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学案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学案

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1.1 社会生活与化学学习目标1、注意和发现身边的化学物品和现象。

2、认识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3、感受化学实验中出现的一些奇妙的现象。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难点::感受奇妙的化学现象并产生猜想。

学习过程及指导自学指导一1、阅读课本2—5 页,阅读后分组讨论5分钟。

2、就下列方面,学生发言,列举知道的化学物品和现象:(1)、家里的塑料。

(2)、用化学纤维做的衣服。

(3)、食品中的添加剂。

(4)、制作交通工具的材料。

(5)、药品。

(6)、与化学相关的生命现象。

(7)、化学对社会的作用。

自学指导二观察趣味实验,谈感受。

一、必做题1、下列不属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研究范畴的是()A、物质的组成E、物质的运动状态C、物质的变化与性质D、物质的用途与制取2、化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生活中有许多物质都与化学有关,请你判断下列所列举的物质与化学研究关系不密切的是()①塑料②化学纤维③色素④电磁波⑤蛋白质⑥氢氧化铝片⑦阳光A、④⑤ E、④⑤⑦ C、④⑦ D⑤⑦3、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见到以下说法或做法,其中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A、100%天然果汁,绝对不含化学物质E、“绿色食品”是指安全、无公害的绿色营养食品C、富含营养成分的物质摄取的越多越好D、吸烟、酗酒有害健康4、专家把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所得的食品叫做绿色食品,海洋提供的食品叫做蓝色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叫做白色食品。

下列属于绿色食品的是()A、大米E、海带C、酸奶D、食盐5、你认为不利于学好化学的方法是()A、学好化学要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E、重视实验室学好化学的必要条件C、化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无需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和联系D、学习化学,要注意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变化和性质6、某果冻的标签中写着,“配料:水、白砂糖、果汁、卡拉胶、柠檬酸、乳酸钙、甜蜜素、山梨酸钾、食用香精、柠檬黄、胭脂红”。

其中山梨酸钾是防腐剂,加入防腐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柠檬黄、胭脂红是色素,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食用香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

7、对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想制什么物质就可以制什么物质E、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C、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注意环境保护,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D、不仅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制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8、在你喜欢的小食品、饮料中常会含有一些食用色素,下列关于食用色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色素能使食品的外观更具美丽B、被认可的使用色素,其所谓的无害只是相对的C、食用色素可以经常或大量地使用D、绝大多数食用色素并不含有营养成分,不能把它误作调味品而滥用9、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所示一些节日喜庆用品,与化学有密切关系的是()①红色中国结②鞭炮③糖果包装纸④气球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同学们吃小食品时,在包装内常常会看到一个盛有白色颗粒固体的小纸袋,袋里面装的是________ ,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化学课的学习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选做题12、你家里有哪些用品是塑料的?你能说出你的学习用品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吗?13、在你的生活环境中进行观察,找出你感兴趣但不知原因的现象,并建立问题档案,这些问题也许在你今后学习过程中能得到答案。

课前预习:1、你所知道的常用化学仪器有哪些?2、在实验室里如何取用所需的液体药品或固体药品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注意什么?自学指导1.2化学实验之旅学习目标1、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了解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2、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化学实验常用操作。

3、了解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化学实验习惯。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化学实验常用操作。

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习过程及指导自学指导一参观实验室要点:(1)、进入化学药品室,看看化学药品柜中的药品摆放有什么规律?(2)、进入化学仪器室:看看哪些是你认识的?说出它们的名称。

(一边参观,一边交流)自学指导二1、阅读化学实验室规则。

2、阅读并记忆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介绍。

自学指导三常用操作练习(边听边实验)1、固体药品取用操作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液体药品的取用操作要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物质加热操作要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仪器选择仪器操作要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自学指导四1、阅读实验室的安全知识。

2、完成课本检查站。

练习巩固一、必做题1、下列实验应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 )A、不能用手接触药品B、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C、不得尝试药品的味道D、实验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瓶2、下列关于药品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用试管取固体药品,未说明药量时,一般只需盖满试管的底部②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药量时,一般取1毫升一一2毫升③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酒精的体积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④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A、全部正确B、①②C、①③④D、①②④3、下列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A、未经老师允许,擅自把实验室的药品带回家B、用滴管滴加液体完毕,把它放在桌面上C、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食盐和蔗糖D、实验室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并整理好实验桌4、液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_ 里。

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______ 量出体积,量取液体时,眼睛的视线必须与液体的 _________ 在同一水平线上,再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如果仰视读数会 _______ ,如果俯视读数会________ 。

倾倒液体时,取下瓶塞要 ______ 放,标签要向着______ 。

瓶口要_____ 试管口。

5、用已燃着的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 ,一但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最便捷的灭火方式是_____________ 0 6请把下列错误的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填在横线上。

(1)用过的胶头滴管未经清洗去取另一种试剂。

(2)给外壁有水珠的试管直接加热。

(3)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他人。

(4)用嘴吹灭酒精灯。

(5)取用细口瓶中的液体时,细口瓶的标签没有正对着手心二、选做题1、下列仪器不能做反应容器的是()A、量筒B、烧杯C、试管D、锥形瓶2、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是()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试管外壁上的水没有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上部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3、正确量取15毫升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①5毫升量筒②10毫升量筒③20毫升量筒④胶头滴管A、③④ B 、①②④ C、②④ D、只有③4、自主探究: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的火焰中,约1s_2s后取出,可观察到_______ 处的火柴梗最先碳化,说明_________ 温度最高,因此加热时,试管应放在酒精灯的_____ 上。

课前预习: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分别是什么?3、怎样观察实验?自学指导1.3物质的变化学习目标1、体验对各种变化现象的观察过程。

2、认识观察和思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

3、认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基本特征。

4、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5、初步学习观察化学变化的方法。

6、理解反应现象与本质的联系。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观察的重要性及其方法,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学习过程及指导自学指导一1、阅读课本所列五个变化,观察、联想,及时填空。

2、在上述实验变化过程中,有的只是变化,但是它们的____________ 没有变化,即没有________________ 。

3、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完成检查站。

5、教师讲述液晶被发现的过程。

自学指导二1、演示课本试验,认真观察、填表。

2、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学指导三发光、放热、放出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吗?水受热沸腾前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这是化学变化吗?黄泥水静置一段时间后,上层是透明的,经搅拌变浑浊,这个搅拌过程是化学变化吗?自学指导四阅读课文,填写“检查站”中的表格,交流,教师归纳。

练习巩固一、必做题1、日常生活中发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电灯发光B、洗衣服晾干C、煤气燃烧D、水结成冰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一定同时发生B、在化学变化中不会伴有物理变化C、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有物理变化D、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3、判断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发出耀眼的白光B、生成白色粉末C、镁条逐渐变短D、放出大量的热4、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A、铁片燃烧B、镁带燃烧C、玻璃破碎D、火药爆炸5、下列对火柴燃烧时所伴随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发出明亮的火焰B、放出热量C、生成黑色的固体D、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6、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的风俗习惯,例如除夕之夜,人们燃放鞭炮欢庆新年的到来,在鞭炮燃烧的过程中,鞭炮的纸皮破碎属于 _____________ 变化,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 ;鞭炮中的火药燃烧属于______________ 变化,判断的依据7、小明与同学讨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时,明确了几个问题: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