的普通工具之一,简单的英语词汇及语法教学和单纯的应试技能训练成为教学的主体,文化意识的特征则被逐步弱化甚至忽视。
1.5 考核及激励机制缺失在医学院校本科教育体系中,公共英语作为医学生英语学习的主体内容,占据了绝对的地位,而且考核机制极其严格,直接与毕业及日后的就业密切相关,但医学英语却往往只作为其中的一门选修课程,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医学英语所占课时较少,同期学校开设的医学专业领域课程,如内、外、妇、儿科等专业课程吸引了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6-7],因此,在医学生的观念中,医学英语缺失了其应有的地位;另外,在医学生的英语教学及培养过程中,医学英语的实践应用严重不足,医学英语作为必备工具的使用价值没有被充分认识;医学英语与公共英语的教学之间没有做到很好的衔接与过渡,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目前我国大多数医疗单位单纯把四、六级证书作为人才接受的必备条件之一,迫使医学院校只偏重传统的应试模式的公共英语教学,忽视了医学英语专业教学对医学生的重要性及其在医学生培养教育上的地位,进一步导致了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方向性偏差,忽视了公共英语与医学英语教学之间合理衔接的重要性,不能顺应医学专业学生培养的未来发展趋势。
最后,医学英语在教学及毕业考核中缺乏严格的机制及科学的形式。
2 建议与对策2.1 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临床医生对医学英语学习的兴趣医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并以英语为手段获取专业信息与流畅地完成国际间信息交流,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应用能力及跨文化沟通能力,全面促进听、说、读、写、译等实际技能的发展。
随着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模式的不断应用与更新,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对医学生及广大的医务人员进行英语教学的模式应替代传统的、枯燥的无交流教学模式。
多媒体教学模式有传统教学方式望尘莫及的优越性且可行性较高。
教师可以灵活、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知识信息传递的效率,充实学生短时间内获取的信息。
利用多媒体模拟英语情景[8],构建一个纯英语环境下的教学查房、病例分享、体检问诊、国际会议专业论坛、论文答辩等。
充分利用因特网的在线翻译及阅读软件,辅助阅读与理解专业英文资料内容,同时更正错误的发音方式,促使临床医生主动自学与提高自身的专业英语知识水平[8]。
另外,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提倡“干中学”,采用每日英语交班、英语查房、英语病例演讲比赛、英文综述撰写以及设立英语角等形式,使英语作为一种工作环境而存在,激发临床医生的求知欲及学习热情,提高临床医生对医学英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的认识,促进英语学习持续有效地开展;最后,创造更多对外交流的机会,使广大的临床医生能真正使用这一工具,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去体会、去进步[9]。
2.2 培养优秀的医学英语教师队伍,英语教师应不断更新临床知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专业英语原则上由专业教师承担,外语系(部、教研室)可根据具体情况配合和协助[10]。
医学英语教师应掌握部分临床医学知识,并不断更新相关知识内容,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教师如果只追求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注重教学实质内容,就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我国医学院校目前的医学英语师资水平现状是处于一个整体相对较低的水平,难以满足目前医学领域的需求。
合理改善与提高医学英语教学,不仅需要高水平的英语语言基础,还要有专业的临床知识。
为此,对于没有医学专业知识的教师,我们应给以创造医学相关知识层面的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全面提高其医学专业知识,对于具备一定相关医学专业知识的教师来说,应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提高其英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