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
1、现有甲乙两瓶无色溶液,己知它们可能是AlCl3溶液和NaOH溶液。
现做以下实验。
①取440mL甲溶液与120mL乙溶液反应,生成 1.56g沉淀
②取120mL甲溶液与440mL乙溶液反应,生成 1.56g沉淀
③取120mL甲溶液与400mL乙溶液反应,生成 3.12g沉淀
(1)甲溶液为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乙溶液为溶液,
其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2)写出反应的有关离子方程式。
(AlCl3 0.5 NaOH 0.5 )
2、把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 4.54g溶于水,得100mL溶液,其中Na+的物质的量
浓度为0.4mol/L,溶液中共含Na+的物质的量为 mol。
如果将等质量的该混合物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变时,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
其中含Na+的物质的量共有mol。
(0.04 Na2CO3 0.04)
3、锌酸(H2ZnO2)盐不同于铝酸(H3AlO3)盐,锌酸盐能稳定存在,如锌酸钠:Na2ZnO2,铝酸盐
则不稳定,极易转化为偏铝酸盐,如铝酸对应的钠盐是偏铝酸钠(NaAlO2),而非铝酸钠(Na3AlO3)。
(1)ZnO类似于Al2O3,也是两性氧化物,试完成:
Al2O3与NaOH(aq)的反应:;
ZnO与NaOH(aq)的反应:。
(2)Zn(OH)2类似于Al(OH)3,也是两性氢氧化物,试完成:
Al(OH)3与NaOH(aq)的反应:;
Zn(OH)2与NaOH(aq)的反应:。
4、有一透明溶液,可能含有较大量的NH4+、Mg2+、Fe3+、Al3+、Cu2+、Na+、H+、SO42-、CO32-
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此溶液做下列实验:
①取少量溶液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取少量溶液加入过氧化钠粉末,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并逸出无色无味的气体,加入过氧化
钠的物质的量与析出沉淀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推断:
(1)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2)溶液中肯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3)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H+、Al3+、Mg2+、SO42-) (NH4+、Fe3+、Cu2+、CO32-) (Na+)
5、将铁粉、铜粉、氯化铁溶液和氯化铜溶液混合于某容器中充分反应(假定容器不参与反
应)。
试判断下列情况下,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和金属单质
(1)若铁粉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Fe 3+、Cu2+)
(2)若氯化铜和铜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Fe、Fe3+ )
(3)若氯化铁和氯化铜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一定有;(Fe、Cu ,Fe2+)
(4)若氯化铁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
(Fe、Cu)
6、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在试管中
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气球膨胀且溶液变为红色,冷却
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溶液;加热时溶液由
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
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
可能是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
(溶有SO2的品红溶液溶有NH3的酚酞)
7、将一充满NO的试管倒扣于水槽中,然后向试管中通入一定量的O2,试管中恰好充满水时,
则通入的O2与原NO气体的体积比为。
若假设生成的溶质不向外扩散,且为标准状况,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应为。
(3:4 1/22.4mol/L)
8、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
褪去。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保存饱和氯水的方法是。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①;
②。
(3)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①或者②?。
(在阴凉处置于棕色试剂瓶中密封保存。
氯水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
溶液碱性减弱;过量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使溶液变成无色;向无色
溶液中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不再出现红色,应为原因②,若再出现红色,则为原因
①。
)
9、某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氯水,为了除去废水中的游离氯,
而且使废水变为中性,有人提出如图所示方案。
在废水排
出管的A、B处分别注入一定流量的废烧碱溶液和足量亚硫
酸钠溶液。
试写出:
(1)A、B处应加入的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
(2)A、B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Na2SO3 Na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