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机安装工序及控制要点
工序控制要点
工程材料报业主、监理审核,通过检验合格后使用。
资料员在设备材料到厂时应及时收集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出厂试验记录等资料,按监理单位要求格式做出设备材料到厂报审表,上报监理验收,以免影响正常施工。
支、吊架制作及安装。
支、吊架制作时,注意节省材料,能利用的废料要尽可能利用起来。
所有角铁必须切圆角,避免划破管道或割伤人员。
明装的吊杆需用PVC套管外包。
预制管道支架,不允许气割下料、割孔,不允许电焊穿孔,应采用无齿锯下料,支架必须刷防锈漆后方可装。
支吊架的间距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坡度、标高的确定:支吊架的坡度、标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坡度应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的大小,算出两点间的高度差,然后在两点拉一直线,按照支架的间距,在墙上画出每个支架的位置。
支、吊架固定和调整:管道安装时,应及时进行支、吊架的固定和调整工作,支吊架位置应正确,安装要平整牢固,管
子与支架接触良好,一般不得有间隙。
空调室内机吊装室内机吊装时,一定要仔细对照图纸,确定室内机安装位置后才可吊装。
如果有一台室内机产生偏离,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需要移机。
室内机必须单独固定,不得与其它设备、管线共用支吊架或悬挂在其它专业的吊架上。
吊装时应使用四根吊杆,吊杆直径不得小于φ10mm圆钢。
吊杆长度超过1.5m时,必须在对角线处加两条斜撑以防止晃动。
室内机安装完成后应能够提供足够的安装和维修空间,室内机顶部与楼板之间的间距不小
于10mm
空调铜管、水管、风管、控制信号线敷设制冷剂管道应该按规定的间距固定,支撑的形式应采用支、吊、托架。
考虑到铜管的热胀冷缩,无论吊架还是托架,都不能将保温后的制冷剂管道夹紧。
管道穿墙、楼板等处应设置套管,套管不得作为支撑。
制冷剂管道应按规定的方式连接,保证接缝严密,无渗漏,并不应降低管道的强度。
冷媒管在穿墙时一定要把管头包扎严密,暂时不连接的已安装好的管子要把管口包扎好。
控制线禁止与电源线捆扎再一起,当电源线与控制线
平行走时,应保证其在300mm以上干扰。
室内外机信号传输线不得和铜管一起包扎敷
设,应单独穿套管敷设。
空调管道保温及外包保温材料选用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
所有保温管对接部分和保温管切开部分都要使用专用胶粘结;室内机排水口的排水管段的保温应该无裸露水管,铜管与室内机连接处接头无裸露。
所有冷媒管保温按要求一定要用包扎带包扎,过墙处要做铁皮套管,过楼板时要用钢套管。
连接到室外机的管道穿楼板套管一定要做防水,确保雨天不会有雨水流到
室内。
空调室外机安装当室外机安装在屋顶平台或阳台时,应有高出地面200mm以上的基座平台;机组与平台应按设计规定安装减震垫。
安装前应检查基础水平度,避免产生震动和噪音。
室外机安装在屋顶上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屋顶的防水层。
空调管道气密性试验、抽真空试验、加氟1、冷媒管加压需要用干燥的氮气,慢慢加压实。
第一阶段:3.0kg/cm2 加压3分钟以上;第二阶段:15 kg/cm2 加压3分钟以上;第三阶段:40 kg/cm2 加压24小时(注意压力不能超过40 kg/cm2)观察压力是否下降,若无下降为合格,但注意修正温度对压降的影响。
检查有无泄露可采用手感,听感,肥皂水检漏等。
氮气试压完成后将氮气放至3kg/cm2 后加入冷媒,至压力5kg/cm2 用电子检漏仪检查。
2、接上真空表将真空泵运转2小时以上,使真空度达到-755 mmHg以上,如果没有达到应继续抽1小时直到达到-755 mmHg以上,达不到需要检查有无泄漏。
达到-755 mmHg后,即可放置1小时,以真空表不上升为合格,如上升表明系统内有水分或有漏点,需做处理。
真空实验合格后,按计算的冷媒量加注,并打开阀门(注意抽真空时应从气管和液管两侧进行)。
空调试运行系统试运行前打开电源开关12小时后进入测试运行模式,开机30分钟恒温运行。
操作模式设置为制冷,检查室外机风扇运行状态是否正常,逐台操作室内机,检查与室内机的连接状态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