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现代诗两首 优秀教案

3.现代诗两首 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3 《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巢、苇”等生字。

2.摘抄你喜欢的诗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5.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观察图片: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刘大白的一首描写秋天的诗《秋晚的江上》,和徐志摩的《花牛歌》。

2.助读资料:走近作者
(1)刘大白(1880年—1932年):浙江绍兴人,原名金庆,清末举人。

辛亥革命后改名刘靖裔,字大白。

民国初年编《绍兴公报》因发表反对袁世凯的文章,东
度日本避难,加入同盟会。

1915年赴新加坡等地教授国文。

次年回国编《杭州报》,并出任浙江省议会秘书长。

1918年去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1919年任浙江教育总干事。

五四运动中,与经亨颐、陈望道、夏丐尊等并称为“五四浙江四杰”。

(2)徐志摩:浙江海宁人,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徐志摩是新月诗社成员,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31年11月19日上午8时,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飞机由南京飞往北平途中坠机去世。

二、出示学习目标
1. 会认“巢、苇”等6个生字。

2. 摘抄你喜欢的诗句。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重点)
5.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难点)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4.理解词语。

5.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6.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这是一首描写秋天的新诗,归鸟低飞,残阳斜照,浅滩芦苇,微风嬉水,一派秋晚江上的景色。

四、品读释疑
1.读一读
秋江的晚上,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归巢的鸟儿,
2.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1)归鸟倦了,这是诗人的想象,同时也是诗人情感的移入。

鸟倦实在也是人倦。

(2)驮字,一方面是景致的进一步的渲染和奇丽的想象,另一方面也是突出鸟倦的程度,因为驮是一种负荷,而驮的又正是太阳。

这样看到的就不仅仅是一种景致,而包含诗人对生活的体验。

3.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
鸟翻双翅,抖落斜阳,这种夸张的描写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

4.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通过“妆”和“红颜”二字,把芦苇拟人化了,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

5.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归巢的鸟、斜阳、白色的芦苇。

6.读一读
花牛歌
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7.读这首诗,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8.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1)这首诗歌采用了回环反复的结构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同学们在朗读的基础上想象画面。

(2)“滴溜溜”一词形象地写出了小花牛的活泼、可爱。

9.仿写:淘气的花牛在草地里还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模仿写一写。

示例:花牛在草地里跑,五彩的花儿跟它一起跳舞。

五、结构主旨
1.课文结构
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2.课文主旨
《秋晚的江上》描写了夕阳西下,江面上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

《花牛歌》写了小花牛在草地上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表现了小花牛的活泼、可爱。

3.课堂小结
我们学习了这一课,知道了诗人刘大白以清秀优美的语言,描绘出的是一幅超迈旷远,奇异瑰丽,而又令人心醉神往的“倦鸟归巢图”,而《花牛歌》创造出的是一种意趣丛生,情味绵绵,耐人咀嚼的诗意境界,也体会到了诗人徐志摩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

4.主题延伸
秋晚的江上黄昏时的景色是美丽的,而《花牛歌》描写了作者童年时的乐趣。

想一想,自己童年生活是否也曾经有过无数的梦想或者也曾经有过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模仿这首诗,记录下你的童年梦想。

(要求:只写一个小节)
六、课堂拓展
推荐阅读:《天上的街市》《我喜欢你,狐狸》
板书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