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W2H法.

5W2H法.

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一个企业或一个部门,最怕的是把问题加以隐瞒,或习以为常,不把问题显现出来,那是最危险的,因为问题未能提出,就没有解决的机会。

那么,当问题显现出来时,又是如何去解决的呢?
我们常用的技巧有:5W2H法、鱼骨图、流程图、查检表等。

(一)5W2H法
1、作用
全面考虑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

通过充分地考虑人、事、时、地、物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避免遗漏某些因素,为未来的路理出一条坦道。

2、内容
WHY(为何):为什么有必要?为什么要如此做?有其它方法替代吗?
WHAT(何事):要准备些什么?做些什么?什么事可能成为障碍?
WHERE(何处):在什么地方进行最好?配合的工作在何处最好?
WHEN(何时):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要完成?
WHO(何人):由谁去执行?由谁来督导控制?需要哪些人配合?
HOW(如何):如何做准备?如何去做?如何进行检查?对异常如何处置?
HOW MUCH(成本如何):需要多少资金?需要多少物料?
3、范例
假设:你要交待领料员去领料。

你就得给予他明确的工作指示:
要做什么(WHAT),为什么要领(WHY),何时去领何时完成(WHEN),到哪里去领(WHERE),找谁领(WHO),需要领些什么(WHAT),如何点数、检验、包装、搬运等(HOW TO DO),领多少(HOW MUCH),要注意什么(WHAT),为什么要注意这些(WHY)等等。

若领料员是个熟手,你可以省去某些方面的交特。

(二)查检表
1、作用
以记录代替记忆,有效解决问题,避免直觉、经验、胆识的管理方式。

2、注意事项
观察必须深入,避免收集资料时遗漏数据;
叙述时不可渗入情绪文字或模糊词语(如合理、足够、尽快等)。

3、种类
一种是点检表:主要注记“有/没有”、“好/不好”、“√/×”等。

一种是记录表:收集计量或计数资料,通常使用划记法(如△、|、正)。

4、设计步骤
①明确目的——需要了解哪些问题等(以便确定采用何种形式)
②决定层别的角度——如原因别、不良项目别等
③决定查检项目——问题点的原因或特性(即各层别所含的内容)
④决定查检表的记录格式——如以符号还是数据
⑤明确查检履历——对执行检查时的一些相关说明,一般附在表格的下面。

主要包括:查核人、查检单位、查检期间、查检频率、查检方式、记录方式、判定方式、查检数量等。

⑥在栏外将注意事项记下。

5、范例
工序教工点检表
单位:型体:受训人数:查核人:
说明:正常划“√”,异常划“×”。

※※※※※※※※※※※※※※※※※※※※※※※※※※※※※※※※※※※※※※※※
品质状况记录表
说明:次数以“正”号表示。

(三)鱼骨图
1、定义
鱼骨图又称“要因分析图”、或“特性要因分析法”。

所谓鱼骨图,就是将造成某项结果的众多原因,以系统的方式图解之,也就是以图表的方式来表达结果(特性)与原因(要因)之关系。

因其图形象鱼骨,故称鱼骨图。

某项结果的形成,必定有其原因,设法利用图解法找出这些原因来,并加以改善对策。

首先提出这个概念的是日本的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所以鱼骨图又称“石川图“。

鱼骨图可用在管理及工程改善的各个阶段,特别是树立问题的初期。

它在近代管理及工程上应用甚广,效果相当好,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管理工具。

2、作用
问题产生的原因里有重要原因与非重要原因,利用图解法逐项分析,找出重要原因,对症下药,问题才能获得解决。

3、编制程序
A.先确定要探讨的特性(结果或成果)[用矩形框表示],再由左向右画一条线(此线称作主骨),箭头对准特性,代表造成特性之原因。

B.找出大方向原因[用矩形框表示],通常是: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管理、环境。

画一条线(此线称作次骨),与主骨成60°,箭头指向主骨。

C.找出大原因形成之小原因。

画一条线(此线称作小骨),与主骨平行,箭头指向次骨。

D.逐步过滤,圈出主要原因(为了引起注意,最好用红色圆圈)。

4、范例
面一线生产#78500,生产效率一直偏低,连续三个月均在65-75%之间,试用特性要因分析法,分析其要因,并采取改善对策。

分析步骤如下:
步骤一:确定特性为[生产效率低];
步骤二:找出大方向原因[可从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方面着手];
步骤三:找出形成大原因之小原因;
步骤四:找出主要原因(假设为人员缺乏训练),并把它圈起来(如图);
步骤五:主要原因进行再分析
※※※※※※※※※※※※※※※※※※※※※※※※※※※※※※※※※※※※※※※※※※※※[总结一]:管理要获取最佳的绩效,关键在于是否依照既定的计划和作业标准彻底地执行,这就决定了查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查检表为此提供了一种便捷的工具。

[总结二]:任何问题的产生均有其原因,管理者可以运用5W2H法来考虑并分析它。

[总结三]:问题产生的众多原因中,一定有其关健因素,将其找出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问题获得彻底地解决,鱼骨图为此提供了一种便捷的工具。

[参考资料]
1、为何要用特性要因图?
①有效防止落入思考障碍,是解决问题之好工具
●自我限制
●“想原因”与”作判断”同时进行
●“思考”与“记忆”互相干扰
●“想原因”与”想对策”混杂
●未系统化而无法专注
②联想力互动以激发想像
③深入掌握问题的因果关系,并彻底的分析原因
④互相讨论使对问题原因的看法趋向一致
2、如何画特性要因图?
步骤1:明确问题的评价特性
评价特性——能具体衡量事项(含事和物)的指标、尺度。

步骤2:记上背骨。

由左向右划一箭号并于右侧写评价特性图以“□”号
步骤3:记上大骨(大要因)。

●大骨个数以4~8较适当,常以4M(人员、设备、材料、方法)来分类,
并可依工程(流程)别来分类。

●大要因以“□”圈起来,划箭号到背骨。

大骨与背骨相交一般取60°较
适当(为避免要因遗漏,可加其他项)。

步骤4:各大骨依序记入中骨、小骨。

●反覆追问“为何?为何?为何?”,追至较具体之要因。

●应用脑力激荡术(Brain Storming)简称B.S.法。

步骤5:挑出影响目前问题较大的要因为主要因(红笔圈选)
●全员参加与圈选。

●主要因以4~6项为宜,经大家磋商后,对认为影响较大的圈上红色圈,对
认为最重要的可再上两圈、三圈。

3、绘制特性要因图应注意的事项
●集合全员之知识与经验,让有关人员(如前后制程人员、技术人员等)
能真心诚意参与说真话。

●小要因若是无法采取对策,必须再深入。

●若恐怕要因遗漏,可于隔天再进行一次(应用潜意识活动)。

●若以4M分类方式绘制不理想时,可考虑以工程(流程)别绘制。

●要因的表示要具体、简洁。

●特性若可细分时,最好细分,再分别绘制特性要因图。

(四)流程图
1、定义
将作业程序或作业方式以简明的图形来表示,使之简洁明了易懂,便于操作,谓之流程图。

2、常用流程图符号
以上符号系我们工厂所规定的,其它专用符号说明如下:
3、流程图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世界共通的语言是什么?是符号与图形,而流
程图则具有此优势,它的适用范围广泛,如订定契约等。

●将复杂的动作方式与作业程序简明化、条理化,理清脉络与思路,便于
全员参与管理,作业员自主检查。

●标准化,脱离人治,整合有关人员的行动步调,有效进行企业内活动,
使公司内各项活动明确化、显在化,以便向合理化运动推进,提升效率。

●将责任与权限明确化。

●将个人技术转换为公司技术。

●避免推拖法,使作业统一化。

4、画流程图应注意事项
●首先应明确此流程图的目的。

●画图之前需理清自己的思想脉络,明确各程序间的关系与顺序。

应把大
步骤、主要程序画出,细节方面可用文字说明。

●要力求简洁、明了,使人一目了然,便于理解与运作。

●运用流程图符号操作,不得任意改变符号的特定含义,或自行定义流程
图符号。

●不得为画流程图而画,使之流于形式。

※※※※※※※※※※※※※※※※※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