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1、线粒体:
生理功能 ?
遗传功能:细胞质遗传
DNA、RNA、核糖体组成,具有独立合成蛋白质及分裂增 殖的能力;环状DNA不与组蛋白结合。细胞质基因。
讲解:XX
7
2、叶绿体:
生理功能 ?
遗传功能:细胞质遗传
DNA、RNA、核糖体组成,具有独立合成蛋白质及分裂增 殖的能力;可发生白化突变。细胞质基因。
讲解:XX
1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组成:
➢ 着丝点 ➢ 染色体臂 ➢ 主缢痕 ➢ 次缢痕 ➢ 随体
识别染色体的特征有:
➢ 染色体的大小(主要是指长度) ➢ 着丝点的位置(或长短臂的比例) ➢ 次缢痕和随体的有无及位置
讲解:XX
18
讲解:XX
19
讲解:XX
20
讲解:XX
21
讲解:XX
22
(二)染色体的类型
讲解:XX
23
同源染色体与异源染色体: 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 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大小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一 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 异源染色体:形态结构大小不同的染色体,互称为 异源染色体。
讲解:XX
24
染色体组型分析:
➢在细胞学制片(光学)显微观察基础上,统计细胞内染色体数 目、并根据染色体的长度、着丝粒的位置、次缢痕和随体等 特征区分、识别物种全部染色体的研究。主要包括同源染色
结构异染色质:是指各类细胞在整个细胞周期内处于凝集状态的染色质,多定位
于着丝粒区、端粒区。
兼性异染色质:只在一定细胞类型或在生物一定发育阶段凝集,如雌性哺乳动物
含一对X染色体,其中一条始终是常染色质,但另一条在胚胎发育的第16~18
天变为凝集状态的异染色质,该条凝集的X染色体在间期形成染色深的颗粒,
讲解:XX
16
(一)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需要对染色体染色。 ——通常是采用染色体染色效果好,但细胞质着色少的碱 性染料,如醋酸洋红、醋酸地衣红、吉姆萨、浮尔根 ——识别染色体的形态特征的最佳时期是细胞有丝分裂中 期和早后期。这时染色体收缩程度最大,形态最稳定,并 且分散排列、易于计数。
讲解:XX
10
5、高尔基体:
遗传功能:将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进行加工、 对比分类、与包装,然后分
门别类地送到细胞特定的部位或分泌到细胞外
讲解:XX
11
6、中心体:
存在于动物与低等植物中。 遗传功能:重要的微管组织中心,决定细胞微管的极性、数目及分布,有
丝分裂中起着确定纺锤体的关键功能。当中心体功能障碍时,可能引起染色体 的分裂异常,并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
第一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讲解:XX
1
1、具有遗传学功能的细胞器 2、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及细胞分裂的生物学意义 3、染色体的概念、形态、分类 4、植物雌雄配子的形成及双受精
讲解:XX
2
一、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区别:
讲解:XX
3
讲解:XX
4
讲解:XX
5
相同点:?
讲解:XX
6
二、具有遗传学功能的细胞器
讲解:XX
13
常染色质: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用碱性
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 。常染色质是基因具有转录活性的必
备条件。
异染色质:细胞间期及早前期时仍处于凝集状态的染色质。具有强嗜碱性,
染色深,染色质丝包装折叠紧密,与常染色质相比,异染色质是转录
不活跃部分,多在晚S期复制。
讲解:XX
12
三、遗传物质的分布和存在形式
1、细胞核遗传体系(主导)
染色质(染色质线,chromatin):间期核内遗传物质的存在 形式。由DNA、组蛋白(H1、H2A、H2B、H3、H4)、非组蛋 白和少量RNA组成.
染色体(chromosome):分裂期核内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染 色体高度螺旋化。
利用细胞内各染色体带形进一步区分、识别染色体。
讲解:XX
28
染色体带型主要有:
Q 带(Q banding):中期染色体经芥子喹吖因染色后在紫外线照 射下所呈现的荧光带。
G 带: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经胰酶或碱、热、尿素等处理后,再经 吉姆萨染料 染色后所呈现的区带 。
C 带:中期染色体先经盐酸,后经碱(如氢氧化钡)处理,再用吉 姆萨染色,显示的是紧邻着丝粒的异染色质区 。
称为巴氏小体(Barr body)。
讲解:XX
14
核仁:1个或几个折光率很强的球形物体,无膜包被;与rRNA合成、加 工及核糖体大亚基装配有关。
核仁组织中心:细胞周期中形成核仁的染色体部位。
2、细胞质遗传体系
线粒体DNA 叶绿体DNA
讲解:XX
15
四、染色体
– 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 – 具有稳定的、特定的形态结构和数目; – 具有自我复制能力; – 细胞分裂过程中数目与结构呈连续而有规律性变化。 – 细胞遗传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讲解:XX
35
暂时性特化染色体代表——多线染色体:
讲解:XX
8
3、核糖体:
遗传功能:合成蛋白质
40%蛋白质、60%RNA。 合成蛋白质的“车间”。
讲解:XX
9
4、内质网:
遗传功能:蛋白质合成与加工
粗糙型(RER):蛋白质合成、蛋白质的修饰与加工(糖基化、羟基化、酰 基化、二硫键形成等 )、新生肽链的折叠、组装和运输 。
光滑型(SER):参与类固醇、脂类的合成与运输,糖代谢及激素的灭活等
R带:中期染色体不经盐酸水解或不经胰酶处理的情况下,经吉姆 萨染色后所呈现的区带。
T带:是染色体的端粒部位经吉姆萨和吖啶橙染色后所呈现的区带 。
讲解:XX
29
讲解:XX
30
讲解:XX
31
讲解:XX
32
讲解:XX
33
讲解:XX
34
(三)特化染色体
存在于某些生物的特定组织,或某些群体。 两类:暂时性的、永久性的。 暂时性的与正常染色体之间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是正 常染色体的临时性结构和形态变化。如多线染色体、灯刷 染色体等。 永久性的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适应特殊的遗传功能而分 化出来的,具备特殊遗传机制而保留在群体中的一类染色 体。如性染色体。
体配对、编号等工作。 ➢组型分析对于研究物种的起源与进化、亲缘关系、分类及鉴
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讲解:XX
25
讲解:XX
26
讲解:XX
27
染色体带型分析:
通过特殊处理,使得染色体不同区段螺旋化程度和收 缩方式不同,染色后就会出现染色程度不同的带形。
由于染色体的部分螺旋化方式、程度是特定的,因此 一种好的分带程序能够使染色体呈现丰富而稳定的带形。
相关主题