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优秀教案课程模板

数学优秀教案课程模板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72页信息窗1第1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几分之几来表示。

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密切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3.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两个苹果(一个平均分、一个不平均分)、1 号学具袋(不同形状大小的纸片、吹塑纸、橡皮泥)和 2 号学具袋(纸条、纸片、软铁丝)等。

学生准备:彩笔、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 教师提问:同学们,老师有一个奇妙的问题想请教大家,你们知道我们是怎样来到这个美好世界的吗?学生自由回答。

妈妈十月怀胎,含辛茹苦,我们呱呱坠地,便来到了这个美好的世界。

想不想来看看咱们在妈妈肚子里是什么样?(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学生对于自己如何来到这个世界感觉很惊奇,激发了学生兴趣,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2.观察胎儿图,发现一半。

课件出示胎儿图,瞧!这就是八周大小的胎儿,看到我们好玩、可爱的样子,你想说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胎儿时期头长占整个身长的一半,其它部分也占整个身长的一半。

教师追问:一半是什么意思?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操作学具,理解一半(回顾平均分)。

学生解释。

(师拿一个苹果,从中间切开。

)问其中的一份是整个苹果的一半吗?(是)为什么?像这种分法,在数学上我们叫一一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一一一半)(师拿一个苹果,故意切出一半大一半小)这一份是整个苹果的一半吗?(不是)为什么?只有怎样分才可以说是“一半”?我们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一半。

(设计意图:通过线段来理解分数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所以借助了身边的实物苹果来理解“一半”,自然引出“平均分”,使学生明确“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就是一半”。

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为新知的学习做铺垫。

)2.创造符号,表示一半。

我们知道一个物体可以用数字“ 1”来表示,2个物体可以用数字“2”表示,那这“一半”该怎样表示呢?课件出示: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表示一半吧!(可以用图形、符号、数字或实物等。

)学生自由想象,创造符号,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一半”的表示方法,教师要放给学生去创造、发明,充分展示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符号感,经历“从图形到符号”这样一个数学化的过程。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一)认识—。

21.展示作品,解剖一半。

挑选几个有特点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明理由。

给予点评和认可。

预设生成1:学生出现丄2师指黑板的作品,这么多符号,这么多表示一半的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肯定学生的发现与数学家的发现一致,并介绍读写与表示意义(当学生说到画图较好的时候,想象如果平均分100份,取50份表示一半,你还画图来表示吗?)1预设生成2:学生写不出12大家都想了这么多的办法表示一半,都有道理,这说明我们大家都有用符号表示数的意识,可是你不介绍,别人不一定知道你是表示的一半。

可见,我们需要一个大家公认的、又科学的方法。

1个物体可以用1表示,2个物体可以用2表示,一半是不是也可以用一个数表示?其实,为了统一和方便,数学上我们通常用这个数来表示一半。

(板书:-结合苹果谈实际意义边说边写)。

接着介绍读法和写法。

比较一下你们的方法和老师2的表示方法哪个好?为什么?(体会抽象、简洁、美)。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一半解剖一半,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一半”不能用以前学的整数表示,必须创建一个新的符号,感受学习新知的必要性,从而引出分数丄,通过观2察、对比、分析体会分数的抽象、简洁、概括、美。

)12•回顾胎儿图,理解丄。

2课件出示胎儿图,请看大屏幕,回顾胎儿图,我们知道胎儿头长占整个身长的一半,现在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为什么?其它部分占整个身长的多少?3.动手操作,深化感知。

1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2课件出示:(1)请从1号学具袋中选择你喜欢的图形或物体,想办法表示出它的 -,21并标出来。

(2)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表示 -的?2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小组交流。

展示作品,学生介绍,师生对话,评价质疑,注意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1观察:黑板上的这些丄,你有什么发现?2师结:尽管纸的形状不同、大小不同,材料不同,但只要将它们平均分成两份,其1中的一份就可以用丄表示。

(要点)2(设计意图:这里精心选择了形状不同、大小不同、材料不同的操作素材,既有形,1也有物,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中体验感悟 -的意义。

通过观察、发现,关注学21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抽象概括出丄的本质意义,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14 .联系生活,拓展丄。

21 1这是我们折的、做的、找的f ,谁能举例说一说,你在什么地方也用到了£ ?1 同学们,这样的例子能说的完吗?(不能)可见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用到丄。

2 师结:你们真棒,看来一个物品,无论大小、轻重、厚薄,只要将它平均分成两份,1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一一-来表示。

(要点)21 1(设计意图:在学生理解了 -表示的意义之后,让学生回归生活,找一找生活中丄的2 21 例子,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通过举例,学生充分体会到丄不2 仅可以表示半张纸、半块橡皮泥,还可以表示半个桌面、半个梨……,进一步加深对-的2理解。

)15.巩固一,引出几分之一。

2同学们对-的领悟真快。

请看大屏幕!21(课件出示)说一说:图中的涂色部分能用 -来表示吗?说出理由。

21 1师依次问能不能用一来表示?理由。

第四个可以用几分之几来表示呢?(-)为什2 3么?如果把它平均分成4份,(课件出示平均分成的四份)取1份该怎样表示呢?11(设计意图:这个练习的设计,不仅深化理解了一的意义,而且巧妙地引出分数丄、23 1一,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又认识了两个新的分数,增强学生认识更多分数的欲望。

)4(二)二次探究----认识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几分之几1.认识四分之一。

1(1)观察婴儿图片,发现丄。

4从我们呱呱坠地,大约长到一周岁,我们的身体也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课件出示婴1儿图),婴儿时,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发现:婴儿期头长约占整个身长的丄,让学生说一41 一说为什么可以用-表示?4_. 1(2)画图表示一。

41你能在练习纸上画个图表示丄吗?先想一想,再试着画一画。

4生做,师巡视。

展示作品,解读含义1(3)感受—的广阔性。

41请闭上眼晴,想一想-还可以表示什么?表示的东西多不多?41(设计意图:在充分理解认识了—后,教师大胆放手,给学生创设充足的探究时间21和空间,让学生在操作、交流中去感悟、去理解,充分感受 1 2的广阔性。

)42•认识八分之一、几分之几。

(1)观察成人图片,自主认识。

师:时间过得真快,可爱的小宝宝已经在我们学校上三年级了,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不知不觉长大成人了,(课件出示成人图)请看图,头长又约占整个身长的多少呢?学生发现成人头长约占整个身长的1,(板书:1)为什么?8 83 师:(课件出示躯干)躯干部分呢?躯干部分你能用一个分数表示吗?(板书:3)8 为什么?(2)抽象出线段。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课件演示把成人图上的纵向线段变成横向线段)3 3师:你能在这条线段上表示出3吗?你还能在不同的位置上找到-吗?学生演示。

那8 8你还能在这条线段上找到哪些分数?生说一个认可一个板书一个。

同学们真的很了不起,从这条线段上发现了这么多的分数。

(三)资料拓展一一分数的由来(语言配合课件图示出现)。

我们只用一节课的时间,就认识了这么多的分数,其实分数的产生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演变过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师解说:在古代,人们分东西时,经常出现结果不是整数的情况,于是渐渐地产生了分数。

大约在三千多年前,古埃及人用这些图形(课件出示三种图形)来表示分数;2时间在缓缓地流逝,大约在两千多年前,古代中国人用筹表示分数,如-就表示这样,(课3件出示图)上面摆2根小棒,下面摆3根小棒;过了很长时间,在公元8世纪时,古印1丨丨丨I 丨丨丨丨2度人发明了数字,-写成这样(课件出示图),上面写数字2,下面写数字3;又过了四3百多年,到了公元12世纪,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分数就采用现在这样的表示法了。

看完分数的演变过程,你有什么话想说?生自由回答。

师结:是的,人类创造分数,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古代人能用聪明智慧创造分数,我相信聪明的你们,也一定能学好数学。

(设计意图: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数学文化思想,丰富学生的知识积淀,让“数学文化”成为数学课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1.让学生自主概括。

经过上面的学习,先让学生说说对于分数的认识。

不当的地方教师引导矫正。

2•教师总结-----揭示分数的概念。

1113像丄、丄、丄、3……等等这样的数都是分数,这样的数能说完吗?(不能),分数2 4 8 8是平均分之后产生的数。

3.教师明确:分数各部分之间的名称。

每个分数都是由几部分组成的?(以3为例)中间的这条横线我们叫分数线,表示8平均分,下面的这个数叫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8份,上面的数叫分子,表示取的份数取3份。

(依次板书:分数线、分母、分子,师任指一个分数,让学生说说它各部分的名称。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 •生活分数。

(课本75页第1题)师:你能用分数表示吗?出示月饼、鸡蛋、面包、饼干。

让学生谈一谈第一个月饼1 一为什么可以用-表示。

42.创造分数。

(出示课件:请利用2号学具袋中的学具,创造出一个分数并说一说。

画图表示、折纸表示、实物表示都行。

)先想一想,再做一做生创造分数,师巡视。

展示作品,学生介绍解释他的含义。

3•话说分数。

2课件出示:三、话说分数:-可以表示什么?5学生解释,师生评价。

4•寻找分数。

课件出示:寻找分数:在这板巧克力上你能找到那些分数?学生找分数说出自己的想法,师生评价。

15、奇妙的-。

(根据时间安排)31 1小明说:“我喝了一杯水的-。

”小芳说:“我也喝了一杯水的丄。

”他们喝的水一样多3 3吗?为什么?(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注意坡度、层次清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从不同角度强化本节课的重点,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好玩的数学,从中获得新的发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