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2

计算机网络2

网络课堂练习题(第2章)试题2.1根据尼奎斯特定理,下列哪些正确?(全部)(1)只要达到每秒2H次采样,信号可以被完全重构;(2)采样率超过每秒2H次无意义;(3)通过采样恢复出来的高频成分被带宽为H的低通滤波器滤掉了;(4)V表示信号的离散级数,即系统可调制出的信号状态;(5)一个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率取决了信道带宽和采用的编码方案。

试题2.2采用相-幅调制技术在带宽为64kHz的无躁声信道上传输数据,每个相位有4种不同幅度的电平,要达到512K比特位/秒的数据速率,至少要多少相位?试题2.3 根据香农定理,下列哪些正确?((1)(3)(4)(5))(1)公式中的信噪比S/N是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用于衡量热噪声的数量;(2)公式中的信噪比单位为分贝;(3)数据传输率与信号级数无关;(4)数据传输率与采样频率无关;(5)适用于任何热噪声信道。

试题2.4 关于传输介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全部)(1)每种传输介质在带宽、延时、造价、安装、维护等方面都具有各自的特性;(2)双绞线既可用于传输模拟信号(用作电话系统的本地回路),又可用于传输数字信号(局域网);(3)双绞线的带宽取决于铜线的直径和长度;(4)同轴电缆比双绞线有更好的屏蔽性,因此能以更高的速率传输更长的距离,其可能达到的带宽取决于电缆的质量、长度、数据信号的信噪比等,并广泛应用于有线电视网和城域网中;(5)双绞线和同轴电缆的长度越长,带宽越低。

试题2.5 一个光纤传输需要具备的关键部件有((1))(1)光源、和传输介质、检测器(2)光源、传输介质、检测器、计算机(3)光源、传输介质、检测器、计算机、光电接口卡(4)光源、传输介质、计算机试题2.6 关于光纤的说法,正确的有(全部)(1)光束在光纤中可能有不同的传播模式,这是因为每束光都可能以不同的反射角传播;(2)光束在其中具有多种传播模式的光纤称为多模光纤,而仅有一种传播模式的则称单模光纤;(3)单模光纤的直径约为几个光波波长大小;(4)单模光纤如同一个波导,光束在其中按直线传播。

试题2.7 关于光纤的连接方式,说法正确的有((1),(2),(3))(1)可以将它们接入连接头并插入光纤插座,连接头要损失10%到20%的光,但重新配置系统容易;(2)可以用机械方法将其结合,但要损失大约10%的光;(3)两根光纤可以被融合在一起形成坚实的连接,但有点衰减;(4)两根光纤可以被融合在一起形成坚实的连接,几乎无衰减。

试题2.8 关于光纤和铜线比较的说法,正确的有(全部)(1)光纤提供的带宽比铜线高得多,信号衰减较小,在长的线路上每30KM才需要一个中继器,而铜线每5KM就需要一个,因而省钱;(2)光纤比铜线能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

例如,机械损坏、电磁干扰、化学腐蚀等;(3)光纤重量轻、体积小,省钱省空间;(4)光纤不漏光并且难于拼接,很难被窃听(5)光纤的不利因素:单向传输、光纤接口比电子接口贵、安装不如铜线方便。

试题2.9 关于光纤组网,下面说法正确的有(全部)(1)光纤可以用于LAN,也可以用于长距离传输,连接比以太网复杂;(2)通常采用的拓扑结构是环形、星形;(3)接口类型有无源接口、有源中继器;(4)采用有源中继器的网络存在从信号到电信号,再到光信号的转换过程,这不仅限制了传输率,也存在一个有源中继器损害,整个环被破坏的缺陷;(5)采用无源接口可以克服有源中继器的缺陷,但每个连接处都有光损失,因此,计算机的数量和环的总长度会受限制。

(6)无源星形结构将所有输入的信号组合起来,然后再将合并之后的信号传输到所有的线路上,因此,能量被分散,致使网络中的节点数量受到限制(与光敏二极管的感应效果有关)。

试题2.10 关于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全部)(1)主要由本地回路、干线、交换局构成(2)本地回路采用双绞线传输模拟信号,而干线采用光纤传输数字信号;(3)采用电路交换,在物理链路建立过程中,交换局选择线路将呼叫端与被呼叫端连通;(4)传输线路存在衰减、延时畸变、噪声等问题;(5)衰减指信号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畸变指信号的不同傅立叶分量的传播速度差异导致在接收端出现码间干扰,噪声指来自于非发射器的多余能量;试题2.11 关于基带(DC)信号传输和AC信号传输,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全部)(1)数字信号用到的方波频谱很宽,因而衰减和延时畸变很严重;(2)在低速和短距离通信中,可以考虑采用基带(DC)信号传输,否则,AC信号传输是一种可行选择;(3)由于衰减和传播速度与频率相关,在信号中很难有一个较宽的频率范围;试题2.12 关于调制解调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全部)(1)调制解调器接收一个为序列作为输入,产生一个被调制的载波作为输出,或输入输出正好相反;(2)可采用的主要调制方法有:调幅(或移幅键控)、调频(或移频键控)、调相(或移相键控)、幅和相结合(如正交振幅调制QAM);(3)星座图可用来形象地表示振幅和相位的组合,振幅由星座图上状态点与原点的距离来表示,相位由从该点到原点的直线与正相的X轴所构成的角度来表示。

(4)调制解调器每秒钟采样的次数可以用波特来计量,每一个波特中,只发送一个码元,若一个码元只有两个信号状态(如低电压和高电压),则位传输率与波特在数值上是一样的;(5)在调制解调器采用的正交相移键控(QPSK)中,在星座图上显示振幅相同,相邻状态点相位彼此相差90度,位传输滤是波特的两倍;(6)所有的调制解调器都允许同时在两个方向传输,即全双工传输。

试题2.13 关于带宽、波特、码元、位传输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全部)(1)一种介质的带宽是指在最小衰减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这种介质的频率范围;(2)波特指每秒采样的次数;(3)码元是指在每次采用中发送的一份信息;(4)波特率与码元率是相同的;(5)每个采样的位数由调制技术决定;(6)位传输率是指一条信道上发送的信息的数量,等于每秒采样数乘以每个采样的位数;试题2.14 关于全双工、半双工、单工,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全部)(1)全双工链路的两端同时进行数据发送;(2)半双工链路的两端都可成为发送端,但不能同时发送;(3)单工链路的两端只能一端是发送端,另一端是接收端;(4)单工链路的一个例子:一根光纤的一头是激光源,另一头是光检测器;(5)采用频分复用可实现一条全双工链路;(6)采用时分复用可实现一条半双工链路。

试题2.15为什么拨号接入使用的调制解调器(56kpbs)速度慢?参考答案:因为它使用的是语言信号的频段。

本地回路的端局端设置的滤波器把300Hz以下和3400Hz以上的频率都减弱了。

因此,数据也被限制在这窄窄的频段中,且语音通信和数据传输不能同时进行。

试题2.16列举常见多路复用方法并对各个方法做简要比较。

参考答案:频分多路复用(FDM):频谱被分成频段,每个用户可以单独拥有某个频段。

时分多路复用(TDM):用户轮流(循环法)获得整个带宽,每次仅使用一小段时间。

波分多路复用(WDM):在光纤信道上,对频分多路复用的一个变种,是频分多路复用在极高频率上的应用。

码分多路复用(CDM):允许用户在任何时候使用整个频段,但不同的用户要使用不同的码,即利用编码技术将多个并发的传输过程分离开。

试题2.17解释信道、信号、信道带宽、码元、波特率、比特率。

参考答案:信道:信号的传输媒质,可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有线信道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

信号:运载消息的工具,是消息的载体。

从广义上讲,它包含光信号、声信号、电信号等。

信道带宽:限定允许通过该信道的信号下限频率和上限频率。

码元:在数字通信中常常用时间间隔相同的符号来表示一位二进制数字,这样的时间间隔内的信号称为二进制码元,而这个间隔被称为码元长度。

1码元可以携带1或多个比特的信息量。

波特率:单位时间内载波参数变化的次数,或单位时间内载波调制状态改变次数,其单位为波特,可被理解为单位时间内传输码元符号的个数,通过不同的调制方法可以在一个码元上负载多个比特信息。

比特率:是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即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制代码的有效位数,其单位为每秒比特数。

试题2.18对比阐述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的特点。

参考答案:电路交换首先要建立连接,然后进行数据传输,传输完毕后释放连接,时延短,不会拥塞,不会乱序,静态地保留带宽,不受其他用户干扰,适用于大量数据传输,否则资源利用率低。

报文交换无需先建立连接而直接传输数据,带宽动态申请动态释放,资源利用率高,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时延不确定,可能会产生拥塞、报文乱序等现象。

分组交换是对报文交换的改进,较大的报文分割为分组,分组有个最大长度限制,使得存储-转发可以在内存中完成。

其他同报文交换类似。

试题2.19对比阐述数据报与虚电路的特点。

参考答案:虚电路采用呼叫分组显式建立一条逻辑链路,然后分组根据虚电路标签VPI、VCI可快速沿通路发送,传输完毕,利用释放链路分组将该链路释放。

数据报不需要显式建立链路,发送方将数据组装成数据报,在其中填入发送方和接收方地址,然后通过存储-转发方式发送。

试题2.20简述ADSL的工作原理。

参考答案:ADSL的工作原理是:将本地回路上可供使用的频谱(约1.1MHz)分成三个频段,分别用于语音通信、上行数据流(从用户到端局)、下行数据流(从端局到用户)。

课后练习:计算机网络(Andrew编,第四版)教材第二章的典型习题P149试题2至8P150试题22,23,24P151试题31,41,42P152试题4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