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气污染及其防控对策
摘要:大气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环境要素之一,但目前城市居民却普遍面临着大气污染这一难题。
本文从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出发,分析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污染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控对策,对今后大气污染防控治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现状污染源防治措施
随着城市化进程,以及工业文明的发展,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人类也把数以亿吨计的废物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大气环境的严重污染。
大气污染的不断加剧使臭氧层被破坏,出现“温室效应”和酸雨问题,进而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困扰,甚至危害到了人类的健康。
可以说,大气污染已成为城市居民生活中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之一,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控制。
1、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大气污染情况比较严重,污染主要集中在城市,但也有向中小城镇和农村转移的趋势。
据测算,目前中国二氧化硫和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位;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氮氧化物和其他粉尘颗粒也居世界前列。
中国140多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三级标准,属于严重污染性城市。
同时,据世界资源研究所和中国环境检测总站测算,在全球30个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占20个;全球污染十大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占6个,浓重的空气污染使中国许多城市从卫星照片中消失了。
中国是世界上燃煤大国,居于世界第一位,尤其以二氧化硫和粉尘为代表的煤烟型大气污染环境范围最广,其次光化学污染,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也有加重趋势。
大气污染会造成局部地区空气变浊,能见度降低,交通事故增多,使得太阳光直接照射到地面的数量大减。
其次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在工业城市上空,因工厂的废热大量排入天空,使近地面气温比四周郊区高1%~5%,形成局部地区环流。
再者由于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烟尘和其他污染物,对水蒸气有凝结作用,促使下风口下雨量增加。
还有可能出现酸雨,大气污染物中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酸雨。
大气污染会对人体造成许多危害,甚至引起癌症的发生。
大气污染也会对工农业发展,天气和气候自然生态起到影响,甚至会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一定的危害。
2、大气环境污染的来源
大气污染源是指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按污染物质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2.1 天然污染源
自然界中某些自然现象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造成有害影响的场所,是大气污染物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尽管与人为源相比,由自然现象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种类少,浓度低,仅在局部地区某一时段可能形成严重影响,但从全球角度看,此类污染还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在清洁地区.大气污染物的天然源主要有:火山喷发、森林火灾、自然尘、森林植物释放、海浪飞沫等。
在有些情况下天然源比人为源更重要,有人曾对全球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作了估计,认为全球氮排放中的93%,硫氧化物排放中的60%来自天然源。
2.2 人为污染源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通常所说的大气污染源也是指由人类活动向大气输送污染物的发生源.可概括为四方面:
(1)燃料燃烧: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的燃烧过程是向大气输送污染物的重要发生源.煤是主要的工业和民用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碳,并含有氢、氧、氮、硫及金属化合物.煤燃烧时除产生大量烟尘外,在燃烧过程中还会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及烟尘等有害物质。
(2)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是城市以及工业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3)交通运输过程中排放: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如汽车、飞机、船舶等排放的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内燃机燃烧排放的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含氧有机化合物、硫氧化物和铅的化合物等多种有害物质.由于交通工具数量庞大,来往频繁,污染物的排放量十分非常可观。
(4)农业活动排放:农药及化肥的使用,对提高农业产量起着重大的作用,但也给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致使施用农药和化肥的农业活动成为大气的重要污染源。
3、大气污染防治对策
3.1 合理布局,调整产业结构
首先,对区域内各污染源所排放的污染物质的种类、数量以及时空分布等作全面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控制污染的最佳方案。
调整产业结构,对已有污染重、资源浪费、治理无望的企业要采取关、停、并、转、迁等措施。
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控制污染。
工业生产区应设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工厂区与城市生活区之间,要有一定间隔距离,不宜过分集中,以减少一个地区内污染物的排放量。
3.2 改进燃料结构,合理利用能源
我国当前的能源主要以煤炭为主,在燃煤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SO2,CO以及悬浮颗粒等大气污染物。
因此,要防治煤烟型大气污染,首先要推广工业型煤以及洗选煤的生产和使用,并逐步推广使用天然气、煤气和石油液化气等清洁能源,有效控制烟尘排放量。
3.3 集中供热,节能减排
目前,我国居民居住区仍有数量极多的生活炉灶分散使用,烟气污染比较严重。
所以,设立规模较大的热电厂和供热站,以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代替分散供热,是节约与合理利用能源,防治大气污染的另一重要途径。
以中压、中型锅炉取代大量、分散的低热效率的锅炉,提高锅炉效率,节约燃料。
另外,采取高烟囱集中排放,有利于烟气的扩散和稀释,从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3.4 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机动车燃料完全燃烧后排出的气体含有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SO2等有害污染物。
机动车排放的废气污染面广,是城市大气污染的又一重要问题。
要减少这类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主要是要改变发动机的燃烧设计和提高油的燃烧质量,鼓励发展清洁燃料车。
同时,加强城市机动车污染排放的控制力度,对机动车实行监督检测,完善道路交通管理系统,控制交通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