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哈工大素质讲座报告

哈工大素质讲座报告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文化素质教育讲座
——透析制造业企业架构与
业务流程
院系:机电学院
班级:
报告人:
学号:
哈尔滨工业大学
文化素质教育讲座之
——透析制造业企业架构与业务流程今天,王刚老师为我们讲述了有关企业结构,特别是制造业的企业架构以及业务流程方面的讲座。

让我们了解到企业内不得一些事情。

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王刚老师。

王刚,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教授,主要从事现代集成制造、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信息化等方向的科学研究工作。

讲座中,王老师着重为我们介绍企业先进制造体系结构、企业模型与建模方法的国内外现状,主要问题及研究意义,最新成果,应用领域与应用案例。

并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和应用实践,浅谈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趋势,大学生应该如何应对社会和企业需求,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听完讲座,我对大学生应该如何应对社会和企业需求,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这方面想了一下,并对老师所讲的进行了总结。

现代职业对求职者文化素质、知识结构的要求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受到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影响与作用。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生产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与此同时,各类现代职业对于就业者文化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的要求也愈来愈高。

就知识结构而言,不仅对知识技能共性的要求愈来愈多,而且对就业者知识和技能的适应性要求也愈来愈强。

1 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是知识大树之躯干,是知识结构的根基。

大学毕业生无论选择何种职业,也不管要向哪个专业方向上发展,都少不了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
就像万丈高楼平地起,全靠基础来支撑。

特别是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产业、行业、职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必然加快,大学毕业生在择业、就业上已不可能再是从一而终,职业岗位随时变动的状况不可避免。

要适应这种变化,必须靠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曾讲过一段极为深刻的话,即:现在的学生一进大学即分系,分专业,由于急于求成,急于专业化,学生仅学到本专业的一些基础知识,只能单打一,将来毕业后适应性很差,只会守住自己的“小摊子”,换一个方向(更不要说换专业)就晕头转向,不知所措,这怎么能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呢?大学教育的根本一点,是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把基础知识面拓得尽可能宽一点。

这样学生就有了“后劲”。

苏步青教授的这段话是很有见地的。

2.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
大学毕业生是将要从事专业性较强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知识是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也是科技人才知识结构的特色所在。

无专业特色,也就不称其为科技人才。

所谓广博精深,是指大学生对自己所要从事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具有一定的深度,一定的范围,有质和量的要求,对概念体系、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学科历史和现状、国内外最新信息等都要了解和把握。

同时,对其专业邻近领域的知识也要有所了解和熟悉,善于将其所专的领域与其他相关知识领域紧密联系起来。

专博相济,专深博广,已成为当前人才素质的重要要求。

高等学校通过“双学位班”、“第二学位”、“主辅修制”等培养的复合型大学生正成为社会所急需的人才。

3.大容量的新知识储备
现代各类职业都要求从业者的知识“程度高、内容新、实用强”。

“程度高”是指知识层次高,知识面广;“内容新”是指从业者的知识结构中应
以反映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新知识、新信息为主;“实用强”是指从业者的知识在生产、工作中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反映上述要求的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目前用人单位普遍要求毕业生具有高学历,能够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和使用计算机。

此外,毕业生如能掌握一技之长诸如书法、绘画、驾驶、公关等也将增加其求职的成功率。

4 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知识结构
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形势的发展,知识也需要不断地补充和更新。

为保持知识结构的最佳状态,将依据某种信息自动地进行调整和控制,即紧紧围绕着选定的目标不断积累并更新自己的知识,以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大量事实证明,一个人在研究生阶段所获取的知识仅仅是一生中所需知识的一少部分,而大部分知识都要靠日后的工作中根据需要自学而获得。

书到用时方恨少。

到了实际工作中,才感到自己知识的匮乏。

爱因斯坦上大学时,数学成绩不理想,后来当发现自己因数学基础差而影响了研究工作后,便下苦功学了 7年数学,调整了自己的知识结构。

这就是科技人才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调节能力。

这种能力就是根据变化了的客观形势和实际需要,从一个目标转向另一个目标,从而自动地补充、更新知识,以保证最佳的知识结构。

在我国的高等学校中,工科院校所占的比重最大,而工科院校的大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从事工程技术工作。

因此,对于我们这些从事工程事业的同学,除培养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准外,还必须注重培养和提高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

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特征主要包括:
a。

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并熟悉相近专业的知识,注重实践,善于理
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b。

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能熟练地进行试验操作和模型制作等,善于将科技转化为生产成果。

c。

虚心好学,勇于创新,注意把握本学科的新成果、新动向,善于掌握现代化研究手段和方法,努力开发新技术。

d。

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不辞劳苦的创业精神,对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e。

深入实际工作第一线,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能与同事密切合作,与群众一起解决攻关难题。

f。

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

g。

有较好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