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竞赛试题一、名词解释(10分)1、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胚胎发育:是指从单细胞的合子卵裂开始至发育成为内外器官俱全的胚胎的过程。
胚后发育:在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从卵孵化后,或从母体生出后,经过幼虫或幼体至成虫、或成体达到性成熟时的发育过程,称为胚后发育。
2、趋光性和趋化性趋光性:向着光源的运动。
趋化性:生物对化学物质所起的反应。
朝向或背离化合物浓度高的方向移动分别称为正趋化性或负趋化性。
3、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两性生殖有性生殖中两性配子的结合,也就是通过受精过程进行有性生殖的现象。
孤雌生殖有些水生动物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其雌体由未受精卵直接发育而成的繁殖方式。
4、双名法和三名法双名法:由林奈确定的生物命名法则,物种的拉丁文学名由属名和种名两部分组成。
三名法:亚种的拉丁文学名由属名、种名和亚种名三部分组成的动物命名法则。
5、优先律和同名律优先律:生物命名法的一项重要规定,在属级和种级的可用名中,惟有最早命名的名称是有效名。
同名律:是国际上生物命名的一条原则,是指一个可用名称的次同名必须废弃,并用新名代替。
在动物系统分类的研究中,同一级别的不同分类单元常被命名以相同的名称,形成异物同名。
6、一化性昆虫和多化性昆虫一化性昆虫:将一年完成一代的昆虫。
多化性昆虫:一年完成两代以上的昆虫。
7、局部世代和世代局部世代:同种昆虫在同一地区具有不同化性的现象叫局部世代。
世代:具有共同祖先并在系谱上处于同一等级水平的一群生物个体。
8、休眠和滞育休眠:由不利环境引起的生命活动暂时停滞的现象。
当环境条件变好时能立即恢复生长发育。
滞育:昆虫在温度和光周期变化等外界因子诱导下,通过体内生理编码过程控制的发育停滞状态。
9、正模和副模正模:新种发表时,由作者指定作为载名模式的一个标本。
副模:除正模以外的模式标本。
10、复变态和原变态复变态:在昆虫的完全变态中,前期和后期的幼虫的基本体制(原足型、多足型等)都发生变化,称为复变态。
原变态:是有翅亚纲中最原始地变态类型,仅见于蜉蝣目昆虫。
其变态特点是从幼虫期(稚虫)转变为真正地成虫期要经过-个亚成虫期。
亚成虫在外形上与成虫相似,性已发育成熟,翅已展开,并也能飞翔但体色较浅,足较短,多呈静止状态。
亚成虫历期较短,一般经1至数小时,即再行-次脱皮变为成虫。
亚成虫期是性已成熟的时期,其卵子和精子可以在生理盐水中结合受精,并能发育成新个体。
所以,亚成虫脱皮属成虫脱皮现象,是从低等表变态类演化到有翅昆虫时保留下来的原始特性。
同时,蜉蝣目昆虫的幼期水生,腹部具有由附肢演化而成的气管鳃,属多足型,在整个幼期发育中是没有寡足阶段的,颇似无翅亚纲昆虫,而同所有其它有翅亚纲昆虫是不同的。
二、填空(20分)1、咀嚼式口器主要有唇、下唇、上颚、下颚、舌五部分组成。
2、昆虫的眼有单眼和复眼两种类型。
3、昆虫雌虫的产卵器着生于腹部第8节和第9节上,雄虫的交配器着生于腹部第9节上。
4、根据昆虫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进化关系,可将昆虫的变态依次分为全变态、复变态、渐变态、半变态、过渐变态五种基本类型。
5、根据取食食物的种类,可将昆虫的食性分为植食性、肉食性、腐食性、杂食性四种类型。
6、根据取食范围的广狭,可将昆虫的食性分为单食性、寡食性、食性三种类型。
7、直翅目昆虫蝗科的听器位于腹部,蟋蟀科和螽斯科的听器位于翅。
8、双翅目主要包括蝇、蚊、虻三大类昆虫。
9、螳螂属于捕食性昆虫,它的前足是捕捉足式。
10、双翅目昆虫的变态属于完全变态变态,幼虫属于无足型。
三、选择(60分)1、小地老虎幼虫的口器属于(C )A.咀嚼式B.锉吸式C.嚼吸式2、在翅脉的增多变化中,原来的纵脉出现分支时,这种分支称(A)A.副脉B.间脉C.闰脉3、蚜虫在同一季节里所出现的无翅蚜和有翅蚜两种形态的个体属于(B)A.雌雄二型B.多型现象C.第一性征4、鳞翅目高等蛾类翅的连锁方式为(A)A.翅缰连锁B.翅轭连锁C.翅钩连锁5、刺吸式口器昆虫的头式一般属于(C)A.下口式B.前口式C.后口式6、膜翅目蜜蜂的口器属于(B)A.咀嚼式B.嚼吸式C.刺吸式7、金龟子的触角属于(C)A.刚毛状B.棒状C.鳃叶状8、蝇类的触角属于(B)A.丝状B.具芒状C.环毛状9、蝗虫的后足属于(A)A.跳跃式B.步行式C.开掘式10、蝼蛄的前足属于(A)A.开掘足B.跳跃足C.捕捉足11、螳螂的前足是属于(B)A.步行足B.捕捉足C.开掘足12、蝗虫的前翅属于(C )A.鞘翅B.膜翅C.覆翅13、蝽象的前翅属于(B)A.鞘翅B.半鞘翅C.鳞翅14、双翅目的后翅属于(C)A.膜翅B.鳞翅C.平衡棒15、鳞翅目蛾蝶类的前后翅属于(C)A.膜翅B.脉翅C.鳞翅16、下列哪种昆虫的口器属于嚼吸式口器(C)A.食蚜蝇B.草蛉C.蜜蜂17、下列哪类昆虫的口器属于锉吸式口器(C)A.蝇类B.虻类C.蓟马18、双翅目蚊类属于什么口器类型(B)A.刮吸式B.舐吸式C.刺吸式19、下列哪类幼虫的口器属于双刺吸式(B)A.瓢虫B.草蛉C.食蚜蝇20、下列哪科的昆虫属于不全变态(A)A.叶蝉科B.天蛾科C.瓢甲科21、在鳞翅目下列科中,幼虫多具钻蛀性的科是(C)A.尺蛾科B.天蛾科C.螟蛾科22、昆虫成虫的触角一般着生于(B)A.额区B.颅侧区C.额唇基区23、双翅目蝇类幼虫的口器属于下列哪种类型(C)A.锉吸式B.刺吸式C.刮吸式24、鳞翅目幼虫的腹部一般具有(C)A.8对足B.10对足C.5对足25.昆虫从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结束终止的发育过程称为(B)A.世代B.年生活史C.个体发育史26、直翅目昆虫的变态属于(B)A.完全变态B.渐变态C.半变态27、半翅目昆虫的变态属于(C)A.完全变态B.渐变态C.半变态28、蚜虫属于同翅目的(C)A.叶蝉科B.粉虱科C.蚜科29、下列哪个目的昆虫全部为植食性(C)A.鞘翅目B.半翅目C.同翅目30、草蛉属于(B)A.植食性B.捕食性C.寄生性31、双翅目昆虫的幼虫属于(A)A.无足型B.多足型C.寡足型32、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属于(A)A.多足型B.寡足型C.无足型33、同翅目昆虫的变态大多数属于(A)A.渐变态B.完全变态C.半变态34、鳞翅目的蛹属于(B)A.离蛹B.被蛹C.围蛹35、双翅目昆虫的蛹属于(C)A.离蛹B.被蛹C.围蛹36、鞘翅目昆虫的蛹属于(A)A.离蛹B.被蛹C.围蛹37、金针虫属于下列哪科幼虫(B)A.金龟科B.叩甲科C.叶甲科38、蛴螬属于鞘翅目下列哪科幼虫(A)A.金龟科B.皮蠹科C.瓢甲科39、步甲科多数属于(A)A.捕食性B.寄生性C.植食性40、虎甲科多数属于(A)A.捕食性B.寄生性C.植食性41、在鞘翅目下列科中,跗节隐4节的科是(C)A.金龟科B.叶甲科C.瓢甲科42、赤眼蜂科昆虫全部寄生于(A)A.卵B.幼虫C.蛹43、食蚜蝇在外形上很象一种蜂,这种现象属于(A)A.拟态B.保护色C.警戒色44、直翅目的东亚飞蝗尾须(B)A.短B.长C.无45、半翅目昆虫属于(B)A.全变态B.渐变态C.过渐变态46、以下哪种昆虫具有迁飞习性(B)A.叶蝉B.小地老虎C.菜粉蝶47、臭虫属于昆虫纲的(C)A.原尾目B.同翅目C.半翅目48、鳞翅目蝶类触角端部弯成钩状的科是(C)A.粉蝶科B.弄蝶科C.凤蝶科49、稻苞虫是以下哪科的幼虫(C)A.天蛾科B.凤蝶科C.弄蝶科50、鞘翅目金龟甲中,体扁平,鞘翅外缘凹入的科是(A)A.花金龟科B.丽金龟科C.金龟科51、双翅目有后小盾片的科是(A)A.寄蝇科B.潜蝇科C.食蚜蝇科52、下列哪类昆虫有社群现象(A)A.蜜蜂B.叶蜂C.茧蜂53、在直翅目昆虫中,前足开掘式的科是(B)A.蝗科B.蝼蛄科C.蟋蟀科54.在半翅目昆虫中,前足略成捕捉足的科是(A)A.猎蝽科B.盲蝽科C.缘蝽科55、保幼激素由下列哪个腺体分泌的(C)A、心侧体B、前胸腺C、咽侧体D、脑神经分泌细胞56、消化道的下列组成哪个没有吸收作用(B)A、中肠B、前肠C、前后肠D、后后肠57、下列组织器官无呼吸功能的是(D)A、体壁B、气泡C、气管鳃D、围心细胞58、半变态昆虫的幼体叫(B)A、若虫B、稚虫C、幼虫D、同型幼虫59、下列组织器官来源于外胚层的是(B)A、中肠B、马氏管C、血细胞D、卵巢60、下列符号表示分横脉的是(C)A、hB、rC、sD、m四、简答(20分)1、昆虫的滞育、休眠有何异同点?致使昆虫滞育的原因何在?研究昆虫滞育有何实践意义?相同点都是昆虫的发育会停止,不同点是休眠是个体对环境条件的即使答应反应,滞育是一种预见性反应。
影响昆虫滞育的条件有环境因子和激素。
研究昆虫滞育并对昆虫滞育加以调节,对昆虫发育进行有效的控制,使之能够朝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2、采集标本的目的是什么,采集标本常用哪些方法,举例说明。
昆虫标本的采集是确定昆虫种类的重要依据,建立昆虫标本数据库提供参考资料,数据库有助于标本信息管理的数字化建设。
采集标本常用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针插法。
适用于体型较大较坚硬的昆虫,这也是最常见的标本制作方法。
采集后,在标本还没干燥以前,用昆虫针插在标本上并进行整姿或展翅等工作,等干燥后即可完成。
(2)微针及黏贴法。
适用于小型昆虫,用微针来插虫,然后将微针插在小块的软木片上,再将普通昆虫针插在软木片上。
若再有更小的昆虫,则可以用黏贴,将虫右侧中胸部分黏贴在小型三角纸的尖端,再用一般昆虫针将三角纸插起来。
(3)浸渍法。
适用于体表柔软昆虫例如白蚁或完全变态类昆虫的幼虫时期,无法制成针插的干燥标本。
可将虫体浸泡在液体中。
随后用50——100%等浓度酒精进行脱水,再以阿拉伯胶封片,干燥2-3周后即可。
(4)玻片标本。
适用于体型极小的昆虫,必须用显微镜或放大镜观察它的形态特征。
例如虱子、跳蚤、蚜虫等。
一般步骤为,将采集标本浸泡在10%氢氧化钠溶液中,将虫体骨骼软化一天后再取出,用蒸馏水清洗,必要时以洋红等染剂染色,以利于观察。
3、制作昆虫针插标本的常用工具与哪些?如何进行针插标本,举例说明。
常用工具有昆虫针、展翅板、虫签、大头针、压条纸、镊子等。
针插时,插针位置一般以插在昆虫中胸右侧为准,针插入的深度一般以标本上方约留有整只虫针的1/3长度为准。
但有时必须视虫体厚度来调整。
展翅时,先将插好二调标本小心插入展翅板中,使虫体陷入凹槽内,而翅膀和展板呈水平位置。
随后以镊子将翅展开,使前翅的后缘和身体呈垂直,将翅调至理想位置后,使压条纸与展翅板紧密结合,藉以固定翅膀。
展翅后,另外调整一下触角、脚及腹部位置。
4、昆虫主要的神经系统是什么?其组成如何?昆虫主要的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周缘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组成:脑、腹神经索;周缘神经系统的组成:所有的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以及它们的树状突起和端丛所连接的感觉器和效应器;交感神经系统组成:分为口道神经系统、中神经系统和腹部最后一个复合神经节;其中口道神经系统:额神经节、后头神经节及其发出的神经纤维;中神经:感觉神经纤维、运动神经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