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历史:4.3《美苏争霸》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历史:4.3《美苏争霸》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对华政策
美国孤立反对中国 苏联推行霸权政策, 造成中苏关系恶化
美国同中国实现关系 正常化 苏联进一步对中国进 行军事威胁,以致酿 成边境武装冲突
50中-60初
60中-70末
80
苏联改善与中国的 关系 美中关系时好时坏
小结
1 、美苏争霸过程中,互有攻守, 这是由什么决定的?
美苏双方的经济军事实力的消长
2 、美苏对华政策的变化是由什 么决定的? 美苏的对外战略和国家利益
1.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美苏 争霸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B ) A.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B.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C.第三世界的兴起 D.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2 、 50 年代中期到 60 年代初期,苏联在战略 是弱于美国,表现在:
第一阶段: 50 年代中期至 60 年代
初期
美苏的两手政策:
缓和: 紧张:
赫鲁晓夫访美
柏林墙的修筑 古巴导弹事件
态势:缓和-紧张
美强苏弱(综合国力)
柏林墙—世界上最大的涂鸦
摧毁柏林墙,摄影者亚历山大-阿维坎凭此 照片获91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大奖
今日的柏林墙遗址附近竖起1065个 十字架以纪念冷战时期从前东德逃 亡的遇难者
A,出兵阿富汗 B,放松对东欧的控制 C,古巴导弹危机 D,修筑 “柏林墙”
3 、以下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评价是:
A,美苏关系演变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B,战后美苏之间一直没有直接交战 C,美苏之间的争夺是综合国力之间的较量 D、军备竞赛加快了苏联经济的发展速度
4.美国之所以决定同中国建交是出于( A ) A.调整对外战略政策的需要 B.美本结束对越战争,从越南撤军 C.帮助中国解决台湾问题 D.消除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分歧 5.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I从对苏战略上 看,最主要目的是:( A ) A.在经济上拖垮苏联 B.带动美国经济的发展 C.取得军事上的优势,争取主动 D.大幅度提高美国的核威慑力量
6、(97年全国高考题)对20世纪60-80年代美苏关系 的概括,较为全面的是: ( B ) A、苏联不断加强对外扩张,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B、美苏对峙,互有攻防,双方争夺世界霸权 C、美国采取强硬政策遏制和反击苏联的全球扩张 D、美苏争夺全球战略优势,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7、二战后“柏林墙”的出现体现了 A、以美苏为首两大集团的对抗( B )
第三阶段 8 0 年代
态势:美攻苏守
美 国
苏 联
1980年、“卡特主义” 1981年、里根、 星球大战计划
1985年、戈——经济 改革、调整外交 全面收缩
“第二次缓和”?
阶段
知识结构表格 基本态势 对外战略
苏联希望同美 缓和-紧张 国平起平坐, 美强苏弱 共同主宰世界 苏联在欧洲“缓 苏攻美守 和”,在亚非扩 张 美国“尼克松主 义”在亚太战略 收缩 美国对苏强硬政 美攻苏守 策 苏联全面收缩
赫鲁晓夫 扳手腕反映美 苏什么态势?优 势在哪一方?
肯尼迪
图中两个人物 反映美苏争 分别是谁? 霸的态势,优 势在美方
从60年代初开始,苏联大规 模生产核武器,力图和美国取 得核均势。70年代中后期,美、 苏战略核力量大体形成均势。 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 际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第二阶段: 60 年代中期至 70 年代末
上下两张照片 分别是1961 年及2000年 柏林一个路口 的情况对比
蘇聯在古巴的導彈裝置圖
蘇 聯 核 潛 艇
卡斯特羅與克魯曉夫
甘迺迪
如果你能作出不會攻擊古巴,而且解除封鎖的保證,則設在 古巴的導彈發射場地問題就會變成完全不同的問題了我和 你都不應該再拉緊由你打上戰事死結的那根繩索的兩頭
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允许我们的外交政策受苏联国 内政策的影响,有人认为,为了“帮助”戈尔巴乔夫 在国内改革成功,我们必须在军备控制谈判中做出让 步,这种意见是彻头彻尾的胡说。 尼克松《1999年· 不战而胜》 请回答:
1. 尼克松认为,美国在外交政策方面不能 受苏联国内政策的影响,其根据是什么?
美国的外交政策主要是同苏联进行争霸斗争,所以, 从根本上看是不受苏联国内政策影响的。 2. 尼克松称对苏联的“让步”主张是“彻头
历史:第四单元第三课 《美苏争霸》课件PPT (新人教版选修3)
第3课 美苏争霸
课程标准 了解七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 求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 启示。 探究的主要问题 1、美苏对峙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2、美苏关系从对峙走向缓和的主要表 现是什么?
赫鲁晓夫对美国记者 说:
•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 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 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 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 下来。
彻尾的胡说”,其理由何在?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打算通过以高科技为核心的军备竞 赛来拖跨苏联,所以美国绝不会“让步”。
B、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的对抗
C、德意志民族的分歧
D、东西德国的正式分裂
8、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的态势 是 A、势均力敌,处于僵持状态 B、势均力敌,互取“守势” C、苏取攻势,美取“守势” D、美取攻势,苏取“守势” ( ) 9、促使美苏对外争霸策略发生攻守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与中国关系如何 B、第三世界的兴起 C、国家领导集团的决策能力 D、本国的经济军事实力 ( )
态势:苏攻美守 美国 苏联
经济增长缓慢
陷入越战泥潭
1969年, “尼克松主 义”
缓和战略
在松访苏 2、欧洲安全问题
军事力量 略微超过 美国
在亚非 大肆扩张
欧洲
两军对峙
试比较尼克松主义与杜鲁门 主义对外政策的不同 尼克松 1970 年提出的对外政 策,它反映了美 国对外战略的重 大调整,从战略 进攻转为战略防 御,处于守势。 杜鲁门主义实 施时,美国凭借 其在强大的经济 军事实力,取得 了资本主义世界 霸主地位,确定 了战后美国以欧 洲为重点的全球 性进攻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