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物理试卷题号-一--二二三四五总分得分、单选题(本大题共 小题,共分)1.由于光的传播我们看到了色彩斑斓的世界。
下列现象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确的是()A. 给车胎充气增加了车胎内气体的压强B. 地面对自行车的摩擦力总是阻碍车前进B.C.2. 如图为金鱼吐出的某个气泡在温度恒定的水中上升过程的示意 图。
该过程中气泡密度和受到浮力的变化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密度和浮力都不变 B.密C.密度变小,浮力不变D.密度变小,浮力变大3.为了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人们会通过制作模型或模拟实验进行研究。
下列属于模型的是()A.B.C.D.4.自行车既是环保的交通工具也是很好的健身器材。
()用力拉板使纸断裂向内推书使书隆起地球仪F 列叙述正C. 刹车时自行车受到惯性的作用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D. 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5.高铁轨道中的螺丝会因震动而松动,检修工作非常艰苦且重要。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获奖作品(5G 高铁轨道螺丝警报器),设计了检测螺丝松动的报警方案。
其 主要的科学原理是:螺丝(螺丝在电路图中用虚线框表示,其电阻不计)连接在电 路中,当螺丝松动时,它会与下端的导线分离而断开,此时电灯亮起而发出警报, 及时提醒工人修理。
下列符合题意的电路图是()6. 2020年3月9日19时55分,我国成功发射北斗导航系统 第五十四颗导航卫星。
北斗导 航系统将在国家安全、经济效益、技术储备等方面发挥作 用。
火箭喷出的燃气温度高达 1300 C,发射塔下方的导流 槽设有喷水设施,在火箭点火前几秒钟喷水,水在高温下 大量汽化。
(1) 升空时,火箭相对于发射塔是 _________ (填“运动”或“静止”)的; (2) 导流槽喷出的水汽化所需的能量来源于火箭燃料贮存的 ______________ 能。
7. 简单机械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
某小区物业为了方便住户扔垃圾, 对垃圾桶进行了简易改装(如图甲)。
被拉起的垃圾桶盖可看成是一个简易杠杆。
图乙为桶盖与绳 子成90°角且处于静止状态时的示意图,O 为杠杆支点,A 为绳子拉力F 的作用点,B 为桶盖的重心。
根据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定滑轮的作用是 ________(2)该状态下的桶盖属于 ________ (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8. 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阻 R 的阻值为8欧姆。
灯泡L 标有“ 6V 3W ”的字样,通过灯泡的电流与灯泡两端的电压关系如图乙所示。
在a 、b 间接入电源,为保证通过电阻R 的最大电流不超过 0.5安且灯泡L 不损坏,则允许接入的最大电源电压 为 伏,闭合开关S ,此时通过电流表 A 1的电流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
A.1・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机器人不断出现在宾馆、医院、车 站等公共场所。
被誉为抗疫“智”先锋的医用消毒机器 人,可在无人环境下自主导航,利用闪蒸技术360°无死角清毒。
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某品 牌消毒机器人部分参数如表:X/牌消毒机器人项目参数机身自重(千克) 80 运行速度(米/秒) 1(1) 该机器人以运行速度匀速行驶5分钟,行驶的路程有多少米?(2) 若该机器人装载 8千克消毒液并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008米2,此时该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强有多大?(3) 该机器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以运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电 池的输出功率为140瓦。
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占电池输出功率的 35%,则该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多大?10.为延长疏果保鲜时间, 某同学帮助菜农设计了蔬果保鲜仓库的自动制冷装置。
装置如图甲所示。
控制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3伏,R 1为热敏电阻,R 2阻值为10欧。
电磁铁线圈阻值忽略不计。
R 1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当温度升高到启动值时。
控制电路中电流达到 0.1安。
衔铁吸下,制冷器启动工作;当温度降低到设 定值后。
工作电路断开,制冷器停止工作,如此进行间歇性循环工作。
图丙为工作 电路某1小时内制冷器功率与时间的关系图。
计算题(本大题共 2小题,共16.0 分)9■ ■ L fl I请完成下列问题:(1)通过计算并结合图乙确定该制冷器启动工作的温度。
(2)在图丙所示的1小时内工作电路中制冷器消耗的总电能是多少?四、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1.科学创新小组设计并制作了一个能将水温调控在48C左右的自动控温杯,结构示意图如图甲,其夹层填充物为海波晶体(熔点为48C)。
小组同学为检测该自动控温杯控温功能,做了如下测试:①在杯中装满100C的水,盖紧杯盖,摇动杯子,水温下降到48C 并稳定在此温度一段时间;②t2时,将杯内的水倒掉,迅速加入20 C的水,盖紧杯盖,摇动杯子,水温上升到48 C并保持。
上述检测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
请用所学知识解释图乙中ac段水温变化的原因。
(提示:图乙中de段不必作答)2 & •J h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0分)12.在游泳时,小金发现越往深水区走,越感到胸闷,由此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于是用液体压强计对此进行了探究。
步骤一: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5厘米处,观察现象;步骤二: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15厘米处时,发现金属盒的位置不动,但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逐渐减小;步骤三:调整好器材后,重新实验。
在深度5厘米处观察到现象如图(甲)A所示,在深度15厘米处观察到现象如图(甲)B所示。
得出结论:同种波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面增大。
请完成下列问题:(1)该实验过程用到的科学方法有_________ (填字母);A.转换法B.控制变量法C.类比法(2)步骤二中金属盒在水里的位置不动,但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逐渐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 ;(3)小金反思:只进行两次实验就得出结论,结论是不可靠的。
还需改变深度更换液体进行多次实验。
其目的是___________ ;(4对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深度关系的进一步思考。
图(乙)为一圆柱形容器,容器内装有密度为p的液体,a点在深度为h处的水平横截面上,横截面上方的液柱对横截面产生的压力大小等于该液柱的重力。
根据压强公式p=,推导出a点所在横截面受到的液体压强P a与深度h之间的关系式是p a= ________________ 。
13.某班同学在实验室做“测定小灯泡额定电功率”的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提供给各小组的实验器材如下:规格为“ 3.8V ”的小灯泡、学生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0〜0.6A, 0〜3A)、电压表(0〜3V, 0〜15V)、滑动变阻器(“ 20 Q 1A ”)、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
(1)小金组按图甲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8伏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瓦。
(2)小丽组同学发现,实验桌上的电压表0〜15V的量程已损坏,其它器材完好。
他们经讨论后认为,用该电压表0〜3V的量程,通过改变电压表的连接位置也能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他们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步骤一:按图甲电路先将电压表(0〜3V)接在小灯泡两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 伏。
断开开关,拆下电压表;步骤二: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再将该电压表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端;步骤三: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_____ (填“左”或“右”)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 伏,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算出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
(3)反思:实验原理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实验途径来完成实验。
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A、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合题意;B、镜子里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合题意;C、耀眼的铁栏杆,属于镜面反射,是由光的反射形成,故C不合题意;D、树荫下圆形光斑是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此题主要通过各种事例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的理解。
要注意这几种现象的本质,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对于生活中的现象要善于总结,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2.【答案】D【解析】解:金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中,所处深度减小,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小,故气泡体积增大,而气泡内空气的质量不变,由p =可知,密度变小;气泡上升时,体积变大,则排开水的体积变大,所以由F浮=pV排可得:气泡受到水的浮力变大。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质量不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中体积增大,根据密度公式分析密度的变化;(2)根据公式F浮=pgV排可知气泡受到水的浮力的变化情况。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公式的掌握和运用,难度不大,属于中等题目。
3.【答案】C【解析】解:AB •用力拉板使纸断裂、向内推书使书隆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属于直接实验,不属于模型,故B不符合题意;C •学习地理知识时,不可能走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利用地球仪可以很形象的描述地球的地貌特征,采用的是模型法,故C符合题意;D •铅笔长度一定,当铅笔沿木板运动时,我们看到的长度是相同的;但沿篮球运动时, 我们看到长度是减小的,从而说明篮球是球状的,属于直接实验,不属于模型,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o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
模型是科学规律和科学理论赖以建立的基础,各种模型的出现正是科学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4.【答案】A【解析】解:A、轮胎内的气体压强与轮胎内的气体质量和温度有关,当给车胎充气时,当轮胎内的气体质量增加时,气体分子数目增多,所以车胎内气体的压强会变大,故 A正确;B、用力蹬自行车前进时,后轮相对于地面有向后的运动趋势,因此后轮所受的摩擦力向前,是自行车前进的动力,故B 错误;C、刹车时,车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自行车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故C 错误;D 、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自行车的重力与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 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