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产业实施方案
20xx年xx月
工业机器人是广泛用于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
器装置,具有一定的自动性,可依靠自身的动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实现
各种工业加工制造功能。
工业机器人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
当
时欧美等国的工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人们对于产品的要求已经有所
改变,逐步实现了由量到质的转变,为了能够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
各生产厂家加强了对产品质量、精准度的控制。
由于人的身体机能以
及精神思想不能长期保持稳定,并且工厂的生产条件日渐超出人类的
承受能力,很多国家开始研发并应用机器人,使之投入工业生产中。
在机器人研究方面欧美国家以及日本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成功地研制
出了各种机器人并投入实际的生产使用中,甚至在一些行业出口销售。
随着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型智能机器人也得到了开发与应用,成
为国家间竞争的又一个方向。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发展阶段,国内国际环
境总体上都有利于我国加快发展。
相关产业作与国民经济关联度比较高,随着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都将拉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为加快调整优化区域产业发展,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
方案。
第一章指导路线
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规划设计、标准规范、技术推广、建设
运营和产业支撑等方面努力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发展,
加快构建优势产业发展格局。
第二章坚持原则
1、协同推进。
以区域协同发展为契机,找准产业发展定位和发展
方向,完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积极对接本地创新资源和优质产业,
主动延伸产业链条,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促进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协调发展,打造产业创新中心。
2、依法推进,规范管理。
积极完善政策制度体系,以政策、规划、标准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综合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使用产业的内生动力。
3、坚持创新发展。
围绕战略性新型产业,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
新和产业创新,加快产业现代化进程,不断提高产品档次,提升企业
效益。
第三章产业背景分析
工业机器人是广泛用于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
器装置,具有一定的自动性,可依靠自身的动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实现
各种工业加工制造功能。
工业机器人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
当
时欧美等国的工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人们对于产品的要求已经有所
改变,逐步实现了由量到质的转变,为了能够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
各生产厂家加强了对产品质量、精准度的控制。
由于人的身体机能以
及精神思想不能长期保持稳定,并且工厂的生产条件日渐超出人类的
承受能力,很多国家开始研发并应用机器人,使之投入工业生产中。
在机器人研究方面欧美国家以及日本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成功地研制
出了各种机器人并投入实际的生产使用中,甚至在一些行业出口销售。
随着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型智能机器人也得到了开发与应用,成
为国家间竞争的又一个方向。
中国的机器人技术发展正处于机遇期。
随着改革的深化,中国的
各行业面临着升级转型的压力,在制造业中企业转型令其面临着高强
度的工作,为满足生产需求需要大量地雇佣劳动力,然而使用廉价劳
动力无法有效保证产品的质量。
为突破这种困境,制造业开始自主研
发机器人,组建自己的研究团队生产符合自身特点的机器人,并将之
投入生产线上。
随着国家在制造业、机器人研究方面的资金投入不断
增大,中国的机器人研究工作已经不再局限于制造业中,开始向其他
行业发展。
根据中国工信部数据显示:2020年1-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机器
人制造企业营业收入396.2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利润9.2亿元,同比下降58.6%。
近几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产量逐年增加,
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86943套,较2018年的147682套同比增长26.6%;2020年1-10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83447套,较
2019年同期增长21.4%。
虽然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速度较快。
但中国机器人研究事业起步
较晚,导致中国的机器人技术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根据IFR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装机密度全球排名第十五,中国工
业机器人装机密度为187台/万人,远远落后于新加坡、韩国、日本等
发达国家。
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首次出口数量大于进口数量,出口数量为105604台,进口数量为60723台;2020年1-10月中国工业机器人出
口数量为73793台,进口数量为61155台。
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金额为2.4亿美元,进口金额为9.9
亿美元;2020年1-10月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金额为1.94亿美元,进
口金额为8.29亿美元。
中国出口产品多为中低端产品,高端产品对外依存度仍较大,
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均价为0.23万美元/台,进口均价为1.63
万美元/台;2020年1-10月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均价为0.26万美元/台,进口均价为1.35万美元/台。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发展高科技
产业,提高制造业生产自动化水平,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模式和制造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由之路。
预计2020年
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需求国。
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表
观需求量为142062台,2020年1-10月中国工业机器人表观需求量为170809台。
智能技术的兴起在各行业掀起了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浪潮,机器人
技术与之结合使得其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机遇。
伴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开
发应用,机器人技术也将会与之碰撞出更多的火花,使发展更具活力。
企业要抓住机会提高机器人研发水平,在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同时提
高中国在世界机器人行业中的竞争力。
第四章目标规划
到xx年末,产业结构优化取得重大进展,产业发展壮大,现代化
发展水平更高,产业融合深度发展,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国际竞争
力进一步增强。
第五章任务重心
(一)加强政策引导和促进作用,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在相关领域制定产业政策,加强引导作用,促进整个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相关部门参加
的协调机制,加强政策衔接,强化部门联动,推动产业的发展。
(二)培育龙头骨干企业
以产业发展重点为主线,以产业园区建设为主要载体,遵从弥补
短缺、突出重点的原则,对规划中重点发展的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项
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大型企业集团以及特色优势企业。
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发展的牵引和辐射作用,推动产业集聚和做大做强。
延长产业链条,向产业链的终端和价值链的高端发展。
同时,借
助大企业的引进加快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有效输入和品牌嫁接,实现
技术进步、管理提升、资源有效利用、产业链整合等要素的优化组合。
(三)构建创新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