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四章 空气的热湿处理(暖通空调)
第四章 空气的热湿处理(暖通空调)
1
(2)W →1→ O: 固体吸湿剂减湿 → 表面冷却器等湿冷却 ( 3)W → O: 液体吸湿剂减湿冷却
5 4 3
0
W
t0
夏季:冷却减湿
O
L'
2
d0 W'
L
i
冬季:加热加湿
(1) W’ → 2 → L → O:加热器预热→ 喷蒸汽加湿→加热器再热 (2)W‘→ 3 → L → O: 加热器预热→ 喷淋室绝热加湿→ 加热器再热 (3) W' → 4 → O: 加热器预热→ 喷蒸汽加湿 (4)W' → L→ O: 喷淋室喷热水加热加湿→ 加热器再热
回风:就是从室内引出的空气,经过热质交换设
备的处理再送回室内的环境中。
湿空气焓湿图:把描述湿空气状态参数及其变化
过程的特性,描述在以焓值为纵坐标、以含湿量为 横坐标的图线称为焓湿图。
2014-7-8 52-5
以1kg干空气的湿空气为基准,在一定的大气压力 下,取焓h与含湿量d为坐标,图中有定含湿量、 定水蒸气分压力、定露点温度、定焓、定湿球温 度、定干球温度、定相对湿度各线簇。
空调工程中通常通过金属冷壁面冷却湿空气以除掉湿 分,使得空气侧壁面上出现水蒸汽冷凝液在重力作用 下的流动 金属壁
传热 传质
湿空气
气膜
冷却介质
冷凝液膜
湿空气在冷壁面上的冷却去湿过程示意图 2014-7-8
52-16
如图所示,湿空气进 入冷却器内,当冷却 器表面温度低于湿空 气的露点温度,水蒸 汽凝结,在冷却器表 面形成一层流动的水 膜。 热质交换同时进行, 相互影响。
凝 结 水 膜
湿空气边界层 t
冷表面 tw 冷 却 dA 剂W
湿 空 气G
d
ti
di
冷却剂边界层
2014-7-8
52-17
与水膜相邻的饱和空气层的温度与冷却器表面上
的水膜温度相等。
热交换:
空气主流与凝结水膜之间的温差 (t ti ) ;
质交换:
空气主流与凝结水膜相邻的饱和空气层中的水蒸汽 的分压力差,即含湿量差 (d d i )
di i ii dt t ti
干球温度
湿空气出口状态
湿球温度
t
入口端冷却剂温度
2014-7-8
湿球温度
出口端冷却剂温度
52-24
冷却表面积计算
Gdi hmd (i ii )dA
G A hmd
di i ii
2014-7-8
52-25
4.2.2 湿空气在肋片上的冷却降湿过程 表面式冷却器往往采用肋片这种扩展换热面的形 式来强化冷却降湿过程中的热、质交换。肋片有直 肋和环肋两类,直肋和环肋又都可分为等截面和变 截面
tw 冷 却 d A 剂W
dt w hw (ti t w ) Wcw dA
2014-7-8
冷却剂边界层
52-19
根据热平衡可得
hw (ti tw ) h(t ti ) hmd (d di ) r
h(t ti ) hmd (d d i )r hmd
52-10
水蒸气分压力线簇
pv
pd Bd pB f (d ) pv f (d ) pv 当p一定时, 当 v 一定时, d 0.622 d 622
由于d通常很小,所以pv与d近似成线性
52-11
4.1.2 空气热湿处理的原理和方案
(1) W →L → O 喷淋室喷冷水(或用表面冷却器)冷却减湿 → 加热器再热
2014-7-8 52-6
定含湿量线簇
一定压力下,水蒸气分压与含湿量一一对应, 因此定比湿度线簇也是定水蒸气分压力线簇。 露点温度td取决于水蒸气分压,因此定含湿量 线簇也是定td线簇。
52-7
定焓线簇
52-8
定温(干球温度)线簇
52-9
定相对湿度线簇
Φ=100%时线实际上是不同含湿量d下露点的轨迹 Φ=0%时即为干空气,d=0,即纵坐标轴
对于水-空气系统,根据刘伊斯关系式上式改写为
hw (ti tw ) hmd c p (t ti ) (d di )r
hmd (i ii )
——麦凯尔方程
2014-7-8 52-20
hw (ti t w ) hmd (i ii )
麦凯尔方程式说明:
冷却降湿过程中,湿空气主流与紧靠水膜饱和空气
冬季室内设计工况:根据我国的《采暖通风与空
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舒适性空调室 内计算参数为:温度18~22℃;相对湿度为:40% ~60%,风速不应大于0.2m/s。
2014-7-8 52-4
相关概念
新风:就是从室外引进的新鲜空气,经过热质交
换设备处理后送入室内的环境中。
空调系统需要的新风主要有两个用途:一是满足室内人员的 卫生要求;二是补充室内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前者主要是 稀释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使其达到允许的标准值;后者通常 根据风平衡计算确定。
4.3.1 热湿交换原理
显热交换是空气与水之间存在温差时,由导热、 对流和辐射作用而引起的换热结果。 潜热交换是空气中的水蒸汽凝结(或蒸发)而放 出(或吸收)汽化潜热的结果。 总热交换是显热交换和潜热交换的代数和。
如图所示,当空气与敞开水面或飞溅水滴表面接触时,由 于水分子作不规则运动的结果,在贴近水表面处存在一个温 度等于水表面温度的饱和空气边界层,而且边界层的水蒸汽 分压力取决于水表面温度。
2014-7-8
52-3
相关概念
送风状态点:指的是为了消除室内的余热余湿,以
保持室内空气环境要求,送入房间的空气的状态。
夏季室内设计工况:根据我国的《采暖通风与空
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舒适性空调室内 计算参数为:温度24~28℃;相对湿度为:40% ~ 65%,风速不应大于0.3m/s。
下面介绍麦凯尔(Miokley)方程的推导方法。
2014-7-8
52-18
空气侧:
凝结水膜
Gdd r hmd (d di )dA r
Gcp dt h(t ti )dA
忽略水膜和金属表面的热阻, 冷却剂的传热量有:
湿空气边界层 t 湿 ti 空 气G
d di
冷表面
hw (ti tw )dA Wc wdtw
2014-7-8 52-23
i
湿 空 气 冷 却 减 湿 过 程 示 意 图
B(tw1,i1) ●
饱 和 线
Q
湿空气入口状态
● E(t1,i1)
切线 连 接 ● C(ti, ii) 线
di Wc w dt w G
hwc p ii i ti t w h
工 作 线
冷却减湿 过程线 A(tw2,i2) i2 ● ● M(t2, i2) 干球 温度 P tw1 td 2 t2 tw2 td 1 t1
等截面直肋示例
2014-7-8 52-26
假定:
1)热、质传递过程
是稳定的;
湿空气
2yF
2)肋片的导热系数、
肋根温度均为值;
dqF tw
tF qF
dx
L
3)肋片只有x向导
热,肋片外的水膜
水膜平均厚度 y
w
x
tFB
只有y向的导热 。
2014-7-8
等截面直肋
y
52-27
dt qF 2F y F dx
湿空气
2yF
dqF
tF
dx
L
dt dt 2F y F 2 F y F (dx) dx x dx dt d 2t 2F y F 2F y F 2 dx dx dx
tw qF yw x tFB y
2014-7-8 52-28
肋片微元在x方向上净导热量为
2014-7-8 52-13
4.2 空气与固体表面之间的热湿交换
冷却降湿是将空气冷却到露点温 度以下,从而将其中水蒸气部分去除 的方法 喷淋室除湿 表冷器除湿 蒸发器盘管除湿。。。
2014-7-8
52-14
A
冷却盘管
B
C 湿空气通过盘管的情况
凝结水
冷却除湿时空气状态变化的i-d 图上表示
4.2.1 湿空气在冷表面上的冷却降湿
微元体上,湿空气和水膜的总传热量为
dqF c p h i iw dqF 2hmd (i iw )dx 2 (i iw )dx dx 2h cp bw dqF yw c p i iF 2dx w bw h
2014-7-8
52-29
令
的焓差是热、质交换的推动势;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总传热量可近似的用传质系
数hmd与焓差驱动力的乘积来表示。
2014-7-8
52-21
根据热平衡,空气侧:
Gdi hmd (i ii )dA
Gcp dt h(t ti )dA
h hmd c p
di i ii dt t ti
肋片与水膜之间的换热量为 dqF 2 饱和空气焓可近似为
dqF 2
d tF dqF 2F y F dx 2 dx
w
2
yw iw aw bwtw
(t w t F )dx
w
bw yw
(iw iF )dx
iF aw bwt F dqF bw yw iw iF dx 2w
yw c p 1 hD w bwh
bw dqF i iF 2dx
yw c p b h w w
d 2t F dqF 2F y F dx 2 d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