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精心整理的复习总结
例2、用甲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 2.4 cm,
用乙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 2.40
cm.。
二、时间的测量与单位
1、国际单位: 秒(S) 2、单位间换算:
1h= 60 min= 3600 s
三、运动的描述
由于参照物选取的不同,对于同一个物体,我 们可以说它是运动的,也可以说它是静止的。
参照物选择不同,运动和静止的情况就可能不同
(四)变速直线运动 1、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是变速直线
运动。
2、粗略研究时,也可以用v=s/t来处理。
这里的V称为平均速度用V表示.
说平均速度时必须说明哪一段时间或路程 才有意义。
注意:求平均速度时一定要 记住:公式只有一个:
v 总路程 全 总时间
而绝对不能用:
v全
V1 V2 2
例.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半程 的平均速度为12m/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为16 m/s,求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0cm 1 2 3 4 5
误差
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只可减小
3.减小误差的方法:
(1)选用更精确测量工具; (2)改进测量方法; (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例1.关于误差,正确的说法是( D ) A.两次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B.只要正确做实验,就不会产生误差 C.选用精密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复习课
一、长度的测量:
(一)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 米(m)
2、单位间的换算:
1km= 103 m 1dm= 10-1 m 1cm= 10-2 m 1mm= 10-3 m 1μm= 10-6 m 1nm= 10-9 m
(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看: ①零刻度线 ②量程(测量范围)③分度值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例.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 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
是2:3,则速度之比为( A)
A.9:4 B.4:9
C.1:1 D.3:2
(三)匀速直线运动
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特点:
1.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不变。 2.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3.在任意时刻的速度都相同
1.静止
2.向左运动
3.向右运动(船速小于风速)
四、运动的快慢
(一)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比较法) 2、相同时间比路程(观众比较法) 3、比较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观众比较法)
(二)速度的公式与单位:
什么叫做速度?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 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v=
s t
S=vt
变形
t=
s v
例.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S/t 得知,物体的( ) C A.速度和路程成正比 B.速度和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随时间和路程而变化 D. 速度决定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
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越长 B.运动时间越短的物体,速度越大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通过的路程越长, 所需的时间越长
学生予以帮助
量程 0~8cm
单位
分度值 1mm
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2.放: ①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一端 ②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 ③刻度尺放正
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①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3.读:
②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A
B
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数字 4.记: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2.323cm
答:全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3.7m/s。
23
1、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1分钟内通过的路程为600 m, 第是26分00钟m内,通以过下的说路法程中也正是确6的00是m( ,C)第3分钟内通过的路程还 A.这个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这个物体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不能确定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解:设前、后各半程的路程为S1,时间分 别为t1、t2,速度分别为v1、v2,则全程的平 均速度为:
v s s 1 s 12 s 1 2 (v 1 v 2 ) 2 (1m 2 /s 1m 6 /s) 1.7 3 m /s t t1 t2 s 1 s 1 v 1 v 2 1m 2 /s 1m 6 /s v 1v 2
零刻度线
寒 门 大 学 生, 谁说我 们没有 路? ——驳 《 寒 门 再难 出贵子 》 周 末 的 时 候 偶 然 看 了一篇 文章叫 做《寒 门再难 出贵子 》,这 是一个 银行HR写的故事,在 网 上 非 常 的 火。由 于我本 身就出 自于江 西的一 个非常 山沟沟 的地方 ,也是 来自于 寒 门 , 所 以 一看标 题就吸 引了我 ,尤其 是文章 中治国 (也来 自于农 村)的 故事, 还 有 文 章 作 者的师 兄宝宝 哥的故 事(因 为前后 两个女 朋友家 里背景 的不同 ,导致 宝 宝 哥 生 活 迥然不 同), 确实让 人非常 感慨。 文 章 中 的 故事很 真实, 真实的 会 让 一 些 人 对生活 产生绝 望;文 章的故 事很现 实,现 实到会 毁掉一 些人的 梦想; 文 章 的 故 事 很残酷 ,残酷 到你会 想起上 海海事 大学法 学院研 究生杨 元元自 杀遗言 : “ 知 识 不 能改变 命运” . 看 完 《 寒 门难出 贵子》 这篇文 章后心 情很郁 闷。一 个 寒 门 男 人 奋斗一 生也许 没有一 个名门 公子哥 的某位 亲友的 一句话 有作用 ,为此 , 我 去 网 上 搜索了 下“寒 门大学 生的出 路在哪 里?” ,不搜不 要紧, 一搜更 让人泄 气 , 搜 出 的 文章没 有一篇 能够给 寒门大 学生的 出路予 以切实 指导的 。文章 内容要 么 是 去 争 论 农村孩 子是不 是应该 读大学 (都考 上了大 学,还 争论什 么), 要么就 是 将 寒 门 大 学生的 出路寄 托于社 会的和 谐和公 平。这 些论述 ,不仅 不会对 寒门大
例: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学生有如图的
对话,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C )
A、学生认为汽车前进得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 B、不论选择什么为参照物,乘客都是不动的 C、司机说乘客没有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 D、画面中的人物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 动的
例:观察图中的小旗, 判断船相对岸上楼房 的运动状态有哪几种 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