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评估方法大全
岗位评估方法大全
常见的岗位评估方法有岗位参照法、排列法、分类法、因素比较法和评分法等。
其中分类法、排列法属于定性评估, 岗位参照法、评分法和因素比较法属于定量评估。
除此以外, 这里还简要介绍两个国际著名的岗位评估方法, 即海氏( Hay Group) 三要素评估法和美世( Mercer) 国际职位评估法( IPE) 。
1.岗位参照法
岗位参照法, 顾名思义就是用已有工资等级的岗位来对其它岗位进行评估。
具体的步骤是:
①成立岗位评估小组;
②评估小组选出几个具有代表性、而且容易评估的岗位, 对这些岗位有其它办法进行岗位评估;
③如果企业已经有评估过的岗位, 则直接选出被员工认同价值的岗位即可;
④将②、③选出的岗位定为标准岗位;
⑤评估小组根据标准岗位的工作职责和任职资格要求等信息, 将类似的其它岗位归类到这些标准岗位中来;
⑥将每一组中所有岗位的岗位价值设置为本组标准岗位价值;
⑦在每组中, 根据每个岗位与标准岗位的工作差异, 对这些岗位的岗位价值进行调整;
⑧最终确定所有岗位的岗位价值。
2.岗位排列法
岗位排列法是有关人员组成合格的专门机构, 如岗位评定委员会; 根据岗位调查资料或岗位说明书做出简洁的、易于对比的岗位描述; 确定评定标准, 对各个岗位打分; 评定结果汇总, 计算平均得分, 进而得出个岗位的综合相对次序。
这种方法易出现主观倾向, 应经过培训提高评价人员的价值判断力, 或可经过重复评价三次取平均值来消除主观误差。
3.岗位分类法
分类法与岗位参照法有些相象, 不同的是, 它没有进行参照的标准岗位。
它是将企业的所有岗位根据工作内容、工作职责、任职资格等方面的不同要求, 将分不同的类别, 一般可分为管理工作类、事务工作类、技术工作类及营销工作类等。
然后给每一类确定一个岗位价值的范围, 而且对同一类的岗位进行排列, 从而确定每个岗位不同的岗位价值。
4.因素比较法
因素比较法不须关心具体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 而是将所有的岗位的内容抽象若干个要素。
根据每个岗位对这些要素的要求不同, 而得出岗位价值。
比较科学的做法是将岗位内容抽象成
下述五种因素: 智力、技能、体力、责任及工作条件。
评估小组首先将各因素区分成多个不同的等级, 然后再根据岗位的内容将不同因素和不同的等级对应起来, 等级数值的总和就为该岗位的岗位价值。
因素比较法的步骤为:
①成立岗位评估小组;
②确定岗位评估所需要的因素, 即智力、技能、体力、责任和工作条件;
③选出若干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标杆职位或关键岗位;
④将各种标杆岗位/职位按照各因素对各岗位的要求和重要性进行依次排列, 形成标杆岗位/职位分级表;
⑤将各种标杆岗位/职位的现行工资, 按前面所确定的五项标准进行适当的分配, 编制标杆岗位/职位工资表和因素工资分配尺度表;
⑥将标杆岗位/职位以外的各岗位/职位逐项与建立起来的标杆岗位工资表和因素工资分配尺度表进行比较, 一个要素一个要素地进行判定, 找到最类似的相应标杆职位, 查出相应的工资, 再将各项因素工资相加, 便得到该岗位/职位的工资。
5.因素计点/评分法
因素计点/评分法是当前最流行的岗位评估方法, 国内比较知名的咨询公司, 如和君创业、北大纵横等在进行咨询时都采用此方法进行岗位评估。
因素计点/评分法要求组建评价机构后, 首先确定影响所有岗位的共有因素, 并将这些因素分级、定义和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